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风畸残防治和康复中临床观察

袁维仙;吴秀菊

关键词:麻风畸残, 防治, 康复,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麻风畸残防治和康复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中心收治的麻风患者15例,收治时间在2011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对所有麻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案,观察所有麻风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15例麻风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的数据为93.33%。结论:麻风病病人的护理直接影响防治康复治疗效果的好坏,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后,对麻风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治患者出现麻风畸残的现象,并使得麻风患者早日康复,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当中运用以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临床应用,腹腔镜绝育术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视野观察清楚,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受术者满意度相对较高,我站对547例育龄妇女实施了局麻单孔腹腔镜双极电凝输卵管绝育术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桂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痔疮术后高锰酸钾与中药坐浴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观察痔疮术后高锰酸钾与中药坐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Ⅱ、Ⅲ期痔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给予中药坐浴治疗,评价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 VAS 评分、肛缘水肿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O<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O<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0.05)。结论:痔疮术后采用中药坐浴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试析养血平肝方治疗血虚肝旺型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养血平肝方在血虚肝旺型偏头痛的治疗中对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份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1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养血平肝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氟桂利嗪治疗,治疗2个月后进行头痛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状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6%。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养血平肝方在血虚肝旺型偏头痛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燕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银翘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有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有效人数有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4%,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组患者的 CK、CK-MB、LDH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银翘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选取80例,由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我院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方面要好于对照组患者,O<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低,O<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作者:缪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镜下 ESD 术治疗消化道早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讨论内镜下 ESD 术治疗消化道早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30列确诊消化道早癌并行 ESD 术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30例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并未发生出血的并发症。结论:术后的加强饮食护理及休息,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可减少术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晓霞;徐颖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冰硝散外敷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探讨

    目的:探讨输液外渗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42例输液外渗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加神灯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冰硝散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3%,两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O<0.05;在 VAS 疼痛评分方面对比,观察组在12h、24h、48h 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冰硝散外敷治疗输液外渗加速了消肿的过程,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本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优化护理流程的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130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化护理,对比2组血液净化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O<0.05);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接受优化护理,其护理质量明显较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优(O<0.05)。结论:优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长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临床解析

    目的: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讨论临床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0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针对观察组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选择西医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针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仲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就诊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本次探究分析对象,其中仅使用泮托拉唑加以治疗的患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联合泮托拉唑、康复新液加以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5±0.6)h、(23.4±5.8)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7±0.6)h、(30.4±7.5)h,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O<0.05)。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4.00%少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h1/Th2细胞因子显著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O<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显著,药效良好。

    作者:马风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宫外孕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与中药汤剂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其临床实际疗效提供了重要的治疗依据。方法:选取82例患者,并随机分配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以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而给治疗组以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的保守治疗方法,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保守治疗方法的治疗组,其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汤剂保守治疗手段治疗宫外孕时,其终的治愈成功率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吉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办法

    目的:探讨分析西药房退药的情况及原因,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西药房退药的320例中分析退药原因,并探讨解决对策。结果:320例退药中的主要原因有不良反应、患者住院转院、医保原因、患者经济原因等。结论:通过加强医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设药物咨询处、规范药品管理、简化完善退药流程等对策有效降低西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对医院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病人基础护理的薄弱环节及应对措施

    探讨老年病人基础护理的薄弱环节,并总结应对的措施。方法:对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26例老年病的基础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具体信息的了解、饮食护理情况、生活护理状况及医疗设施运作情况等。结果:基础护理问题主要包括生活护理、熟悉病情、饮食护理、防护措施、输液管理、压疮管理和引流护理等。其中以生活护理和熟悉病情欠缺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19.0%和15.0%。因此需加强医院规章制度的完善、护理人员的态度和临床巡视等。结论:分析老年病人基础护理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周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及观察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直肠病患74例,所有病患均在治疗前进行病情确诊符合直肠癌患病标准,并且根据随机数表,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病患均分为37例,其中所有病患行一般放疗治疗,而基于以上基础,观察组则联合卡培他滨进行综合治疗,后统计所有病患的总体治疗有疗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针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在总体治疗有疗效率对比方面,观察组37例病患中,显著疗效12例,有疗效23例,无效果或病情恶化2例,总体治疗有疗效率为94.59%;而对照组37例病患中,显著疗效7例,有疗效16例,无效果或病情恶化14例,总体治疗有疗效率为62.16%;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均未出现不可逆转的毒副作用反应,而观察组出现消化道不适1例,骨髓抑制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而对照组出现消化道不适4例,骨髓抑制5例,恶心呕吐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3%,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显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相对一般放疗治疗而言,运用卡培他滨联合放疗治疗直肠癌,可以有效缓解直肠癌恶化,同时改善病患的机体机能,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析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职业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以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职业认知情况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产生原因,为采取措施排除护理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56例,运用焦虑抑郁量表和自制问卷,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等。结果:焦虑症状阳性者占患者总数的34.8%,抑郁症状占39.8%,并且焦虑和抑郁症状与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联系紧密。结论:焦虑和抑郁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帮助患者有效排解症状,综合采用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护理措施,提高内分泌科护士职业认知感,提高患者治愈效果。

    作者:左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结局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疾患,一般病因不明,病程多迁延,患者常表现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识等方面的障碍,导致自身精神活动与环境格格不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提高,现对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结局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陈景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3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烷诱导和持续麻醉,术中给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状况、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各个生命指标波动较小,气管插管时生命体征指标波动为明显。患者的 HR、MAP和 SpO2与指标与麻醉前相比(O>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平均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O<0.05),具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和6.1%,后者显著高于前者(O<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具有安全好、苏醒时间短和诱导迅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产妇出现先兆子宫破裂与子宫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前提下的预防性护理,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出现子宫破裂的主要因素有:催产素引产、梗阻性难产、子宫肌层薄弱。从两组患者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死亡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率情况来看,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0.05。结论:有效的预防性护理能够降低发生子宫破裂的概率,并且对患者预后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剖腹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剖腹产手术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产科进行剖腹产的孕妇中随机抽取出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予以应用常规抗生素,观察组孕妇予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总结并对比两组孕妇临床效果。结果:虽然观察组孕妇抗生素用量要多于对照组,但观察组孕妇温度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孕妇,且术后泌乳时间要比对照组孕妇快,各组间的数据对比经差异检验皆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反应、产褥病、生殖道感染以及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O<0.05),差异检验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剖腹产手术孕妇予以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感染,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作者:杨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疗纠纷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本文通过对医疗纠纷进行分析,将医疗纠纷的成因分为医疗因素和非医疗因素两个方面,从而找出医疗纠纷发生的根源。并针对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提出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从而实现有效的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

    作者:魏娟珍;王康顺;王晓丽;李文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