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微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落的护理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之间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假体脱位发生率均大于观察组,P <0.05。经过及时的处理和手法复位,两组患者均痊愈且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假体脱位是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原因较多,与护理措施也有着密切关联,全面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关节脱位的发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纱块隔离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后穿刺口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中的应用,减少术后压迫止血器并发症之一局部皮肤损害[1]的发生。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4月经桡动脉行 PCI 术后,穿刺口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冠心病患者1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纱块隔离组为研究组(n =73),常规压迫止血器组为对照组(n =70),观察2组局部皮肤损害、止血效果、拆除固定胶带的出现痛觉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局部皮肤损害、拆除固定胶带的痛感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纱块隔离应用于经桡动脉行 PCI 后穿刺口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在无影响止血效果的同时,可减少局部皮肤损害,减轻拆除固定胶带时病人的痛感。
作者:邓荔;付倩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82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设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了健康教育掌握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平均住院天数,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使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宋原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气垫床在预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喷气式气垫床干预,护理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压疮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新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压疮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垫床在预防老年痴呆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生薏米汤与维 A 酸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临床效果。方法:脾湿型扁平疣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使用生薏米汤口服,对照组使用0.1%维 A 酸乳膏外涂。结果:经过4周的临床观察,治疗组有效率76.0%,对照组有效率32.0%,两组有效率对照差异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刺激反应,停药或隔日用药后症状消失。结论:生薏米汤治疗脾湿型扁平疣的疗效优于维 A 酸。
作者:乔丹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比较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麻醉后对其清醒后情绪变化影响。方法:对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进行麻醉药物使用的随机对照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排列顺序分别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对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麻醉清醒后的情绪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麻醉清醒后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较之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麻醉清醒后两组患者的正性情绪评分较之术前有所提高,其中丙泊酚组患者的正性情绪评分显著高于依托咪酯组(P <0.05);丙泊酚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依托咪酯组(P <0.05)。结论:对于手术麻醉患者而言,应用丙泊酚较之依托咪酯能显著提高患者麻醉清醒后的正性情绪,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在临床加以推广普及。
作者:侯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寻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药。方法:学习历代医家治法,总结自身临床经验。结果:对应临床急性期和慢性期总结出了两个组方较少,疗效较好的方药。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临床分期进行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明显。
作者:廖咸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开展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评分(86.54±5.92)分,血糖控制情况评分(79.37±5.11)分,饮食习惯评分(85.26±6.28)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8.79±5.49)分,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佘浪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肺炎采用不同种类头孢类药物治疗效果及成本。方法:本次共选择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头孢噻肟钠(安万特)(A 组,n =40)、头孢呋辛(n =40)、头孢哌酮舒巴坦钠(C组,n =40)、头孢他啶(D 组,n =40)治疗效果、成本进行比较。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2.5%,B 组总有效率为90%,C 组总有效率为87.5%;D 组总有效率为85%,A 组即头孢噻肟钠(安万特)效果为显著,但各组无明显差异(P >0.05)。成本方面,C 组即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低,后为 A 组、D组、B 组,故在药效保证的情况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可相对减轻经济负担。结论:通过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不同种类头孢类药物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临床用药时需对患者具体情况、作用特点、药品价格综合考虑,以选择为理想的方案,达到有效、安全、经济用药。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对1例膀胱癌术后造口尿酸结晶的患者,给予全身抗感染、酸化尿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经过7d 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发红,尿液清亮、尿臭味消失。及时的救治,心理干预、全面的健康指导、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雪庆;黄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盆炎净颗粒联合抗生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采用口服盆炎净颗粒和抗生素联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2例、痊愈率80%、显效7例、显效率10.76%、有效3例、有效率4.62%、无效3例、无效率4.62%、总有效率95.38%。结论:盆腔炎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滕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体会以及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60例患者组使用特殊及消化内科综合治疗,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手术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情缓解度。结果:在实验组经过内科治疗之后,实验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说明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符合当代医疗理念的要求。结论:内科综合治疗对于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颜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析 PDCA 循环的病案管理流程规范化。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的病案,其中31例手术患者病案,20例危重患者病案,整理分析质量问题,并利用 PDCA 循环进行比较。结果:PDCA 循环实施前的返修率是18%,实施后是3%,差异性显著(P <0.05)。实施前,80例甲类,占80%,14例乙类,占14%,6例丙类,占6%,实施后,98例甲类,占98%,1例乙类,占1%,1例丙类,占1%,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基于 PDCA 循环的病案管理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病案管理的质量,促使病案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发展,及时发现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为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李佳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经阴道分娩的产妇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催产素治疗,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24h 出血量、第三产程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较好预防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牛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 E2水平均有改善,但相对来说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明显,且两组差异较大(P <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通过中医活血化瘀法能够促进患者症状的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鑫;刘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 COPD 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n =40)与观察组(n =4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1)血气指标评价:干预护理前两组患者(PaO2及PaCO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护理后观察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 FEV1及 FEV1/FVC 水平评价: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 FEV1及 FEV1/FVC 水平指标显著干预前(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观察组干预后FEV1及 FEV1/FVC 水平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护理前后学期指标,同时还可有效提升干预后 FEV1及 FEV1/FVC 水平,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祁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自动摆药对药房管理影响,分析其利弊,总结运用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方法:采用现场行为观察法,对比人工摆药、自动摆药处理医嘱用药耗费时间,对比运用自动摆药机前后摆药差错率,对18名药剂师与药师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自动摆药机对自身工作的影响。结果:自动摆药处置医嘱过程中中,请领时间、摆药时间、审核时间低于人工摆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3年,住院药房摆药差错发生率0.668‰高于2014年2月应用自动摆药机后0.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器故障是致摆药差错的主要原因,几乎无药品品种、剂型、数量相关差错;超半数医师认为,自动摆药有助于简化医嘱执行流程、降低摆药难度、降低摆药差错、减轻工作负荷、提高处方审核质量。结论:住院药房自动摆药对药房管理影响较多,改变了摆药流程,大大减轻的药房工作人员负担,有助于后者将精力集中在处方审核的药学服务中来。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综合治疗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社区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收集两组治疗临床资料数据,评价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血意义(P <0.05)。结论:采取社区综合治疗措施治疗老年高血压相比于传统治疗方法,能更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加强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在高血压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汪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成立护理技能培训指导小组,对护理人员定期实行分层次培训与考核,重点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护士和护理员)的基本技能的培训考核。结果:通过分层次技能培训,护士的技能考试成绩平均分达95.2分。结论:科学合理的分层次对护士培训,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作者:段兆香;雍惠丽;俞翠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