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晴
目的:了解龙里县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方法:对171份水样检测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龙里县2015年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4.73%,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8.42%,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为69.59%。结论:龙里县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提高了认识,加强了各方面的卫生管理,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作者:毛兴华;谢勋祥;卢欢;梁元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所收治138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9例,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69例,加用持续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 SaO2无显著差异(O>0.05);经治疗后,研究组 SaO2为(98.65±12.2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2.10±10.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研究组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54例、一般满意14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8.5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4例、22例及81.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结论: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雾化吸入全程中,可保证雾化吸入全程正确性及足量有效药液吸入,改善临床疗效,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共计55217例住院分娩产妇的分娩方式资料,分析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构成变化情况。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下降,从50.35%降至41.63%,医学指征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所占比例从58.99%上升至80.49%,而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所占比例从41.01%逐年下降至19.51%。结论: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AIRCAST 加压冷疗系统在跟骨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O 例 sanders 分型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 组(试验组)术后采用 AIRCAST 加压冷疗系统进行冷疗。B 组(对照组)运用自制冰块冰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程度及引流量。结果:两组研究对象术后6、24、48 h VAS 评分及跟骨宽度减少值、术后6、24、48 h 切口引流量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后,AIRCAST 加压冷疗系统较自制冰块冰敷更能早期缓解关节疼痛,减轻肿胀,减少切口出血,防止切口裂开。使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及关节功能早期康复。
作者:陈爱国;樊世峰;宁惠明;李华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液内科 PICC 置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血液内科收治的38例 PICC 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租38例患者,经置管前、穿刺置管、置管后及院外护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均得到控制,分别为7.9%、5.3%,总体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PICC 置管在血液内科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置管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患者顺利完成相应治疗,提升护理水平。
作者:冯方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本校教职工健康状况,为实施相应的健康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电影学院2013-2015年全校教职工常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规体检检出率高的前六位疾患分别为颈椎片异常(73.93%)、血脂异常(61.94%)、甲状腺异常(45.07%)、脂肪肝(39.79%)、体重超重(37.28%)、心电图异常(33.61%)。此外,专科疾患中男性专科前列腺疾患检出率较高(62.92%),女性专科乳腺异常检出率高(69.59%)。结论:40岁以下中青年教职工中超重较多,血脂异常、脂肪肝、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肥胖五联症”,随年龄递增而升高,并且发病年龄明显呈现年轻化。肥胖易导致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心脏疾患等严重疾病,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严萍;杜萌;刘彦武;唐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病人化疗所致的胃肠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择于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医的晚期肿瘤化疗病人62例,将以上所有病人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为31例,所有病人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病人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组间治疗的效果和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在恶心、呕吐以及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参考组,而在入睡时间方面,两组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的缩短时间量要远远高于参考组,以上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相比传统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晚期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他们的睡眠质量,具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汪喜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麻风畸残防治和康复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中心收治的麻风患者15例,收治时间在2011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对所有麻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案,观察所有麻风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15例麻风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满意度的数据为93.33%。结论:麻风病病人的护理直接影响防治康复治疗效果的好坏,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后,对麻风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治患者出现麻风畸残的现象,并使得麻风患者早日康复,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当中运用以及推广。
作者:袁维仙;吴秀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卡前列甲酯栓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无痛人流者120例,在这些患者中,小年龄为21岁,大年龄为42岁,平均年龄为34.8岁,将这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而且在分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随机分配,为了使其形成对照,要保证年龄、体质等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0.05)。在进行治疗时,观察者的60例人流患者在手术进行前对其直肠给予0.5mg 的卡前列甲酯栓,而对照组的60例人流患者则不给药;为了形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应该在除了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外无其他差别。[1]然后在手术后观察其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宫颈软化扩张情况、手术效果等。结果: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60例妊娠者进行无痛人工流产后,观察组妊娠者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宫颈软化扩张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宫缩幅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而且两组之间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情况也要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的过程中,对人流患者给予直肠卡前列甲酯栓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使妊娠者所要扩张的宫颈部分充分得到软化,而且还能够加强子宫收缩,节省手术时间,从而使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上的推广。
作者:覃美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着肿瘤学科的发展,抗癌新药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肿瘤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大,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实施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是提升临床护理水平的有效举措,也是对肿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高度负责的有效保障。通过专科护士培训,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专科护士,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贴近需求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对人文关怀的日益重视,培养肿瘤专科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已成为21世纪临床护理及护理教育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通过调研我市综合医院的专科护士培养实践,使肿瘤专科护士具备关怀意识,学会关怀行为,在临床中渗透人文关怀。报告如下。
作者:余龙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在社区规范管理下采取干预措施后对血压的控制达标情况。方法:随机抽取7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给予药物干预、特殊病例分析和指导、举办健康大讲堂以及发放资料和跟踪随访等。结果:干预后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提高,且对高血压病的知识知晓率、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社区管理对高血压病人实施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后,大大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有效的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缓解了由药物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苏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98例儿科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选用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7.5±2.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对于儿科患儿采取细节管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德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诊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急诊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排气、下床时间与切口感染率有相对明显的差异(O<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好于开腹手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排气与下床时间,有效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预防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80例老年患者的治疗,对其进行压疮干预及精心护理,并观察预防压疮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80例老年患者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无一例发生压疮。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收治的100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维生素 B12+腺苷辅酶 B12治疗,观察组采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对照组为36.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没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系数较高,是一种值得一试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儿13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烷诱导和持续麻醉,术中给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状况、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各个生命指标波动较小,气管插管时生命体征指标波动为明显。患者的 HR、MAP和 SpO2与指标与麻醉前相比(O>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平均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O<0.05),具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和6.1%,后者显著高于前者(O<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具有安全好、苏醒时间短和诱导迅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于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间,在我院选择60例 A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奥曲肽组(n=30),常规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奥曲肽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奥曲肽组患者腹痛缓解、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少,O<0.05。奥曲肽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O<0.05。结论:奥曲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推广。
作者:何学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2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4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20例,实验组22例,予呼吸机常规治疗给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呼吸机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恢复情况,治疗效果。结果: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试验组新生儿 MAP 水平、高浓度氧持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据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在常规呼吸机治疗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利于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并可改善预后,但仍需更多更全面试验,以验证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庆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将50例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托特罗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穴位治疗。结论:针刺结合托特罗定片治疗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有效的降低了膀胱痉挛发生率。
作者:袁晴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