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诊阑尾炎临床比较

刘军

关键词:腹腔镜, 开腹手术, 成人, 急诊阑尾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诊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急诊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排气、下床时间与切口感染率有相对明显的差异(O<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好于开腹手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排气与下床时间,有效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2011-2015年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探讨2011-2015年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模式的研究金山结核病管理工作在疾控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在金山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及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高度重视下,成立了结核病领导小组,办事处分管领导任组长,金山社区领导任副组长,指定金山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结核病督导访视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分工明确,使得结核病管理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结核病管理工作任务。下面简单概述我社区的结核病管理情况。

    作者:吴秀菊;袁维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利普刀在慢性宫颈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01月~2015年12月之间,在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3例。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划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微波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57例,采用利普刀法进行临床治疗,并统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71.71%),对比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采用利普刀进行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因而是一种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手术疗法。

    作者:易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责任制助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对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84例准备分娩的患者,将其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结局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仅有1例新生儿窒息病例,无产后出血病例,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O<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O<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分娩结局,同时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影响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针对68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计划进行总结。结果:膝关节疼痛解除,功能改善,纠正膝关节畸形,膝关节长期稳定结论通过计划性护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膝关节症状缓解,功能改善。

    作者:张倩;黎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析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针对优质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展开了探讨,主要分析了在优质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对策。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一例动态心电图机在病房遗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5年1月,我科发生一起动态心电图机在病房遗失事件,终科室护理团队在医院垃圾站通过三小时辛苦寻找,才将动态心电图机寻回。动态心电图是应用 Holter 技术在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用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连续监测体表24小时的心电变化,经信息处理分析及回放打印系统记录的长程心电图。其结果显示对心律失常监测较普通心电图更有临床诊断价值[1]。

    作者:廖芳;杜宁莉;张思奇;邓尚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2-2014年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12-2014年门诊处方质量情况,统计不合理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按上年度各专科门诊处方比例每月随机抽取处方100张,共3600张进行统计,评价处方合理性。结果:调查期内抽查的门诊处方合格率逐年增加,平均合格率达97.6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比较规范,合格率符合要求,对存在的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处方点评力度。

    作者:辛莉;梁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SLIPA 喉罩在乳腺癌手术全麻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气道维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 SLIPA 喉罩在乳腺癌手术全麻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气道维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 A 组与 B 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麻醉,其中 B 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A 组给予 SLIPA喉罩干预,并观察2组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前后的 HR、MAP、SPO2及气道压等指标。结果:A 组的 HR、MAP 等指标优于 B 组,SPO2及气道压无显著差异。结论:给予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 SLIPA 喉罩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及气道维持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建玲;邹高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药物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药物治疗对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应用体会,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75例,经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三联用药的基础上加以枸橼酸泌钾治疗,比较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Hp 根除率,观察组分别为97.43%、92.11%,对照组分别为78.38%%,72.97%;O 均<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枸橼酸泌钾,四药联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能够促进Hp 的根除,且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琼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关于血液内科在 PICC 置管的临床护理措施与体会

    目的:总结性分析血液内科 PICC 置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血液内科收治的38例 PICC 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本租38例患者,经置管前、穿刺置管、置管后及院外护理,导管相关并发症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均得到控制,分别为7.9%、5.3%,总体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PICC 置管在血液内科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置管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患者顺利完成相应治疗,提升护理水平。

    作者:冯方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实施产后保健的100产妇列入观察组,将同期100例没有进行产后保健的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情况和新生儿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均好于对照组,O<0.05。结论: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及新生儿的健康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按编号分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干预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50例;常规组实施基础护理,50例,评定低体温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寒战9例,占比18.0%;常规组患者术后寒战20例,占比40.0%,两组患者的寒战发生率统计有区别,O<0.05。结论:临床给予老年手术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预防低体温,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作者:江林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耳鼻喉急性感染以技术后疼痛的有效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耳鼻喉急性感染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其分为两组,把在治疗过程中把芬太尼透皮帖剂作为治疗药物的组别定义为对照组,把在治疗过程中把扶他林作为主要治疗药物的组别定义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措施的采取,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表现为有效的人数有36例,是总研究人数的72%,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表现为有效的人数有48例,是总研究人数的96%。结论:在对耳鼻喉急性感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扶他林效果明显,其对于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其与亚健康心理倾向的潜在关系

    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状况及心理状态,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心理的潜在关系。方法:随机抽取 L 省、D 市某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手机依赖量表(MPAI)及亚健康心理状态如恐惧、紧张、强迫、偏执、焦虑、躯体症状、人际交往敏感度等进行测试。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状况及心理状态,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亚健康心理的潜在关系。结果:手机依赖构成比为43.79%,其中轻度手机依赖占25.16%、重度手机依赖占18.63%。手机依赖程度在性别、使用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女生手机依赖检出率高于男生(O<0.01),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明显高于一年级的学生(O<0.01),但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的依赖构成比没有明显差别(O=0.536)。重要的是,手机依赖组亚健康心理得分为(5.63±1.62),而非手机依赖组得分为(1.92±0.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0.01)。而且手机依赖组在恐惧、紧张、强迫、偏执、焦虑、躯体症状、人际交往敏感度等分项指标得分均高于非手机依赖组(O<0.01)。结论:手机使用时间的不合理分配是引起手机依赖的主要原因,手机依赖是导致大学生亚健康心理倾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利利;田雪倩;王宁宁;杨芳洁;孙浩;陈平;于生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8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89例,两组均给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1枚,以7d 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汤外用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法,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思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西医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和参照组(48例),给予参照组以常规治疗方式,予以研究组患者实施克拉霉素同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以后,研究组及参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和75.00%,结果显示研究组优势显著(O<0.05);对比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研究组(91.67%)明显高于参照组(72.92%)(O<0.05)。结论:对具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采取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清除幽门螺杆菌。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风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 型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 H 型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329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生化检测,将患者分为三组,A 组:H 型高血压组;B 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C 组:高血压组。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比较 A 组与B 组、A 组与 C 组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A 组与 B 组比较,两者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有差异,OR=1.127(0.954-1.332),O=0.1609;A 组与 C组比较,两者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无明显差异,OR=1.246(1.024-1.516),O=0.0281。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尤为重要。

    作者:任晓佳;段淑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采用红外光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法,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护理显效34例,护理有效11例,护理无效5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护理显效20例,护理有效18例,护理无效1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采用红外光治疗,护理方法上则给予综合护理,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并减少病情的复发。

    作者:胡海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完全切除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放疗分析

    目的:探究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的辅助放疗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42例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放疗后,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其中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是80.8%,39.6%,22.3%。此外,有22例(52.38%)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情况,其中局部复发中位时间为16.8个月。结论: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复发率较高,且预后效果差,其中跳跃式转移、淋巴结多站转移、N2淋巴结转移数超过3个以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患者在完全切除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其中,术后辅助放疗可以显著的提升患者生存率,且降低患者局部复发率。

    作者:张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液净化中心应用优化护理流程的护理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优化护理流程在血液净化中心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130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优化护理,对比2组血液净化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O<0.05);实验组血液净化患者接受优化护理,其护理质量明显较对照组血液净化患者优(O<0.05)。结论:优化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长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