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华
目的:探讨分析 CT 增强扫描患者静脉注射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行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检查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检查依从性比较中,观察组优良率高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9.3%)(P <0.05);且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6.6%,显著高于对照组(82.8%)(P <0.05)。结论:在 CT 增强扫描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我院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收集我院门诊在2013、2014年开出的抗生素处方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消费金额排在前五位的抗生素种类为头孢西丁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肟钠、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有不合理处方234张,占总处方数的11.7%。结论:抗生素在门诊药房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加强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的规范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沈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临床分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庄伟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收治7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负面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使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代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罗库溴胺是一种起效快的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因其不良反应少,已被广泛用于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中,顺式阿曲库铵是一种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其优点是物明显组胺释放及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代谢保守肝肾功能影响,无蓄积作用[1]。本文主要探讨罗库溴胺和阿曲库铵在老年下肢麻醉中应用。比较顺式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用于老年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
作者:马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娩镇痛可以被分成药物镇痛及非药物镇痛两种,而非药物镇痛没有任何的药物作为依靠,是现阶段对婴儿以及产程安全的方法,既能够使躯体的疼痛被有效的减轻,还可以对产妇心理情感进行时刻的关注,而产妇也特别容易对其接受,该种方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大力提倡的镇痛技术。现在本文就对国内外具有的非药物镇痛法(主要包含导乐陪伴法、无痛分娩仪、按摩、体位减痛法、水疗和音乐减痛法等)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使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并使由于药物镇痛而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避免。
作者:邱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年来,商场餐饮迅速走红。食品监管部门也相应地加强了对商场餐饮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现将2013-2014年我们对大同市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中的121家餐饮点食品卫生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朱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小切口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髓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髓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即使用 pFNA 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出血量上均比对照组患者即接受 DHS 方法治疗有优势,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的低,且各项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短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保证小儿的护理安全。方法:通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小儿静脉输液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安全隐患主要有护理因素、患方因素、患儿因素、药物因素等,从2011年元月医院采用 PDCA 循环进行管理,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和监控的对策,保障小儿输液的安全,小儿输液安全隐患明显降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D-CA 循环进行管理,有效的减少小儿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发生,确保小儿输液的安全,防范安全隐患。
作者:李妍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在社区成立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按照《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实践(糖尿病)》课程进行规范化培训,探索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在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中的意义。方法:从本中心管辖的花山湾社区中选出在三甲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120名,年龄从35到75,首先进行相关体检,然后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第一组又分为三个小组,每组20人,按课程要求进行规范化培训。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在社区进行常规指导和治疗。一年后再次体检,将管理前后两次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参加慢病小组培训的60例2型糖尿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规范化治疗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自我管理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率等项目,均比常规管理组明显升高。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社区成立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有助于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率和达标率,是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凌;朱琛平;陈南静;杨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成三个小组,每组40例患者,对其采用口服中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放置外固定支架等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接受以上治疗方法,12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中,77例恢复情况为优,37例恢复情况为良,5例恢复情况为差,优良率高达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的方法具有安全便捷、见效快、疗效好、治疗时间短等优势,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著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经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治疗中实行系统护理的手段以达到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份收住院的42例该类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来平均分配以达到分析的效果。观察组采用以往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特殊护理,以此来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研究组的患者调查:治疗的有效率为96.3%,满意度达到98%。较为明显的两项指标高于观察组,P <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观察中,应用特殊的护理方式结合传统的医学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满意度升高,能够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溃康宁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疗程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年复发率为28.13%,治疗组年复发率为6.06%。两组病例组间年复发率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伟;汤建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在退休居民健康体检中常见突发疾病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4年1~12月我市社保处组织的在我院年度体检的退休员工3813人在体检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疾病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受检者多安全离院。结论:针对退休居民健康体检中常见的突发疾病制订的护理对策是有效的。
作者:汤秀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88例剖宫产初产妇均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对比两组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护理知识认知与护理技能水平评分分别为(29.71±2.05)分、(16.64±1.05)分,其护理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平均护理知识认知与护理技能水平评分分别为(11.41±3.48)分、(7.13±4.16)分,其护理满意度为5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升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同时提升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许真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回顾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PCI 术等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提出任何心脏介入性操作都可引起心包填塞,可发生在术中或延迟发生,迟发生在术后72小时,因此术后三天是重点观察的时间段,发生突然,进展迅速,若不能及时识别和有效抢救,将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观察,提高风险意识,主动询问病人有无不适,重视病人的主诉,早期识别和果断处理并积极护理施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正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脂肪肝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30日在我院接受中医辩证治疗以及常规西医治疗的两组脂肪肝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实施中医辩证治疗,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都兰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例临床资料,与同期采用骨瓣开颅清除术25例比较。结果:25例采用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得到明显恢复14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采用骨瓣开颅清除术25例中得到明显恢复11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骨瓣开颅清除术。
作者:张少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胃肠道肿瘤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常出现多疑多虑、恐惧、焦虑、害怕与抑郁心理反应。可由疾病本身、社会与经济、治疗等因素所致。故灌注前后应与病人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灌注中多观察、多交流,灌注后应多巡视,做好健康教育,加强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正视疾病,配合治疗。
作者:郭晓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股骨头肿瘤患者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股骨头肿瘤手术患者11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SAS、SDS 评分变化情况,疼痛程度及舒适程度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 SAS、SDS 评分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舒适程度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股骨头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高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