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1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体会

贾晓峰;米娜瓦尔·阿不都吾甫尔;黄凤兰

关键词:产后出血, 预防, 护理
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1,剖宫产时超过1000 m1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引起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护、及时处理和护理,才能降低其发病率,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开展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评分(86.54±5.92)分,血糖控制情况评分(79.37±5.11)分,饮食习惯评分(85.26±6.28)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8.79±5.49)分,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佘浪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网售处方药的利与弊

    网售处方药是一个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的举措,它对分流医院处方,降低药价,促进医改有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网售处方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处方药安全问题等等,这都将会阻碍网售处方药的实施。因此,本文将简要介绍网售处方药的一些政策,对其发展前期及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邬艳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前干预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讨论分析产前干预对降低产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接诊的580例待产孕妇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检及常规临床护理方式,对实验组孕妇进行孕期知识讲解,待产期心理疏导,分娩过程讲解和指导等方式进行产前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药物引产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和药物引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妊娠期综合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对产妇进行综合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其心理焦虑,有助于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降低妊娠期综合症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余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引流腹水的护理体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引流腹水的护理。方法:对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腹水。结果:置管成功率100%,除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的拔管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腹水能减轻身心痛苦,使生活质量极大提高,同时节省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文花;陈琴仙;任珠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ABO 溶血病患儿。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光疗时间与黄疽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24h,72 h 后复查,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症,能显著减轻黄疸的程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更正声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关于护理礼仪对护理职业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院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礼仪是指护理职业形象,也是护理工作质量的外在表现,在整个护理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种优质的护理形象能够让患者对医院有好感的同时还能够加强医院在社会上的口碑,为了做到优质的护理工作,护理管理是主要的影响条件之一。

    作者:闫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数据集采器(PDA)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

    目的:探讨 PDA 应用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总结介绍医院及护理部分批对使用 PDA 的试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后统一发放使用后的效果评价。结果:该仪器不但优化了理过程,还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及质量,而且能做到在护理工作中避免发生医疗差错,还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PDA 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工作的效率质量,还从中找到了新的护理管理思想与新的管理模式,加深护理管理内涵,并有效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作者:曾安娜;葛艳;徐玉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羟甲唑啉滴鼻液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羟甲唑啉滴鼻液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慢性鼻炎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 =45)和观察组(n =45)。对照组给予羟甲唑啉滴鼻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通窍鼻炎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为41.9%,明显低于对照组72.2%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羟甲唑啉滴鼻液联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慢性鼻炎疗效可靠,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朱雪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情况,并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手术平均时间为(1.4±0.2)h,术中出血量为(53.1±15.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4±1.2)d,所有患者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均得到康复出院。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操作过程中,采取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吴炎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收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 E2水平均有改善,但相对来说观察组改善情况更明显,且两组差异较大(P <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通过中医活血化瘀法能够促进患者症状的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鑫;刘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我院护理质量管理

    目的: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的探讨,显示护理质量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护理质量管理知识得到进一步地探讨和学习,其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彰显。结论:较高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是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的奠基石。

    作者:华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对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对牙体牙髓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100例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将这100例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50例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50例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实验组的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其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存在优势,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100.0%)明显大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84.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体牙髓科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倩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麻醉方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芬太尼、丙泊酚辅助全凭静脉麻醉与椎管内静脉辅助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椎管内静脉辅助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前、气腹后20 min、放气后20 min 的 DBP、HR、SpO2及 SBP 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肌肉松弛度良好;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能满足所有腹腔镜手术的要求,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麻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五官科教学中病案教学法的作用

    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中,病案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此方法之下,能够推动与发展医学教育的改革、推广、应用。通过病案教学法,在学习兴趣以及动力方面能够对学生起激发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逐步的形成一种临床思维的能力,后能够使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实现统一。为了更好的把病案教学法推广到五官科的课堂中,则需要认清病案教学法在五官科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刘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与对策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境障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精神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以第二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十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为判定依据,分析判断患者的心境障碍发生情况。结果:经诊断,300例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境障碍。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心境障碍的概率较大,因此在住院期间应及时采取相关对策,缓解患者的心境障碍。

    作者:王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

    目的:分析糖尿病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科接收治疗的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者26例,占81.3%,对照组中血糖恢复至正常者15例,占46.9%。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患儿中符合5项诊断标准的30例,将30例随机分成干扰素组15例和病毒唑组15例。两组均给予头孢菌素,行止咳平喘、雾化吸入、吸痰、吸氧等对症处理,采集患儿的标本(入院12~16小时之间进行)后,对照组静脉点滴10mg/kg 的病毒唑,治疗5天,治疗组肌肉注射100万单位 INF -α,治疗3天。住院期间两组患儿均行胸部 X 片检查,通过多功能监护仪与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血氧饱和度、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肺部哮鸣音、喘憋和咳嗽的消失时间均较短,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大剂量干扰素可以将肺内的 RSV 清除,显著改善呼吸困难症状,缩短吸氧时间,而且没有引起骨髓移植、发热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检验设备的使用管理探讨

    临床检验泛指为由临床实验室或者是检验科为临床医学提供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工作和项目的结果,用于疾病的诊断,检验临床设备就是为了临床检验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下去,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和检验结果,临床检验设备的使用管理又包括从安装到维修一系列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检验的数据不准确,就会给病人乃至医院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临床检验设备的使用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检验设备使用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王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和评价。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2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且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上结合雾化吸入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17%,前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在治疗过程中和雾化吸入匹多莫德的治疗方式相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