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芹
目的:探析 PDCA 循环的病案管理流程规范化。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的病案,其中31例手术患者病案,20例危重患者病案,整理分析质量问题,并利用 PDCA 循环进行比较。结果:PDCA 循环实施前的返修率是18%,实施后是3%,差异性显著(P <0.05)。实施前,80例甲类,占80%,14例乙类,占14%,6例丙类,占6%,实施后,98例甲类,占98%,1例乙类,占1%,1例丙类,占1%,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基于 PDCA 循环的病案管理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病案管理的质量,促使病案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发展,及时发现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为医务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李佳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考核用于干部内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我院干部内科的护理人员1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后的护理工作作为实验组,护理绩效实施前的护理工作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绩效考核实施前后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在绩效考核实施后,干部内科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同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绩效考核实施前明显降低。结论: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制度,对加强护理管理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被借鉴与学习。
作者:蒙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四肢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调查研究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四肢创伤后发生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均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均进行骨折等损伤的相关手术治疗,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后3个月,本组患者治疗优秀率为62.50%,优良率达96.25%。结论:对于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系统的康复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李建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抽选我院接受乳腺癌化疗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方式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后加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申慧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社区 II 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7月~2015年4月在社区体检或治疗的130例II 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行传统的糖尿病社区管理;实验组采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糖尿病教育对患者进行系统支持,教育结束后,评价两组空腹血糖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差异。结果:实施教育6个月后,实验组在空腹血糖(FPG)的改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方面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 <0.05)。结论: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糖尿病社区管理,对于糖尿病社区控制的有效性具有显著作用。
作者:梁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0年以来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儿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认真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区皮肤护理、术后Ⅰ、Ⅱ期护理、扩张器埋植区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加以保护,防止外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扩张局部皮瓣时做好相应护理工作,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结果:本组40例患儿经治疗和相应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69个扩张器中外露和漏水各1例,无皮瓣坏死病例,皮肤功能恢复良好,外观、弹性、色泽俱佳。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非常的护理满意度为92.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道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五水头孢唑林钠和头孢唑林钠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头孢唑林钠药物治疗,为实验组患儿提供五水头孢唑林钠药物治疗,在一定周期后,对两组患儿的病症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咳嗽、流涕、发热及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减情况明显较好[对照组治疗效率为72.0%(36/50),实验组治疗效率为92%(46/50)],且治疗所需时长显著减少;另外,实验组患儿不良症状发生机率较低。两种药物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与头孢唑林钠相比,五水头孢唑林钠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更好,药物安全性较高,更适合用于临床医学治疗。
作者:李海玉;刘光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内分泌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内分泌类疾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挂插足患者在病房管理、患者管理等各方面的质量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6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1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促进内分泌护理工作的完善。
作者:靳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联合个体化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6.35±0.91)mmol /L,餐后2h 血糖(8.14±1.04)mmol /L,糖化血红蛋白(6.04±0.12)%,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糖浓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高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植骨融合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植骨融合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盛;李德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我院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收集我院门诊在2013、2014年开出的抗生素处方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消费金额排在前五位的抗生素种类为头孢西丁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肟钠、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有不合理处方234张,占总处方数的11.7%。结论:抗生素在门诊药房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加强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的规范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沈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的思路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给予对照组以 CCB 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观察组在联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病症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及脉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及脉压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邹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分析了单纯光疗法的研究进展,针对联合光疗法的研究进展对银屑病进行详细探究。
作者:雷晓琴;武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电动气垫床在腰椎手术老年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手术患者72例,按照顺序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电动气垫床,对照组患者未采用电动气垫床,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优良率100%,对照组皮肤优良率83.3%,P <0.05。观察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7%,P <0.05。结论:电动气垫床可减少腰椎手术老年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更好恢复。
作者:梅同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保证小儿的护理安全。方法:通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小儿静脉输液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安全隐患主要有护理因素、患方因素、患儿因素、药物因素等,从2011年元月医院采用 PDCA 循环进行管理,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和监控的对策,保障小儿输液的安全,小儿输液安全隐患明显降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D-CA 循环进行管理,有效的减少小儿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发生,确保小儿输液的安全,防范安全隐患。
作者:李妍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索护理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患者的佳措施。方法:本研究对259例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的患者实施医疗护理,包括相关功能训练,心理护理,实时对病情监测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健康宣教。结果:259例患者中,除去失访者,终随访241例,随访时间为六个月至三年,根据House -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分标准[1],达到一级恢复者168例,二级恢复者44例,三级恢复者19例,四级恢复者6例,五级恢复者4例,一级恢复者和二级恢复者共占总随访者的88%。结论:对颅脑创伤合并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面肌功能训练和围手术期护理,将大大提高患者面肌功能的恢复,降低面肌损伤致残率。
作者:杨琼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青霉素对尿干化学蛋白假阴性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干化学检测尿蛋白的住院患者78例,其中40例患者检测期间静脉滴注青霉素,其他38例患者未滴注青霉素。按照尿蛋白阳性程度将注射青霉素的40例患者分为+、2+,3+、4+四组,滴注青霉素剂量为400万 U、200万 U、100万 U、50万 U,用药前及用药后2h、4h、6h 分别采取新鲜尿液样本,采用干化学对尿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静脉滴注青霉素组患者干化学检测结果中阴性19例,阳性21例,镜检结果显示假阴性率为5.26%(1/19),而未静脉滴注青霉素组患者的干化学法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完全相符,假阴性率位0,两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注射青霉素400万 U 时四组患者出现结果降低及假阴性,6h 后消失;青霉素组患者假阴性率明显高于未注射青霉素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滥用大剂量青霉素可使患者的尿蛋白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严重影响。
作者:乔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ABO 溶血病患儿。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光疗时间与黄疽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24h,72 h 后复查,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症,能显著减轻黄疸的程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纱块隔离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后穿刺口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中的应用,减少术后压迫止血器并发症之一局部皮肤损害[1]的发生。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4月经桡动脉行 PCI 术后,穿刺口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冠心病患者1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纱块隔离组为研究组(n =73),常规压迫止血器组为对照组(n =70),观察2组局部皮肤损害、止血效果、拆除固定胶带的出现痛觉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局部皮肤损害、拆除固定胶带的痛感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纱块隔离应用于经桡动脉行 PCI 后穿刺口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在无影响止血效果的同时,可减少局部皮肤损害,减轻拆除固定胶带时病人的痛感。
作者:邓荔;付倩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沐舒坦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9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沐舒坦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48%,而对照组患者仅为78.26%,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沐舒坦和中药配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可以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武瑞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