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分析

张著贤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肱骨干骨折,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成三个小组,每组40例患者,对其采用口服中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放置外固定支架等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接受以上治疗方法,12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中,77例恢复情况为优,37例恢复情况为良,5例恢复情况为差,优良率高达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的方法具有安全便捷、见效快、疗效好、治疗时间短等优势,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室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恢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室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VC、FEV1、MMEF、PEF、FEV1/FVC 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重症监护室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部功能,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青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麻醉方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芬太尼、丙泊酚辅助全凭静脉麻醉与椎管内静脉辅助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椎管内静脉辅助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前、气腹后20 min、放气后20 min 的 DBP、HR、SpO2及 SBP 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稳定性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肌肉松弛度良好;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能满足所有腹腔镜手术的要求,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麻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实施胆囊手术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胆囊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粘连的发生率及其他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率分别为7.4%和61.1%,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的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的比较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选择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后的肠粘连发生率显著降低,对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居继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柞水县2010年中小学生常见病调查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柞水县中小学校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患病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习阶段的在校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5520人,常见病2570人,占46.56%。其中视力低下占33.44%、龋齿占5.47%、HBsAg 阳性占4.49%、甲状腺肿大占2.01%,且视力低下患病率随着学龄段的升高而成上升趋势。结论:我县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严峻,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指导,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降低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

    作者:胡凤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关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者均使用降糖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社区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空腹、餐后2h 血糖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疗效显著。

    作者:曹美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0例四肢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治疗四肢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调查研究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1日期间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四肢创伤后发生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均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均进行骨折等损伤的相关手术治疗,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后3个月,本组患者治疗优秀率为62.50%,优良率达96.25%。结论:对于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系统的康复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优良率。

    作者:李建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引流腹水的护理体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引流腹水的护理。方法:对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腹水。结果:置管成功率100%,除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的拔管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腹水能减轻身心痛苦,使生活质量极大提高,同时节省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文花;陈琴仙;任珠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特点和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分析了我科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共90例老年骨病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在90例患者中只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6%,远低于本科室早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结论:护士通过细致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老年骨病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春艳;张桂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研究

    目的:分析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妇科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2014年的工作中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比分析2013年和2014年妇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2014年妇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护理人员和患者两方面因素,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可有效控制护理风险事件。

    作者:徐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的临床分析及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的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n =35例)和对照组(n =35例),对于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变化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抗精神病药所致体重增加。

    作者:闫淑君;赵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退休居民健康体检中常见突发疾病的护理对策

    目的:总结在退休居民健康体检中常见突发疾病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4年1~12月我市社保处组织的在我院年度体检的退休员工3813人在体检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疾病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受检者多安全离院。结论:针对退休居民健康体检中常见的突发疾病制订的护理对策是有效的。

    作者:汤秀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应用于临床诊断学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应用于临床诊断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引入到临床诊断学的教学中,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临床诊断学授课过程中引进场景式 CBL 教学方案后,学生在临床诊断学考试中,平均考试成绩为(83.2±9.2)分,高于传统授课时的平均成绩(56.8±1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诊断学的授课效果反馈良好,大部分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对临床诊断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论: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应用于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学生接受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纯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种类头孢类药物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成本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肺炎采用不同种类头孢类药物治疗效果及成本。方法:本次共选择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头孢噻肟钠(安万特)(A 组,n =40)、头孢呋辛(n =40)、头孢哌酮舒巴坦钠(C组,n =40)、头孢他啶(D 组,n =40)治疗效果、成本进行比较。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2.5%,B 组总有效率为90%,C 组总有效率为87.5%;D 组总有效率为85%,A 组即头孢噻肟钠(安万特)效果为显著,但各组无明显差异(P >0.05)。成本方面,C 组即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低,后为 A 组、D组、B 组,故在药效保证的情况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可相对减轻经济负担。结论:通过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不同种类头孢类药物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临床用药时需对患者具体情况、作用特点、药品价格综合考虑,以选择为理想的方案,达到有效、安全、经济用药。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完善医疗保障模式

    本文结合医院医疗工作的实际,分析了新形势下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明确了落实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对医院从单一医疗型向"预防-医疗-保健"一体化模式发展过程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进行了探讨。

    作者:何泽;安域;林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用于临床治疗脑梗塞的随机对照分析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在脑梗塞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8例脑梗塞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和对照组(右旋糖酐),各49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9.59%,两组比较,P =0.0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分为(10.32±4.52)分,较对照组的(16.27±6.53)分低,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应用于脑梗塞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朱宝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利用妇幼保健机构实现早教普及化探讨

    良好的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潜力挖掘,发展早教事业对孩子、家庭乃至整个民族都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早教事业存在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收费昂贵、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妇幼保健机构的优势,建立早教培训指导中心,发展公益性早教,进行早教普及化的观点。通过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早教监管、父母家庭育儿辅导培训、远程在线辅导、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建立教育档案等多种措施,推进公益性早教事业的发展,惠及整个社会。

    作者:史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肌酐、钾离子和钠离子含量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肌酐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钾离子和钠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斌;冯文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议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中医康复护理疗效。方法:78例脑卒中患者依据硬币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咽刺激、穴位按摩等中医康复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康复护理前,吞咽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存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吞咽能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9%显著高于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9%,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鸿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修复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修复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h、24h 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疗效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较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红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0例白癜风患者的门诊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的门诊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白癜风病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干预护理工作。结果:病患的健康知掌握情况有明显提高,其负性情绪得到缓解,通过调查能够看出,有38例病患对服务感到满意。满意率达到了95%。这在根本上说明了对病患使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对病患使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病患的不良情绪加以纠正,并将病患配合治疗的意愿加以提升,加强病患的治疗信心,令其保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

    作者:史亚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