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眅
目的: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3月收治的74例小儿腹泻患者,对其腹泻病因进行分析,进一步针对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表现等各方面指标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指标进行总结探讨。结果:经过临床医护工作开展后,三天后所有患者的病情状况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有40例患者已经痊愈,剩下的34例患者治疗有效。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是(4.08±1.02)天,同时没有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症状。结论:小儿腹泻患者加强对其病情监测,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对于提升患者腹泻治疗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范新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四肢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调查研究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四肢创伤后发生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均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均进行骨折等损伤的相关手术治疗,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后3个月,本组患者治疗优秀率为62.50%,优良率达96.25%。结论:对于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系统的康复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李建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ABO 溶血病患儿。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光疗时间与黄疽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24h,72 h 后复查,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症,能显著减轻黄疸的程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通过留样袋留取血液标本时,标本被稀释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改善血站血液标本采集工作,降低血液漏检风险,增强输血安全。方法:离心观察所收集的86例血液标本血浆颜色是否明显变化,并随机抽取带留样袋的血袋50套,收集并测定从静脉穿刺针到留样袋之间导管内的血液保存液含量。结果:8.14%的血液标本血浆颜色明显变淡;前端导管内存在血液保存液的血袋高达90%,血液保存液含量多的达1.50ml,平均血液保存液含量为0.62ml。结论:血站必须加强血袋和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生产厂家应对带留样袋的血袋进行工艺改良,以防止标本被稀释带来的输血传染性疾病漏检风险。
作者:董伟;李跟友;莫黎;杨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有计划生育手术者25例,其中负压吸宫术者15例,宫内放置节育器者7例,有输卵管结扎术者3例,有计划生育手术史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的几率为71.43%,而无计划生育手术史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的几率为29.67%,二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上在行计划生育手术时,应该严格掌握手术指证,并加强健康教育,从而有效降低异位妊娠率。
作者:彭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结核丸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62例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其疗效。结果:62例患者经过积极,32例显效,20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5%。结论:初治涂阳肺结核的患者,辅以结核丸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张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是尿毒症患者的三大替代治疗方法。近年来,因为腹膜透析具有很多重要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例如:可以保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易于贫血、高血压和肾性骨病等诸多方面的改善。其次,作为一种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的治疗方式,可以免去居所与医院之间的奔波,能够使患者真正回归家庭和社会,以及维持病人良好的生活质量。目前全国在透病例已达四万人,腹膜透析作为一种居家治疗,患者对各种突发状况的知晓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加强对腹透病人常见并发症的的宣教可使病人在家进行规范化腹膜透析,提高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从而降低腹膜透析退出率和病死率,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现将腹膜透析常见突发状况及其处理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孙水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中的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病(Graves 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1年至2014年间就本院诊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病患者,对其临床病历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50例患者进行合理的临床综合治疗后,其中有47例患者血糖浓度呈现不同情况的下降,治疗前后血糖浓度差异显著 P <0.05,有3例患者经治疗无效后死亡,患者整体满意度良好。结论:糖尿病合并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当全面治疗,同时控制两种疾病的发展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网售处方药是一个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的举措,它对分流医院处方,降低药价,促进医改有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网售处方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处方药安全问题等等,这都将会阻碍网售处方药的实施。因此,本文将简要介绍网售处方药的一些政策,对其发展前期及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邬艳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礼仪是指护理职业形象,也是护理工作质量的外在表现,在整个护理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种优质的护理形象能够让患者对医院有好感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医院在社会上的口碑,为了做到优质的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是主要的影响条件之一。
作者:闫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心内科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下,病人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接受度也不断提高,再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是通过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室造影,右心导管,以及心内电生理等检查对疑似冠心病明确的诊断,自我院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至今,接受该手术患者的增长速度年均在30%左右[1],从2013年01月到2014年06月,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检查,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68例。
作者:胡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比较采用鼓膜置管术和鼓膜切开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前者采用的手术方式为鼓膜切开术,后者采用的手术方式为鼓膜置管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病程≤6个月的患儿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治愈率为55.4%,均小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治愈率为67.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病程>6个月的患儿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4%,治愈率为9.8%,均小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治愈率为29.5%),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远小于观察组(12.6%),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时,鼓膜置管术与鼓膜切开术相比虽然疗效良好,但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预后效果较差,临床医师应综合考虑患儿的病史、病情、病程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郝智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1,剖宫产时超过1000 m1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引起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护、及时处理和护理,才能降低其发病率,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贾晓峰;米娜瓦尔·阿不都吾甫尔;黄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对于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调查研究在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9月1日期间来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88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老年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评分为(11.2±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4.6)(P <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 <0.05)。结论:采用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联合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效果显著,明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利于患者预后,优势较大。
作者:张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急性的心肌梗死在出现之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以及发生的规律,并且对临床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心肌梗死的患者,对他们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统计心肌梗死发生之后患者心律失常通常的发病时间以及发病的例数。结果:在患者出现急性的心肌梗死之后,凌晨五点至下午四点这段时间患者心律失常的现象发生的通常比较多,而下午五点之后一直到凌晨四点这段期间心律失常现象发生得比较少。结论:研究显示,心肌梗死之后患者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易发生时段的护理力度和观察力度,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意外事件。
作者:周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结石取出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并随访1年,观察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结石取出率100.0%。手术时间(70.3±10.4)min;术中出血量(22.7±6.9)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5.4±6.5)h;住院时间(5.4±1.7)d。随访1年,无结石复发病例,且无尿漏、输尿管切开处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手术方式,取石率高,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光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疾病预防控制的人力资源是疾病预防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前提条件。增强疾病控制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公共医疗卫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服务效率,让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同时还可以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培训工作与管理措施,分析了一些现存的工作难点,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当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急性肾衰竭指的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的情况。小儿急性肾衰竭属于儿科临床危重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死亡率很高。小儿急性肾衰竭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挽救患儿的生命,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明确小儿急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并从多方面分析其治疗情况。
作者:孙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娩镇痛可以被分成药物镇痛及非药物镇痛两种,而非药物镇痛没有任何的药物作为依靠,是现阶段对婴儿以及产程安全的方法,既能够使躯体的疼痛被有效的减轻,还可以对产妇心理情感进行时刻的关注,而产妇也特别容易对其接受,该种方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大力提倡的镇痛技术。现在本文就对国内外具有的非药物镇痛法(主要包含导乐陪伴法、无痛分娩仪、按摩、体位减痛法、水疗和音乐减痛法等)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使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并使由于药物镇痛而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避免。
作者:邱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根据亲自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经验,总结出编者经验,供业内人员参考。方法:在积极治疗支气管肺炎的同时,给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根据患儿治疗结果总结出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好方法。结果:95例患儿经护理均顺利治愈出院,5例住非本地患儿病情好转后也已经转回当地治疗。结论:儿科护理工作者除了自身能够熟练掌握一般药物的使用、护理、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出院指导各方面的护理知识,还能与家属有良好配合,能使患儿身心更顺利地康复。
作者:杨梦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