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胡海兰

关键词:宫颈糜烂, 红外光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外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采用红外光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法,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护理显效34例,护理有效11例,护理无效5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护理显效20例,护理有效18例,护理无效12例,护理总有效率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采用红外光治疗,护理方法上则给予综合护理,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痛,并减少病情的复发。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4月-2016年04月期间在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终止妊娠孕妇10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终止妊娠孕妇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每一组患者有50例,在常规组使用依沙丫啶药物治疗,治疗组则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2h 出血量以及24h 出血量都常规组低,比较差异明显(O<0.05);治疗组完全流产率明显比常规组高,而部分引产率和引产无效率明细比常规组低,比较差异显著(O<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可以降低引产患者出血量,提高终止妊娠的效果,具有应用的价值。

    作者:吴红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纤支镜检查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纤支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42例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分为干预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强化心理护理,术中心理支持。同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血压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率、血压变化低于对照组(O<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支纤镜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蒋宏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疗效

    目的:研究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56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后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在肱骨干骨折属于骨不愈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6例患者的手术进行的基本顺利,但在患者的治疗后期,出现3例患者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2例患者的桡神经损伤,但骨关节和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其他患者的骨折均顺利愈合,整体患者的临床满意率较高。结论:在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的治疗期间,采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治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方法:从我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50例作为成员,分析其术后疼痛情况,探究疼痛的相关性因素。结果:通过对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调查,发现手术时间、患者年龄、切口长度等是危险性因素,患者性别、有无手术史不会导致术后疼痛。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由各种因素导致,故需优化手术方式、止痛方式,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度。

    作者:赵代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风险因素,总结防范措施。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2月-2016年2月,选入儿科护理纠纷86例,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并总结防范措施。结果:服务质量占比例大,其次为护理差错、护理记录及意外情况,有显著差异(O<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理风险因素较多,有服务质量、护理差错等,需予以重视,加强防范。

    作者:孙慧宁;郭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中实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在我科治疗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45例。对 a 组实行个性化护理,对 b 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舒张压、收缩压、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等血压及血糖指标水平组间对比,差异不大(O>0.05)。护理后,a 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等指标均低于 b 组患者,差异均显著(O<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中实行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和稳定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招运;樊令萍;梁裕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青龙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小青龙汤加减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7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将患儿随机平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分别予以小青龙汤加减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病情临床控制的23例,评估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儿病情临床控制的15例,评估有效率为71.8%,比较存在明显差异,O<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减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刘利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牙齿修复中运用玻璃纤维桩处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牙齿修复中运用玻璃纤维桩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6例为对照组采用金属桩处理,另46例为研究组采用玻璃纤维桩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牙齿修复中运用玻璃纤维桩处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SLIPA 喉罩在乳腺癌手术全麻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气道维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 SLIPA 喉罩在乳腺癌手术全麻时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气道维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 A 组与 B 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麻醉,其中 B 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A 组给予 SLIPA喉罩干预,并观察2组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前后的 HR、MAP、SPO2及气道压等指标。结果:A 组的 HR、MAP 等指标优于 B 组,SPO2及气道压无显著差异。结论:给予乳腺癌手术全麻患者 SLIPA 喉罩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及气道维持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建玲;邹高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性疼痛及其与认知的关系

    1 关于慢性疼痛的定义慢性疼痛是涉及感觉、情绪和认知的多维度体验。一方面,它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与生理反应,例如组织或器官受损的病理症状;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生理反应,一种主观意义上的自觉症状[1]。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义为:“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主观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即痛觉包括“感觉”与“情绪”两种成分;其中“感觉”的成分具备其它感觉的共性:即具有特定的感受器、要求适当的刺激、感受器定位分布、可鉴别刺激强度等;而“情绪”成分和防御反应的驱动力相关,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受经验因素的影响[2]。值得一提的是,很难给疼痛作出完满而明确定义[3]。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疼痛可在躯体受到威胁时提供警报信号,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保护功能;在病理条件下,疼痛具有普通疾病的共同症状,常与情绪反应、自主神经活动、运动反射等交织在一起,给主体造成痛苦。在临床上,按持续时间不同,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不足一个月称为急性疼痛,例如损伤、外科手术等创伤造成的疼痛。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的称为慢性疼痛。该类疼痛无生物学价值且持续时间长于组织愈合的时长[4]。此外,通常是躯体及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赵宇;张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IV 孕产妇母婴阻断中职业暴露后思考及其防护

    目的:对 HIV 孕产妇母婴阻断中职业暴露后思考及其防护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 HIV孕产妇进行有效的母婴阻断,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有10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我们对其防护比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发生职业暴露以后,我们对我院1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伤口处理以及预防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 HIV 抗体检查。这10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半年后 HIV 抗体检查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为了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在 HIV 孕产妇母婴阻断中职业暴露后的感染,相关的医护人员要认真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积极采取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促进 HIV 孕产妇母婴阻断的正常进行。

    作者:晓蓉;刘永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1年~2015年银川市西夏区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案件分析及处理

    目的:通过对银川市西夏区2011年~2015年期间307件公共卫生监督投诉举报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其内容、特点、规律,为以后妥善处理公共卫生监督投诉举报提供依据。方法:对投诉举报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2015年期间以餐饮服务投诉居首,其余依次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场所,投诉举报调查属实的占多数。结论:加强并重视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是日常卫生监督执法的有效延伸和补充。

    作者:华琴;曹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20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分配,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其区分为各100例,并对其每个人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将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实验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经过两者实验后进行相关对比得出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实验组合对照组进行比对分析后,实验组优良率为98.0%,而对照组优良率在89.0%,通过实验表明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而且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程度也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所以,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能使消化内科有明显的治愈,并改变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并提升整体医学质量,同时增加满意度有很大的促进效果。

    作者:石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降钙素原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9例严重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应用常规方式和强化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治疗组4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 PCT、SOFA 评分以及 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治疗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治疗组的 CD4+、CD8+以及 CD4+/CD8+第七天和第14天指标均高于第一天,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性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强化胰岛素的治疗方式对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此外降钙素原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可以作为治疗中的重要衡量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内科疑难病方面的优势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内科疑难病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疑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分配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Ⅰ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Ⅱ组患者采取单纯中医治疗,Ⅲ组患者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Ⅰ组、Ⅱ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65.63%,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O<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内科疑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青年高强运动导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性,31岁,因“发作性心悸1年余,再发1天”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特殊用药,无特殊家族史。患者于1年余前踢足球中突发心悸不适,无明显胸闷、胸痛、放射、头晕、恶心等不适,平卧休息2、3min 症状消失,未在意,未诊治,入院前1天患者在连续打棒球8小时后再发心悸不适,性质同前,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当时心悸不适部分缓解)提示窦性心律(76次/分),广泛导联 ST 段平直压低0.2-03mv(AVR 导联 ST 段太高0.2mv)。其心悸不适共持续约50min 后方缓解,为求诊治收入我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阳性化验:入院第1天全血肌红蛋白152.0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15.3000ng/ml ↑,全血肌钙蛋白I 0.401ng/ml ↑;入院第2天全血肌红蛋白70.8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18.500ng/ml ↑,全血肌钙蛋白 I 1.310ng/ml ↑;入院第3天全血肌红蛋白53.800ng/ml ↑,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4.500ng/ml,全血肌钙蛋白 I 0.401ng/ml ↑。入院第6天全血肌红蛋白21.200ng/ml,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0.988ng/ml,全血肌钙蛋白 I 0.041ng/ml ↑。余化验未见有意义阳性表现。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心电监测未见心律失常。入院诊断: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明确诊断,进一步行胸片、心脏彩超、冠脉造影、心脏核磁、核医学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均未见异常。

    作者:张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慢性瘙痒症8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分析,对照组80例,治愈5例,有效25例,无效20例,治疗组80例,治愈25例,有效30例,无效3例,结论: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作者:方巧英;傅理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在我院的使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的使用给医生和护士工作带来的便利。医生可以根据进入路径的标准,评估患者,为患者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路径,控制了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用药标准等,医生按照路径的标准给患者治疗,减少医疗过程中的随意性,降低医疗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并减少医疗费用。通过临床路径的使用,对医院开通单病种付费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人没有一例因质量和费用问题发生医疗纠纷。同样的病人,同样的质量和效果,为病人和医院节约了一大笔医疗卫生资源消耗,提高了医院结余率。

    作者:杜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分娩质量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对分娩质量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取我院产科与2016年1月~2016年5月共收治的220例产妇进行此次实验研究,将220例产妇平均分为两组,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全程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胎吸或产钳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会阴侧切率、总产程时长、产时及产后2h 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产科全程助产责任制能够增加产妇的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会阴侧切、减少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有良好的作用,全程助产责任制能够保障母婴的安全并提高分娩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麻俏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湿汤,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损严重程度、瘙痒和影响睡眠程度以及 SCORAD 分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化湿汤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可以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 SCORAD 评分,提高临床疗效,近期疗效显著。

    作者:徐岳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