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肿瘤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护理

郭晓勤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 术后腹腔热灌注, 心理问题, 护理
摘要:胃肠道肿瘤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患者常出现多疑多虑、恐惧、焦虑、害怕与抑郁心理反应。可由疾病本身、社会与经济、治疗等因素所致。故灌注前后应与病人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灌注中多观察、多交流,灌注后应多巡视,做好健康教育,加强社会支持,帮助患者正视疾病,配合治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初评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146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为84.9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48%,对照组为16.44%,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余治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尔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盐酸多奈哌齐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治疗情况,分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依照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膜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P <0.05)。结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较佳,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作者:潘高峰;杨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与研究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接收的儿科投诉静脉输液护理案例共45例纳入研究,分析投诉发生的原因并总结防范措施。结果: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原因主要包括护士自身原因、患儿及家属原因及社会环境因素三大方面。结论:为减少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需提高护士自身操作技术水平,增强护士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同时为护士及患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护理质量,从根本上减少儿科静脉输液护理投诉的发生。

    作者:郝金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宫颈癌76例,依照治疗方式差异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38例传统开腹术;余3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入组研究组。观察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临床效果佳,出血少,并发症少,康复快,值得运用。

    作者:郭俊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营养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中医辨证治疗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30例,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在西医分期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辩证分型论治,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行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脂、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TC、TG 及24h 尿蛋白分别为(4.13±0.86)mmol /L、(1.46±0.32)mmo /L 与(0.54±0.11)g/24h,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空腹血糖为(4.52±0.42)mmol /L,餐后2h 血糖为(6.42±1.02)mmol /L,糖化血红蛋白为(5.51±0.27)%,空腹胰岛素为(16.3±5.2)mU /L;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5.41±1.32)mmol /L,餐后2h 血糖(7.42±1.4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为(5.83±0.52%,空腹胰岛素为(18.93±6.62mU /L。结论:营养护理干预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莎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植骨融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植骨融合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盛;李德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联合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不孕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性不孕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并且对两组盆腔炎患者术后2、4个月的妊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2、4个月的妊娠率为91.4%,其术后4个月的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5.7%;对照组患者2、4个月的妊娠率为48.6%,其中术后4个月的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14.2%。两组盆腔炎患者的术后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联合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不孕可行性较常规治疗效果要好。

    作者:易泽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用于临床治疗脑梗塞的随机对照分析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在脑梗塞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8例脑梗塞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和对照组(右旋糖酐),各49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9.59%,两组比较,P =0.0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分为(10.32±4.52)分,较对照组的(16.27±6.53)分低,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应用于脑梗塞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朱宝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环丙沙星联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用环丙沙星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HlZk /6HlE 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环丙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菌阴转率:观察组痰集菌阴转率、痰结核菌培养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 <0.05。X 线胸片变化: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 <0.05。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用环丙沙星联合化疗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且该疗法安全性较高,应推广使用。

    作者:肖攀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降低药流不全的清宫率

    目的:探究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降低药流不全的清宫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选择药物流产的患者,将这100例选择药物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的50例选择药物流产的患者在手术之后采取常规的感染预防加以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对照组的50例选择药物流产的50例患者在手术之后仅采取常规的感染预防。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选择药物流产的患者经不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的50例选择药流的患者中,无1例需要清宫,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存在4例需要清宫,选择药物流产的50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之后采用感染预防加以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在术后出血时间小于10天的例数为48例(占本组总例数的96.0%)、术后月经正常恢复的例数为48例(占本组总例数的96.0%),而仅在手术之后采取感染预防的对照组50例患者在术后出血时间小于10天的例数为41例(占本组总例数的82.0%)、术后月经正常恢复的例数为39例(占本组总例数的78.0%),实验组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药物流产的患者在手术之后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可以明显的减少患者药流不全的清宫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压氧舱的安全维护及故障维修

    高压氧舱是高压氧治疗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意义重大。本文就高压氧舱的安全维护及其故障维修做简要分析。

    作者:高文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住院药房自动摆药对药房管理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住院药房自动摆药对药房管理影响,分析其利弊,总结运用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方法:采用现场行为观察法,对比人工摆药、自动摆药处理医嘱用药耗费时间,对比运用自动摆药机前后摆药差错率,对18名药剂师与药师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自动摆药机对自身工作的影响。结果:自动摆药处置医嘱过程中中,请领时间、摆药时间、审核时间低于人工摆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3年,住院药房摆药差错发生率0.668‰高于2014年2月应用自动摆药机后0.1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机器故障是致摆药差错的主要原因,几乎无药品品种、剂型、数量相关差错;超半数医师认为,自动摆药有助于简化医嘱执行流程、降低摆药难度、降低摆药差错、减轻工作负荷、提高处方审核质量。结论:住院药房自动摆药对药房管理影响较多,改变了摆药流程,大大减轻的药房工作人员负担,有助于后者将精力集中在处方审核的药学服务中来。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验

    目的:探寻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药。方法:学习历代医家治法,总结自身临床经验。结果:对应临床急性期和慢性期总结出了两个组方较少,疗效较好的方药。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临床分期进行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明显。

    作者:廖咸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肌酐、钾离子和钠离子含量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肌酐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钾离子和钠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斌;冯文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目的: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3月收治的74例小儿腹泻患者,对其腹泻病因进行分析,进一步针对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表现等各方面指标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进行总结探讨。结果:经过临床医护工作开展后,三天后所有患者的病情状况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有40例患者已经痊愈,剩下的34例患者治疗有效。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4.08±1.02)天,同时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症状。结论:小儿腹泻患者加强对其病情监测,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对于提升患者腹泻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范新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赛肤润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赛肤润液体敷料对长期卧床褥疮患者的疗效作用。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赛肤润液体敷料局部涂抹,对照组给予碘伏局部涂擦。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14天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压红、灼热感、刺痛感明显减轻,且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赛肤润液体敷料对长期卧床形成的褥疮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香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 PICC 置管后治疗的42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及发生原因,并探讨临床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428例 PICC置管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有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导管脱落、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4%。结论: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类型较多,发生原因较为复杂,针对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施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大同市121家商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商场餐饮迅速走红。食品监管部门也相应地加强了对商场餐饮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现将2013-2014年我们对大同市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中的121家餐饮点食品卫生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朱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溃康宁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疗程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年复发率为28.13%,治疗组年复发率为6.06%。两组病例组间年复发率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伟;汤建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因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俗称"攀晴"或"胬肉攀晴"[1]。是眼表常见多发病。表现为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高,特别是复发性翼状胬肉再次手术,复发率明显增高,因手术损伤、术后局部炎症可刺激残留胬肉组织成纤维细胞和新生血管增生,致翼状胬肉复发[2]。我们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秦燕;刘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