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李静
目的:探讨急救手术路径护理在大出血休克患者中应用。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2016年2月26例来我院抢救的大出血休克患者13例采用急救手术路径护理组,13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及时手术是急性失血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采用急救手术路径护理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100%,而未实施急救护理路径的治愈效率达到92.3%,显著低于急救手术路径护理组(O<0.05),有临床意义。结论:手术室急救标准化手术路径护理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范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所收治的50例因胆结石所引起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感染消退时间、死亡率、肠瘘发生几率、手术再次治疗机率及住院时间上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针对因胆结石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效率,缩减住院时间,降低死亡机率,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患者得到更全面的护理。
作者:陈志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状况及心理状态,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心理的潜在关系。方法:随机抽取 L 省、D 市某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量表(MPAI)及亚健康心理状态如恐惧、紧张、强迫、偏执、焦虑、躯体症状、人际交往敏感度等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状况及心理状态,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心理的潜在关系。结果:手机依赖构成比为43.79%,其中轻度手机依赖占25.16%、重度手机依赖占18.63%。手机依赖程度在性别、使用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女生手机依赖检出率高于男生(O<0.01),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一年级的学生(O<0.01),但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的依赖构成比没有明显差别(O=0.536)。重要的是,手机依赖组亚健康心理得分为(5.63±1.62),而非手机依赖组得分为(1.92±0.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而且手机依赖组在恐惧、紧张、强迫、偏执、焦虑、躯体症状、人际交往敏感度等分项指标得分均高于非手机依赖组(O<0.01)。结论:手机使用时间的不合理分配是引起手机依赖的主要原因,手机依赖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心理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利利;田雪倩;王宁宁;杨芳洁;孙浩;陈平;于生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84例准备分娩的患者,将其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结局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仅有1例新生儿窒息病例,无产后出血病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O<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O<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分娩结局,同时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神经症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采取中药疗法、药物保守疗法、患者心理疗法等来应对。结果:对老年人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药物保守疗法对老年心血管神经症有改善效果,并且药物副作用小,治疗方法安全、稳定、有效。
作者:岳雄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主要研究了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7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其中治疗1组患儿37例,接受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治疗2组患者37例,单方面接受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从此次研究结果来看,治疗1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6/37)明显优于治疗2组(27/37)97.29%>72.97%,两组结果相比,O<0.05。比较两组患儿咳嗽评分情况,治疗1组明显优于治疗2组,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O<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等优点,应该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德会;唐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法和用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66例住院的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该66例患者入院后进行分组,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病情好转情况。结果:经过积极地治疗和全方位的用药指导,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除了对消化内科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整体性的看护、安全用药效果较佳,满意度及临床疗效较高。
作者:陈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青霉素 V 钾片与青霉素 G 注射剂共同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70例患儿,参照组患儿进行青霉素 G 注射剂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青霉素 V 钾片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临床对比分析,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O<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霉素 V 钾片与青霉素 G 注射剂共同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是同时极易出现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王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液内科 PICC 置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血液内科收治的38例 PICC 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租38例患者,经置管前、穿刺置管、置管后及院外护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均得到控制,分别为7.9%、5.3%,总体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PICC 置管在血液内科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置管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患者顺利完成相应治疗,提升护理水平。
作者:冯方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患者,男性,31岁,因“发作性心悸1年余,再发1天”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特殊用药,无特殊家族史。患者于1年余前踢足球中突发心悸不适,无明显胸闷、胸痛、放射、头晕、恶心等不适,平卧休息2、3min 症状消失,未在意,未诊治,入院前1天患者在连续打棒球8小时后再发心悸不适,性质同前,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当时心悸不适部分缓解)提示窦性心律(76次/分),广泛导联 ST 段平直压低0.2-03mv(AVR 导联 ST 段太高0.2mv)。其心悸不适共持续约50min 后方缓解,为求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阳性化验:入院第1天全血肌红蛋白152.0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15.3000ng/ml ↑,全血肌钙蛋白I 0.401ng/ml ↑;入院第2天全血肌红蛋白70.8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18.500ng/ml ↑,全血肌钙蛋白 I 1.310ng/ml ↑;入院第3天全血肌红蛋白53.8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4.500ng/ml,全血肌钙蛋白 I 0.401ng/ml ↑。入院第6天全血肌红蛋白21.200ng/ml,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0.988ng/ml,全血肌钙蛋白 I 0.041ng/ml ↑。余化验未见有意义阳性表现。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心电监测未见心律失常。入院诊断: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明确诊断,进一步行胸片、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心脏核磁、核医学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均未见异常。
作者:张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共计55217例住院分娩产妇的分娩方式资料,分析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构成变化情况。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下降,从50.35%降至41.63%,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所占比例从58.99%上升至80.49%,而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所占比例从41.01%逐年下降至19.51%。结论: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1]。是药物注册上市的主要依据。随着药物临床试验在我国的开展,如今在我国医疗行业内,入们逐渐认识到药物临床试验的重要性,认识到能够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医疗单位,其医疗和学术水平在同行中所享有的地位和临床意义。因此,许多过去不太注重药物临床试验的医疗单位如今都希望参与药物临床试验,并希望能够尽快通过 SFDA 的资格认定,成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作者:罗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将5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托特罗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穴位治疗。结论:针刺结合托特罗定片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有效的降低了膀胱痉挛发生率。
作者:袁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就诊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本次探究分析对象,其中仅使用泮托拉唑加以治疗的患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联合泮托拉唑、康复新液加以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1.5±0.6)h、(23.4±5.8)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2.7±0.6)h、(30.4±7.5)h,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O<0.05)。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4.00%少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Th1/Th2细胞因子显著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O<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 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显著,药效良好。
作者:马风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搜集本院妇科2014年1月-2016年4月治疗的142例慢性盆腔炎病患,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5%(65/71)显著高于参照组病患的71.83%(51/71),差异显著(X2=9.23,O<0.05);实验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8.45%(6/71)、复发率7.04%(5/7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8.17%(20/71)、23.94%(17/71),差异显著(X2=9.23、7.75,O<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能够使病患的炎症得到有效控制,使临床症状快速缓解,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的降低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健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中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015年在我院接受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的83例肾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乙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乙组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甲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肾囊肿患者在采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德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要点进行分析,为临床中急性阑尾炎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方法。结果:经过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患者中有55例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确诊率为91.8%,其中13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另42例患者采用手术法进行治疗,患者中3例出现不良反映,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已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诊治多采用手术手段,在早期诊断后,适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立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信必可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03月-2014年05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有36例患者,其中36例对比组患者给予信必可治疗,36例研究组患者使用信必可的同时,给予百令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例数为33例(90.66%),对比组总有效例数26例(72.2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采用信必可和百令胶囊两种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促使患者更快的康复。
作者:晋瑞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论本文研究中,选取了1000个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高血压非左室肥厚及试验结果显示:心率变异性高血压高血压心肌质量的风险增加,肥厚性心肌病的相对不足导致同步心室复极,特别是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脏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升高而降低,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即心率变异性降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岳雄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双侧输精管结扎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相关对策进行讨论。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间300例进行双侧输精管结扎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分析原因和对策。结果:30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占比例的8.0%。其中3例患者发生血肿,有9例患者出现痛性结节,有5例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有4例患者出现感染表现,有3例患者存在早泄症状。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疾病均痊愈,患者均能够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结论:影响双侧输精管结扎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因素非常高,临床中要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知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