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观察

张兴良

关键词: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采用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0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n=50)与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尿潴留2例,对照组腹股沟疼痛2例,尿潴留6例,切口感染5例,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4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 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且降低并发症率和复发率,大程度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鼻胃管固定的临床新法

    胃肠减压术是普外科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肠道术后带管要求高的患者,鼻胃管的固定尤为重要。我科自制一种鼻胃管固定方法,固定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燕;吴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新进展

    疼痛是每个骨科患者遇到的问题,术后疼痛也是术前患者关心的问题,患者已把解除疼痛的需求放在首位。骨科手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和活动。如何有效地控制疼痛,成为医生、护士、患者共同的目标。现就骨科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疼痛的评估方法、疼痛的控制、护理干预进行综述,为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良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硬化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收的5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了常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阿德福韦酯片抗病毒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海涛;赵小冉;孙占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10年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管残端漏2例,迷走胆管漏1例,胆总管壁烧灼伤发生胆漏2例,肝外胆管损伤1例,1例转院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1例保持原有的腹腔引流管通畅未予手术。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胆囊管残端合成夹夹闭不全、迷走胆管损伤、胆总管壁烧灼伤及肝总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通畅腹腔引流、ERCP放置鼻胆管或及时再次手术是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

    选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进行对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Barthel 评分更具有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神经内科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柳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Ⅰ类手术切口愈合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3年1月1号始我收治的84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和术后感染的检测和分析,评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的患者愈合良好,没有患者出现高热、切口和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象白细胞的变化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使用抗生素和不使用抗生素的术后体温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分泌物均无菌性生长。讨论:无需对腹股沟疝Ⅰ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不主张术前预防性使用。

    作者:李绍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干预对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治疗行子宫肌瘤术的患者中选取8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方式的对照组(40例)与在常规治疗中上加入心理干预的观察组(40例),通过焦虑评价量表(SAS)与抑郁评价量表(SDS)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并观察各组术中疼痛情况。结果:在常规手术治疗方式中加入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术中无痛及轻微不适、不适病例共29例,占72.5%,对照组无痛及轻微不适、不适病例共15例,占37.5%,两组术中疼痛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此外两组经各自治疗方式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可降低术中疼痛感,值得推广。

    作者:刘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在婴儿游泳抚触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婴儿游泳抚触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在我院产科行婴儿游泳抚触的家长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常规护理干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产科进行婴儿游泳抚触的家长作为观察组,给予其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婴儿家长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仪表、技术水平、游泳环境、游泳秩序、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婴儿家长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其各方面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于婴儿游泳抚触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及家长各方面的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唐桥荣;李建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联合清石系统治疗上尿路结石

    本文从对泌尿系结石病的治疗方法入手,结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治疗的效果,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的112例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着重对手术器械,手术方法进行了说明,后通过对112例病人治疗结果的分析,得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能显著提高碎石清石的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王加礼;刘建详;杨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剖宫产的产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48h泌乳量及其术后活动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48h泌乳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国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胃肠手术后切口感染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分析并探讨老年胃肠手术之后切口感染的主控因素以及防护的措施,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普通外科在2013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40例接受胃肠手术并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观察组,并选取40例接受胃肠手术但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出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引发接受胃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和患者的自身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手术的时间等具有直接影响。结论:切口感染是患有胃肠疾病患者在手术之后常见的并发症,与患者的免疫力情况及患者自身体质等相关,在今后对胃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要提升对于感染因素的管理,合理控制老年患者的血糖,加强手术过程中的无菌化操作,大程度降低老年胃肠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郑建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刺联合磁朱丸治疗感音性耳聋5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服磁朱丸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感音性耳聋的效果。方法:对所选53例患者行针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纯音听阈的变化情况。结果:53例患者经治疗后,12例痊愈21例显效,15例好转,总有效率达90.6%。结论:磁朱丸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感音性耳聋效果显著,是一用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金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化疗药物配制箱在护士健康体质防护方面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化疗药物配制箱的相关操作规范在护士健康体质防护方面的效果。方法:对参与化疗药物配制工作的15名护士在使用化疗药物配制箱前后的学业情况进行检查。使用之前设为对照组,15人;使用之后设为实验组,15人。检查使用化学药物配制箱之前及之后8个月时候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使用化疗药物配制箱前后的血液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护士在白细胞的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药物配制箱在护士健康体质的防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郑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晚期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放疗

    骨是癌症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仅次于肺与肝,癌症转移到骨组织与转移到其他器官是一样的性质,但骨有独特的骨解剖及骨的生理病理状况。恶性肿瘤细胞在骨组织形成骨转移时,发生骨的破坏,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癌性骨疼痛、骨折、高血钙、脊髓及神经根的压迫、骨髓功能的下降,关节与肢体局部有肿胀。病理性骨折或变形,因压迫神经血管、肢体远端有麻木感。

    作者:高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长治市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健康分析与评估报告

    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公益卫生服务工作,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体检,可以使我们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估。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和上级机关统一部署,2012年5月始,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常态化和集中体检的工作方式,完成了本社区内共1866名老年人的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为更好的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系统、连续的社区调查、资料收集,我中心领导专门成立了社区全科门诊,集中管理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和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结合体检工作,从中初步总结出了西街社区老年人慢病和生活习惯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家庭和电话随访,开展了全科门诊规范化治疗的工作。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而骨折病人术后疼痛是临床上常见、普遍、重要的现象,由于麻醉作用消失,而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游离得得神经末梢,降低了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产生疼痛。切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的休息、睡眠、早期活动和饮食状况等,造成创口愈合延迟、康复过程减慢等。故有效的麻醉后镇痛能使患者早期活动,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手术后身心康复十分重要。[1]

    作者:孙志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87例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胆结石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术前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前行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入院时、手术前SAS评分分别为(34.21±4.43)分、(16.65±3.34)分,SDS评分分别为(43.05±5.16)分、(20.00±4.12)分;对照组入院时、手术前SAS评分分别为(34.18±4.42)分、(27.10±4.21)分,SDS评分分别为(43.07±5.20)分、(31.22±4.67)分。结论:人性化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心理。

    作者:彭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高胆囊炎的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2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8.5 min、切口长度为4.3 cm、术中出血量为60.3 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3.8 h、治疗有效率为96.82%、不良反应率为1.5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有效率高、并发症小、恢复时间短。

    作者:康军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健康教育实施的几点技巧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而健康教育的实施技巧,直接影响着病人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在实施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技巧,是获得健康教育成效的关键环节。医院开展健康教育也是促进医院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现代护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使病人较系统地了解疾病的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从而消除或降低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自我保健技能,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春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经过各种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60例患者有13例患者发生了感染,两组患者感染率分别占8.3%,21.7%,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发现,观察组有54例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对照组有42例患者表示满意,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0%,7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几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梅;崔玉红;周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