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娟珍;王康顺;王晓丽;李文侠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处理的对策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经保守治疗、更换气囊导尿管牵拉压迫止血、介入肾动脉栓塞全部止血后治愈出院,其中2例行了肾动脉血管造影并栓塞止血。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比较常见,平均血尿时间为1~3 d,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有①手术中损伤了较大的分支动脉;②术后患者活动早,卧床时间不足;③肾感染;④尿毒症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保守治疗包括应用多种机制的止血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凝血因子,嘱患者绝对卧床,更换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加强控制感染,肾动脉血管造影并栓塞止血,综合应用几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吴海涛;江敏;刘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骨科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2例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普通组和综合组,各有36例患者。给予普通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手段,综合组则在普通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综合组的综合护理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普通组(83.33%),O<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老年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针对14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结果:14例高龄患者围手术期间,均未发生肺部感染,顺利出院。结论: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经过充分术前评估,针对性治疗,细致的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余建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课程改革,探寻提高手术室护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从而提高手术室实验课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名学生。实验组对课程安排进行改革,即在学习内容及学习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学习顺序,重新分配实验课各时段时间;对照组按教育大纲要求将6节实验课连续教学完成,并布置作业,按常规收回作业。结果:期末考核时,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比对照组要高(O<0.05),且对老师的评价比对照组好(O<0.05)。结论:通过教学改革,可提高护生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点牢固度,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可改进师生关系,增加学生对教师满意度。
作者:陈夏玲;秦晓云;全媛;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B12+腺苷辅酶 B12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为3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系数较高,是一种值得一试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法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录的5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不同患者病症状态实施中医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体外治疗等4种方式,与1个月后回访调查,详细记录每一位患者的康复情况。按照中医消化内科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标准,统计各标准康复人数。结果: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排便异常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腹痛、腹胀、腹泻;胃灼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均存在2种以上病症。本次50例中,49例有效,总有效率98%,仅1例患者由于病症复杂,延长治疗2周,同样痊愈。结论:中医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结合实际病况选择针对性方法,可促进病症痊愈。
作者:龙启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针对于肝胆管结石这一病症而言,在治疗上还是存在很大难度的,尤其是针对于较为复杂性的病症来说,难度系数就更大,由于目前,对于肝胆管结石的病因机理研究还没有十分的明朗,因此复发率以及结石的残留率也比较高,基本在20-50%左右,为此,近年来,其肝胆管结石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停止,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水平,对于使用微创技术进行诊治的研究工作不断开展与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于此,本文对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以期更好的推进相关手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兰涛;付立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the brain PLB)合并迟发性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1例 PLB 合并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该 PLB 患者在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和颅高压的症状,经过全方面的护理,1周后患者恢复正常。结论:颅内淋巴瘤患者在手术后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止消化道出血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降低由于手术后消化道出血而导致的死亡。
作者:郑惠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实施孕期保健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保健的15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孕期保健护理,统计、分析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平均体重、大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的人数。结果:观察组75例患者中,21例行剖宫产(28.00%),显著低于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57.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重(3.545±0.97)kg,显著优于对照组(3.844±0.74)kg,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观察组大于胎龄儿(4/75)和小于胎龄儿(5/75)的出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23/75,24/7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在孕期加强对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对于孕产妇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保证孕产妇顺利生产。
作者:蒲玉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诊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急诊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排气、下床时间与切口感染率有相对明显的差异(O<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好于开腹手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排气与下床时间,有效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论本文研究中,选取了1000个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高血压非左室肥厚及试验结果显示:心率变异性高血压高血压心肌质量的风险增加,肥厚性心肌病的相对不足导致同步心室复极,特别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脏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升高而降低,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即心率变异性降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岳雄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建立高血压病患者的互动平台,组长和患者面对面互动式授课等形式,培养患者主动与医生和病友交流的能力,自己动手自测血压,达到能够使患者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高效益,低成本的防控目的。方法:对99例高血压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通过成立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教育管理团队,制定自我管理教育计划及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高血压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管理。结果:99例患者通过自我饮食、运动、自测血压技能的掌握、情绪管理教育后取得良好效果,健康生活行为方式、自护能力及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明显改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团队自我管理教育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患者的饮食、运动、血压等各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血压控制率、患者的自护能力、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孙艳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落实病案质量监控管理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从而促进医院稳定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反思我院病案质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原因,从而总结病案质控新进展及一些改进措施。结果:反思我院病案质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发现诊断不够规范,不及时书写病历,病案缺项或漏项,病程记载像似流水帐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采取培养医护人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抓好环节质量,增强医务人员质量和维权意识等改进措施。结论:病案质控管理中,我们应该重视环节质控,强化思想教育,提升专业水平,加强法律认知和自觉性,健全病案质控管理机构,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病案质量。
作者:陈谦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探讨如何预防术后复发。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前者仅给予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安宫黄体酮,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复发率与术后妊娠率。结果:2年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14%),差异显著;术后有生育要求者38例,2年内自然妊娠者占73.7%,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妊娠率分别为70.0%和77.8%,组间无显著差异,O>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理想,并发症少,术后给予孕激素类治疗可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术后复发。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5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患者,治疗组4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银翘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有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的有效人数有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4%,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组患者的 CK、CK-MB、LDH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银翘散加减法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行吸氧、抗菌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效果理想,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孔靓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防治对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经 X 线片确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位44例。对照组遵医嘱进行常规用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和热敷、腹式呼吸、排便训练,以及运动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10d 为观察期限,以腹胀率、缓解率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腹胀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O>0.05),均出现不同程度腹胀。然而,观察组39例为缓解,5例为缓解欠佳,腹胀缓解率为88.8%;对照组28例为缓解,16例为缓解欠佳,腹胀缓解率为61.2%。在缓解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腹胀情况,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骨科护理从业人员中推广。
作者:何黎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法和用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66例住院的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该66例患者入院后进行分组,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病情好转情况。结果:经过积极地治疗和全方位的用药指导,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除了对消化内科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整体性的看护、安全用药效果较佳,满意度及临床疗效较高。
作者:陈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ERNT)联合替米沙坦(TMC)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这段时期在我院就诊的106例 EH 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3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 ERNT 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TMC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随访一年之后的疾病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低于对照组的75.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O<0.05),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实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ERNT 联合 TMC 治疗 EH 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能够很好的控制住患者的血压,提高远期疗效,且该药物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蹇仕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比单纯西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更具有优势,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