学术投稿

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徐岳清

关键词:健脾化湿汤,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特应性皮炎
摘要:目的:探究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影响睡眠程度以及 SCORAD 分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以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 SCORAD 评分,提高临床疗效,近期疗效显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

    目的: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要点进行分析,为临床中急性阑尾炎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方法。结果:经过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患者中有55例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确诊率为91.8%,其中13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另42例患者采用手术法进行治疗,患者中3例出现不良反映,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已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诊治多采用手术手段,在早期诊断后,适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立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 Endobutton 钢板加锚钉治疗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中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 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后,采用双 Endobutton 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锚钉重建肩锁韧带治疗的中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骨科)2012-2014年间收治的18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病例,病例均采用双 Endobutton 钢板重建喙锁韧带,加锚钉重建肩锁锁韧带,术后均指导功能锻炼,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8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双Endobutton 钢板重建喙锁韧带,加锚钉重建肩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内固定稳定可靠等优点,且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该方法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术后无明显不适感,可早期功能锻炼且无需2次手术,相对于传统术式具有明显优势,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益红;梁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的50例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临床资料及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 X 摄片示骨折对位良好,骨折临床愈合的平均时间为(48.21±4.1)d;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88%。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对三踝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润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总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比值对判断肝硬化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血清总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比值对判断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2月,这60例肝硬化患者均接受 TB(血清总胆红素)以及 GGT(谷氨酰转移酶)检测,对肝硬化患者 TB/GGT 比值与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 TB/GGT 比值越大、MELD 积分越大、Child-Pugh 积分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结论:TB/GGT 比值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预后情况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惠娟;董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对高血压脑出血预防及护理的认识。方法:对7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专科护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致残率降低,肢体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积极采用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张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30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与耐药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我院各科收治的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735例,采集患者的标本并用 IST 试剂盒实施支原体培养与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支原体培养呈阳性者300例,阳性率为40.8%,人支原体(Mh)、解脲脲支原体(Uu)、Mh+Uu 的阳性率分别为2.3%、72.6%和25.0%。经药敏试验发现,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普那霉素的耐药性较低,仅为7.0%、6.3%和2.7,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分别达35.0%、46.0%、与56.3%。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阳性率高的为 Uu,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时要结合药敏结果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而交沙霉素是目前首选的抗菌药物。

    作者:陈志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办法

    目的:探讨分析西药房退药的情况及原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西药房退药的320例中分析退药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结果:320例退药中的主要原因有不良反应、患者住院转院、医保原因、患者经济原因等。结论:通过加强医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设药物咨询处、规范药品管理、简化完善退药流程等对策有效降低西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对医院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托拉塞米治疗,研究组接受呋塞米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与对照组6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与对照组8%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张凯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50例作为成员,分析其术后疼痛情况,探究疼痛的相关性因素。结果:通过对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调查,发现手术时间、患者年龄、切口长度等是危险性因素,患者性别、有无手术史不会导致术后疼痛。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由各种因素导致,故需优化手术方式、止痛方式,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度。

    作者:赵代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麻风畸残防治和康复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麻风畸残防治和康复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中心收治的麻风患者15例,收治时间在2011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对所有麻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案,观察所有麻风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15例麻风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的数据为93.33%。结论:麻风病病人的护理直接影响防治康复治疗效果的好坏,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后,对麻风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治患者出现麻风畸残的现象,并使得麻风患者早日康复,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当中运用以及推广。

    作者:袁维仙;吴秀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内科应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资料研究

    目的:分析心内科应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收治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0例加用倍他乐克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心率和 LVEF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预后质量。

    作者:李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654-2加胃复安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654-2联合胃复安用于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眩晕患者240例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组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120例采用单纯654-2(山莨菪碱)治疗,观察组120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胃复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80.83%,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O<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O>0.05)。结论:654-2联合胃复安用于眩晕治疗中,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祖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 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舒适护理,试验组额外给予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结局及 PaO2、PaCO2、pH 值、SaO2水平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和 t 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此外,两组患者对于治疗过程我们给予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满意率为97.5%(195/200),总体满意率较高。结论:采取 bipap 呼吸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级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苏江华;张静;王霞;孟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结局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疾患,一般病因不明,病程多迁延,患者常表现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识等方面的障碍,导致自身精神活动与环境格格不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现对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结局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陈景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诊阑尾炎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诊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急诊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排气、下床时间与切口感染率有相对明显的差异(O<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好于开腹手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排气与下床时间,有效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单纯西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更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药物治疗对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应用体会,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75例,经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三联用药的基础上加以枸橼酸泌钾治疗,比较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Hp 根除率,观察组分别为97.43%、92.11%,对照组分别为78.38%%,72.97%;O 均<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枸橼酸泌钾,四药联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能够促进Hp 的根除,且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琼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慢性瘙痒症8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分析,对照组80例,治愈5例,有效25例,无效20例,治疗组80例,治愈25例,有效30例,无效3例,结论: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作者:方巧英;傅理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在普外急诊手术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普外急诊患者62例,对其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临床研究发现,通过腹腔镜进行检查的患者全部得到确诊,且术后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致死的现象,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十分显著。结论:在普外急诊中积极应用腹腔镜微创的技术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对病人所患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实施抢救争取了宝贵而充分的时间,有利于成功挽救病人生命,并能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所需时间,提高治愈率,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基于团队管理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团队管理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4例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两组,对照组患者102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10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团队管理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O<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与对照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基于团队管理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兰英;唐昌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