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申慧娟

关键词:乳腺癌, PICC 置管,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抽选我院接受乳腺癌化疗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方式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后加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疗效。方法:78例脑卒中患者依据硬币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咽刺激、穴位按摩等中医康复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康复护理前,吞咽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存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吞咽能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9%,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鸿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临床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护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中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82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设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了健康教育掌握率、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平均住院天数,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使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宋原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验

    目的:探寻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药。方法:学习历代医家治法,总结自身临床经验。结果:对应临床急性期和慢性期总结出了两个组方较少,疗效较好的方药。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临床分期进行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明显。

    作者:廖咸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居家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应对措施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是尿毒症患者的三大替代治疗方法。近年来,因为腹膜透析具有很多重要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例如:可以保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易于贫血、高血压和肾性骨病等诸多方面的改善。其次,作为一种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的治疗方式,可以免去居所与医院之间的奔波,能够使患者真正回归家庭和社会,以及维持病人良好的生活质量。目前全国在透病例已达四万人,腹膜透析作为一种居家治疗,患者对各种突发状况的知晓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加强对腹透病人常见并发症的的宣教可使病人在家进行规范化腹膜透析,提高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从而降低腹膜透析退出率和病死率,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现将腹膜透析常见突发状况及其处理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孙水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伤口护理新进展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以及医学的日趋专业化与细分化,伤口护理随之产生。以下笔者将对伤口的护理措施加以综述。

    作者:董得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126例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 PFNA 内固定的患者,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皮牵引护理,术前健康指导,术后密切观察,保持正确体位,及时指导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生命征相对稳定,患者平稳安全地度过手术期。结论:高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卢巧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6例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宫颈癌76例,依照治疗方式差异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38例传统开腹术;余3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入组研究组。观察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少,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临床效果佳,出血少,并发症少,康复快,值得运用。

    作者:郭俊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麻醉方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芬太尼、丙泊酚辅助全凭静脉麻醉与椎管内静脉辅助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椎管内静脉辅助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前、气腹后20 min、放气后20 min 的 DBP、HR、SpO2及 SBP 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肌肉松弛度良好;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能满足所有腹腔镜手术的要求,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麻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羟甲唑啉滴鼻液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羟甲唑啉滴鼻液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慢性鼻炎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 =45)和观察组(n =45)。对照组给予羟甲唑啉滴鼻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为41.9%,明显低于对照组72.2%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羟甲唑啉滴鼻液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慢性鼻炎疗效可靠,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纱块隔离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止血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纱块隔离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后穿刺口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中的应用,减少术后压迫止血器并发症之一局部皮肤损害[1]的发生。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4月经桡动脉行 PCI 术后,穿刺口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的冠心病患者1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纱块隔离组为研究组(n =73),常规压迫止血器组为对照组(n =70),观察2组局部皮肤损害、止血效果、拆除固定胶带的出现痛觉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局部皮肤损害、拆除固定胶带的痛感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纱块隔离应用于经桡动脉行 PCI 后穿刺口使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在无影响止血效果的同时,可减少局部皮肤损害,减轻拆除固定胶带时病人的痛感。

    作者:邓荔;付倩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非药物分娩镇痛法对分娩的影响探讨

    分娩镇痛可以被分成药物镇痛及非药物镇痛两种,而非药物镇痛没有任何的药物作为依靠,是现阶段对婴儿以及产程安全的方法,既能够使躯体的疼痛被有效的减轻,还可以对产妇心理情感进行时刻的关注,而产妇也特别容易对其接受,该种方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大力提倡的镇痛技术。现在本文就对国内外具有的非药物镇痛法(主要包含导乐陪伴法、无痛分娩仪、按摩、体位减痛法、水疗和音乐减痛法等)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使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并使由于药物镇痛而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避免。

    作者:邱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数据集采器(PDA)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 PDA 应用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总结介绍医院及护理部分批对使用 PDA 的试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后统一发放使用后的效果评价。结果:该仪器不但优化了理过程,还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及质量,而且能做到在护理工作中避免发生医疗差错,还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PDA 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质量,还从中找到了新的护理管理思想与新的管理模式,加深护理管理内涵,并有效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作者:曾安娜;葛艳;徐玉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学影像教学中慕课、微课的应用

    结合微课、慕课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当前高校医学影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微课、慕课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张英俊;幸小亮;易文中;段绍毅;曾令容;薛峰;杨异;傅华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通过留样袋留取血液标本的潜在风险探讨

    目的:分析通过留样袋留取血液标本时,标本被稀释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改善血站血液标本采集工作,降低血液漏检风险,增强输血安全。方法:离心观察所收集的86例血液标本血浆颜色是否明显变化,并随机抽取带留样袋的血袋50套,收集并测定从静脉穿刺针到留样袋之间导管内的血液保存液含量。结果:8.14%的血液标本血浆颜色明显变淡;前端导管内存在血液保存液的血袋高达90%,血液保存液含量多的达1.50ml,平均血液保存液含量为0.62ml。结论:血站必须加强血袋和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生产厂家应对带留样袋的血袋进行工艺改良,以防止标本被稀释带来的输血传染性疾病漏检风险。

    作者:董伟;李跟友;莫黎;杨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纤支镜吸痰在食道癌术后预防气管切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纤支镜吸痰在食道癌术后预防气管切开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挑选我科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食道癌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统计样本分为 A、B 两组。其中55例作为实验组 A 实施纤支镜吸痰。另外55例作为对照组 B 不实施纤支镜吸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情况。结果:A 组患者均无气管切开,恢复较好,在住院时间,费用上均优于 B 组,而 B 组患者10人行气管切开。结论:纤支镜吸痰能有效预防食道癌术后气管切开。

    作者:林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设想

    作为医学上的一门形态科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学生的启蒙学科之一,是医学院学生进行医学学习的形态学基础。在教育改革形势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医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环节,其改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本文从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概述出发,研究探讨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设想原则及设想要点。

    作者:易志勇;马知元;易志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析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有效性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慢性宫颈炎的护理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宫颈管黏膜炎症和宫颈阴道部炎症,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以慢性宫颈炎多见。慢性宫颈炎治疗周期长,对此病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提高此病的治愈率。

    作者:余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安全性对照

    目的:本文通过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50),本组50患者均接受克拉霉素缓释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给予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6%,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相似,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进行适当的选择。

    作者:赵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时期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思考

    药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药品的生产质量问题是人们现阶段为关注的话题,会直接影响着药物的使用效果和人们的健康,社会中由于药品生产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制约着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应加强对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对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措施予以探索。

    作者:张亚洲;宋筱菡;王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