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的胃肠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汪喜勤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晚期肿瘤病, 不良反应发生率, 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病人化疗所致的胃肠反应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择于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医的晚期肿瘤化疗病人62例,将以上所有病人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每组为31例,所有病人均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病人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组间治疗的效果和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在恶心、呕吐以及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参考组,而在入睡时间方面,两组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的缩短时间量要远远高于参考组,以上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相比传统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晚期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他们的睡眠质量,具有推广的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被广泛的应用,积累了较多的发展经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临床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比传统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对患者的有效预后产生正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临床中的发展现状和进展进行研究,为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临床更好的应用提供可靠地依据。

    作者:王杨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气管切开,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并顺利拔管,占比达到83.93%;5例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占比8.93%;4例患者由于效果不佳自动出院,占比7.14%。结论:通过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靳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与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于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与乙组,各19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对甲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乙组则给予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的疼痛程度并将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分析可知,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甲组术后中度、重度疼痛程度例数明显少于乙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临床使用罗哌卡因在妇产科麻醉中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用药。

    作者:李登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抗病毒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优势

    在我国中医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药治疗病毒性疾病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经验,到目前为止,中药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依旧是药学界重点关注的对象。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抗病毒中药在临床中应用的优势,其次对抗病毒中药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参考。

    作者:黄妮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搜集本院妇科2014年1月-2016年4月治疗的142例慢性盆腔炎病患,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5%(65/71)显著高于参照组病患的71.83%(51/71),差异显著(X2=9.23,O<0.05);实验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率8.45%(6/71)、复发率7.04%(5/71)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8.17%(20/71)、23.94%(17/71),差异显著(X2=9.23、7.75,O<0.05)。结论:慢性盆腔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理想,能够使病患的炎症得到有效控制,使临床症状快速缓解,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的降低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健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妊娠期假性丙肝1例报告

    患者,女31岁,停经25+3周,第二胎活胎,第一胎自然分娩,未有输血史。孕期体检:乙丙肝、梅毒、艾滋病、生化常规。结果:肝功能正常,梅毒、艾滋病阴性,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 HCV 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抗HCV抗体强阳性,同一批号,同一盒反应板复检丙肝强阳性,随后诊断该患者为丙肝病毒感染。留取血清-20度保存。四个月后,患者停经40周,重新抽血复查丙肝,不同批号反应板结果HCV抗体阴性,冰冻血清复检结果 HCV 抗体阴性,排除了该名患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可能。

    作者:张宝琴;李世龙;李文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处理的对策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2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经保守治疗、更换气囊导尿管牵拉压迫止血、介入肾动脉栓塞全部止血后治愈出院,其中2例行了肾动脉血管造影并栓塞止血。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比较常见,平均血尿时间为1~3 d,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有①手术中损伤了较大的分支动脉;②术后患者活动早,卧床时间不足;③肾感染;④尿毒症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保守治疗包括应用多种机制的止血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凝血因子,嘱患者绝对卧床,更换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加强控制感染,肾动脉血管造影并栓塞止血,综合应用几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吴海涛;江敏;刘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临床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产妇出现先兆子宫破裂与子宫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前提下的预防性护理,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出现子宫破裂的主要因素有:催产素引产、梗阻性难产、子宫肌层薄弱。从两组患者先兆子宫破裂和子宫破裂死亡率、发生率和家属满意率情况来看,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0.05。结论:有效的预防性护理能够降低发生子宫破裂的概率,并且对患者预后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甲亢患者的临床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与负性情绪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份间收治的甲亢患者80例,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与护理方法,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研究80例患者接受治疗与临床护理后,大多数患者在短时间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77例患者康复出院,临床有效率为96.2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与亚健康心理倾向的潜在关系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状况及心理状态,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心理的潜在关系。方法:随机抽取 L 省、D 市某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量表(MPAI)及亚健康心理状态如恐惧、紧张、强迫、偏执、焦虑、躯体症状、人际交往敏感度等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状况及心理状态,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心理的潜在关系。结果:手机依赖构成比为43.79%,其中轻度手机依赖占25.16%、重度手机依赖占18.63%。手机依赖程度在性别、使用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女生手机依赖检出率高于男生(O<0.01),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一年级的学生(O<0.01),但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的依赖构成比没有明显差别(O=0.536)。重要的是,手机依赖组亚健康心理得分为(5.63±1.62),而非手机依赖组得分为(1.92±0.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而且手机依赖组在恐惧、紧张、强迫、偏执、焦虑、躯体症状、人际交往敏感度等分项指标得分均高于非手机依赖组(O<0.01)。结论:手机使用时间的不合理分配是引起手机依赖的主要原因,手机依赖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心理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利利;田雪倩;王宁宁;杨芳洁;孙浩;陈平;于生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镜下 ESD 术治疗消化道早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讨论内镜下 ESD 术治疗消化道早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30列确诊消化道早癌并行 ESD 术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30例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并未发生出血的并发症。结论:术后的加强饮食护理及休息,密切病情观察等护理,可减少术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晓霞;徐颖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结合1450nm 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综合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结合1450nm 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综合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维 A 酸乳膏外用,试验组给予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结合1450nm 激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综合价值。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克拉霉素结合1450nm 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单利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根据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需要,探讨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启示。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1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对2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后,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干预后平均血糖显著下降,对护理干预认识程度提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提高护士的护理胜任力具有显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近期治疗成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份期间儿科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70例,采用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各36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双歧杆菌活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临床诊治后,小儿腹泻状况均有所改善,双歧杆菌活菌来联合蒙脱石散进行小儿腹泻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差异具有显著性(O<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与蒙脱石散联合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显著,可应用于今后的小儿腹泻治疗中。

    作者:李先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4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无统计学意义(O>0.05),但是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O<0.05)。结论:临床中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但是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能让患者的治疗费用有效减少。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共收治的老年性脑梗塞患者105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此次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服务,如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经此次实验研究护理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O<0.05。护理后总满意度为102(97.14%),护理前总满意度为69(65.71%),护理后总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前总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O<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中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及运动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间接性的提高治疗疗效,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广欣;温丽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病案质控新进展及改进探讨

    目的:落实病案质量监控管理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从而促进医院稳定健康发展。方法:通过反思我院病案质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原因,从而总结病案质控新进展及一些改进措施。结果:反思我院病案质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发现诊断不够规范,不及时书写病历,病案缺项或漏项,病程记载像似流水帐等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应采取培养医护人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抓好环节质量,增强医务人员质量和维权意识等改进措施。结论:病案质控管理中,我们应该重视环节质控,强化思想教育,提升专业水平,加强法律认知和自觉性,健全病案质控管理机构,加强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病案质量。

    作者:陈谦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下肢骨折外固定架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我院第1例骨折外固定患者在专家指导下成功手术及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从此,本科开展了外固定架手术,通过对34例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骨折愈合率100%,针道感染4例(4%)。结论:固定支架是治疗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做到术前、术后科学细致的护理,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可使并发症降至低,获得满意效。

    作者:张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EYSSY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总结。方法: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5例均经保守治疗无效。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椎间孔镜治疗其中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6例。分析:术前术后及随访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较术前、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术中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约50ml 左右),手术患者均无神经根损伤,切口均无感染。术后较术前 VAS 评分显著降低,TOA 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结论: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朱发军;胡东;张屹;张英;吴鑫淼;张永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总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比值对判断肝硬化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血清总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比值对判断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60例,时间为2013年5月-2014年2月,这60例肝硬化患者均接受 TB(血清总胆红素)以及 GGT(谷氨酰转移酶)检测,对肝硬化患者 TB/GGT 比值与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 TB/GGT 比值越大、MELD 积分越大、Child-Pugh 积分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结论:TB/GGT 比值可以作为肝硬化患者预后情况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惠娟;董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