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变通三拗汤治疗喉源性咳嗽45例疗效观察

彭友红;罗尧岳;何其林

关键词:喉源性咳嗽, 中医药疗法, 变通三拗汤
摘要:目的:观察变通三拗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变通三拗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咳特灵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治疗组为11.11%,对照组为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通三拗汤加减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有效方剂.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大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亲其师,信其道”,是古代教育名篇《学记》对良性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要做到让学生亲师、信道,则需以身作则,勤勉敬业,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素养.做可亲之师,传可信之道,尽敬业之责,是青年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要求,更是在教学实践中需不断提升和完善的教学素养.

    作者:李德杏;王蕾;赵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筋骨痛消丸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筋骨痛消丸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筋骨痛消丸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30例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髋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骨痛消丸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能有效缓解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功能障碍和疼痛等症状,效果优于单用硫酸氨基葡萄糖.

    作者:李书良;刘立云;高书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影响护际关系的原因及对策

    访谈本院60名护士,从社会因素、工作压力、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沟通技巧、地位和资历因素、待遇问题6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护际关系的原因,进而探讨从领导者的支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管理情绪、加强沟通,不断学习、提高修养4个方面进行改进,建立和谐的护际关系.

    作者:李艳红;计敏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活血通络补肾方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45例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补肾方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活血通络补肾方加减治疗,对照组41例使用西药莫比可治疗.两组均治疗30d后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P<0.05).结论:活血通络补肾方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有确切疗效.

    作者:李亚平;刘新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穴位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失眠症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难治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拍子养心丸和舒乐安定,配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第15、30、60天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PSQI和SAS评分在第15、30、60天时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穴位针刺对难治性失眠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不仅可提高疗效,而且起效更快.

    作者:刘福英;刘进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激素和炎性细胞因子与寒、热证型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寒热证型与甲状腺激素、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取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取20只为正常对照组,另40只各取20只分别制备热证及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设为热证模型组和寒证模型组,比较3组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后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四碘甲状腺氨酸(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6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且热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寒证模型组.结论:寒热证模型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不同,内分泌激素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高低均是形成寒热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魏歆然;魏高文;刘芸青;戴馨;朱旭;裴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芒果苷国内研究进展

    芒果苷(Mangiferin)又名芒果素、知母宁,是从百合科植物知母中提取得到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亦可从漆树科植物芒果树、扁桃树、龙胆科植物东北龙胆、川西獐芽菜,水龙骨科植物光石韦等中提取.笔者主要从提取与制剂、合成与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等5个方面对芒果苷做如下综述.

    作者:唐慧勤;陈莲;阎莉;卫智权;邓家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真武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真武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B组)、真武汤低剂量治疗组(C组)、真武汤高剂量治疗组(D组),每组10只,C、D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真武汤,连续5d.对B、C、D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4h,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于右心房取血,观察比较各组心肌丙二醛(MDA)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MDA、CK、CK-MB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D组MDA、CK、CK-MB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比较,MDA、CK、CK-M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可能与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刘金星;徐美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灸临床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

    目的:通过调查群众对针灸治疗病种的认识、针灸收费、针灸临床中需要改进方面等问题的看法,发现针灸临床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利用Excel 2003、SPSS 17.0对“群众对针灸治疗接受度的调查问卷”中相关问题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群众普遍认为针灸治疗病种多但疗效、疗程等因素影响人们对针灸治疗的选择;针灸收费多数认为一般或偏低,但仍希望纳入报销范围;群众希望就医的硬件设施如环境、一次性用具等能有所改善;对于服务态度、疗效、疗程等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结论:针灸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有必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医务工作者共同解决.

    作者:高月;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消痔灵原液及消痔灵利多卡因1∶1液在RPH术中应用效果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消痔灵原液及消痔灵利多卡因1∶1液在RPH术套扎组织注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消痔灵原液注射,一组采用消痔灵利多卡因1∶1液注射,分别观察胶圈脱落时间、便血程度、便血时间、肛门坠胀感、急便感、肛门疼痛及感染、肛门狭窄及术后尿潴留等指标.结果:胶圈脱落时间消痔灵原液组较消痔灵利多卡因组早,便血程度前者较后者轻,术后出血时间前者较后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坠胀感、急便感积分前者较后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疼痛、术后尿潴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感染、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结论:两者产生临床效果不同,临床宜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注射.

    作者:盛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灸逢源》脐疗法浅释

    脐疗法是中医学中行之有效、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之一.现今随着临床中脐疗法的应用,其相关基础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操作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为进一步探寻古代医家脐疗法具体操作方法,笔者选择在针灸史中较有影响力的清代著名医家李学川的书籍《针灸逢源》进行研究,对书中所述脐疗法进行整理,以浅释脐疗法,冀望能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作者:迟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戴安伟治疗放射性肺炎经验

    总结戴安伟教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经验.戴教授认为,放射线是热毒之邪,易耗气伤阴.放射性肺炎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总属气阴两伤,兼有热毒、痰浊、血瘀.治疗以益气养阴、清肺化痰、解毒活血为大法.临床分为4型辨证论治.阴伤肺燥证,治以滋阴清热,润肺生津,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气虚血瘀证,治以补肺益气,活血化瘀,方用生脉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痰热郁肺证,治以清热解毒,清肺化痰,方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毒热炽盛证,治以清热解毒,宣降肺热,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并自拟黄芪三参饮专方专治,疗效颇佳.附验案1例,以资佐证.

    作者:马伟伟;戴安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从痰瘀论治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从痰凝和瘀血常互为因果、痰瘀同治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常用治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痰瘀为疑难怪病之根,危急病证之源,痰瘀同源,疾瘀互结.认为单纯活血化瘀并非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唯一方法.在实施痰瘀同治时需分清虚实,注重调理气机,气顺则痰消,气行则血行.

    作者:焦毅;杨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特色疗法配合红外线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疗法配合红外线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平衡火罐法、走罐疗法、耳穴压豆法等中医特色疗法及红外线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度观察组为91.7%,对照组为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特色疗法配合红外线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控制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疗效显著,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康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傅青主女科》巧用贯众炭治血崩

    《傅青主女科》论及血崩之章节尤重贯众炭一味,其用“极效”、“尤妙”形容,足见青主先生对此药的独具匠心.平素用贯众多于清热解毒,岂不知其炒炭之后实为治血崩证之良药.笔者通过浅析傅氏对此药的炮制、剂量及其功效的运用,加之现代药理研究知识的佐证,体现出贯众炭为治血崩之良药.

    作者:邢霓;曾倩;王田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感冒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感冒的疗效.方法:对20例感冒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拔罐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15例,占75%;好转4例,占20%;无效1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感冒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葛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舒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舒胃方组、木香顺气丸组、莫沙比利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舒胃方、木香顺气丸、莫沙比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胃排空.结果:总有效率舒胃方组为93.33%,木香顺气丸组为80.00%,莫沙比利组为86.67%,舒胃方组与木香顺气丸组、莫沙比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胃方组在改善胃泌素、胃动素及胃排空方面,明显优于木香顺气丸组及莫沙比利组(P<0.05).结论:舒胃方能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患者血清胃肠激素、促进胃排空有关.

    作者:弭艳红;弭艳旭;王印宝;李顺利;裴秀君;王丁茁;王小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舞蹈症验案1则

    现代医学认为偏侧舞蹈症是因锥体外系病变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一侧肢体或单纯上、下肢在发生偏瘫后迅速或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多以上肢表现重而下肢和面部相对较轻,情绪紧张时较明显,而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1].脑血管病是成人舞蹈症常见的病因,有回顾性分析显示脑血管病所致舞蹈症中以基底节病变为常见[2-3].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舞蹈症1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建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动物模型.方法: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脾胃湿热大鼠动物模型,建立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慢急性联合应激动物模型,在一定时间内综合运用腹泻指数、痛阈与肠道敏感性、体质量、行为/心理(敞箱实验、糖水摄取量等)检测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动物模型在粪便性状评分、痛阈评分、敞箱实验积分及糖水摄取偏嗜度方面均优于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动物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人类肠易激综合征部分症状,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作者:徐秋颖;韩佩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苓蔻人参汤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苓蔻人参汤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9例采用苓蔻人参汤结合艾灸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腹泻、脓血便、腹痛和肠镜变化.6个月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5%,对照组为7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脓血便、腹痛、肠镜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蔻人参汤结合艾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傅军伟;王明华;陆彩忠;孔芳怡;曾代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