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包填塞的观察及护理进展

王正坤

关键词:心脏介入治疗, 心包填塞, 护理
摘要:回顾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PCI 术等并发心包填塞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提出任何心脏介入性操作都可引起心包填塞,可发生在术中或延迟发生,迟发生在术后72小时,因此术后三天是重点观察的时间段,发生突然,进展迅速,若不能及时识别和有效抢救,将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观察,提高风险意识,主动询问病人有无不适,重视病人的主诉,早期识别和果断处理并积极护理施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五水头孢唑林钠与头孢唑林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五水头孢唑林钠和头孢唑林钠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头孢唑林钠药物治疗,为实验组患儿提供五水头孢唑林钠药物治疗,在一定周期后,对两组患儿的病症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咳嗽、流涕、发热及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减情况明显较好[对照组治疗效率为72.0%(36/50),实验组治疗效率为92%(46/50)],且治疗所需时长显著减少;另外,实验组患儿不良症状发生机率较低。两种药物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与头孢唑林钠相比,五水头孢唑林钠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更好,药物安全性较高,更适合用于临床医学治疗。

    作者:李海玉;刘光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回新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回新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用西药维酶素治疗,观察组用回新汤加减治疗。结果:胃镜下粘膜改善状况总有效率:观察组86%、对照组65.22%,中医证侯总有效率:观察组84%、对照组60.87%,病理总有效率:观察组76%、对照组54.3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回新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任燕怡;马悦;钟文;李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封闭式负压吸引 VSD 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外科皮肤缺损及皮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展 VSD 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并总结 VSD 护理的相关体会。结果:(1)观察组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7.65±1.53)d,平均住院时间为(9.33±1.2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因合并有糖尿病,切口愈合不理想,后经对症治疗于2周后痊愈出院,发生皮肤缺损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发生皮肤缺损3例,皮肤感染1例,褥疮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护理中开展 VSD 治疗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可以将创面与细菌隔离,减少创口感染风险,提高患者治疗与切口愈合效果。

    作者:唐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时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54随机分成三组各40例。A 组进行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B 组为活跃期硬膜外分娩镇痛,C 组为未镇痛自然分娩。分析三组不同时机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以及母婴的影响。结果:A 组接入镇痛泵的临床效果优于其他两组为(1.6±0.5)分;宫颈口扩张的速度快为(4.1±0.7)min;活跃期的时间短为(127.9±62.1)min。结论:采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加快了宫颈口扩张的速度,缩短了活跃期的时间。

    作者:祁雪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8例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列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患沟通与人性化护理

    随着现代医院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意识、经济意识、法律观念及维权意识都不断增强,对护理质量的期盼、对护理人员的期许提出来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那么,护患之间如何进行良好的沟通就随之提到了一个高度。护患沟通与人性化服务也随之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植入了我们的心中。

    作者:唐乘娇;姚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关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者均使用降糖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社区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空腹、餐后2h 血糖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社区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疗效显著。

    作者:曹美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非药物分娩镇痛法对分娩的影响探讨

    分娩镇痛可以被分成药物镇痛及非药物镇痛两种,而非药物镇痛没有任何的药物作为依靠,是现阶段对婴儿以及产程安全的方法,既能够使躯体的疼痛被有效的减轻,还可以对产妇心理情感进行时刻的关注,而产妇也特别容易对其接受,该种方法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大力提倡的镇痛技术。现在本文就对国内外具有的非药物镇痛法(主要包含导乐陪伴法、无痛分娩仪、按摩、体位减痛法、水疗和音乐减痛法等)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使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并使由于药物镇痛而出现的不良反应能够得到有效避免。

    作者:邱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计划生育手术与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有计划生育手术者25例,其中负压吸宫术者15例,宫内放置节育器者7例,有输卵管结扎术者3例,有计划生育手术史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的几率为71.43%,而无计划生育手术史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的几率为29.67%,二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计划生育手术是导致异位妊娠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上在行计划生育手术时,应该严格掌握手术指证,并加强健康教育,从而有效降低异位妊娠率。

    作者:彭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特点和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分析了我科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共90例老年骨病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在90例患者中只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6%,远低于本科室早期的并发症发生率。结论:护士通过细致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老年骨病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春艳;张桂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与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的人力资源是疾病预防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前提条件。增强疾病控制人员的培训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公共医疗卫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服务效率,让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同时还可以保障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人员培训工作与管理措施,分析了一些现存的工作难点,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当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病例分析

    1.病例资料患者,男,85岁,主因喘憋4年,加重2天于2014年12月19日入院。患者既往曾多次因胸闷、心慌、气短入院治疗。此次于2014年12月6日晚8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5℃,伴咳嗽,无咳痰,有双膝关节疼痛,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好转,于12月13日出院。12月17日患者着凉后出现喘憋,咳嗽、咳痰,无发热、咯血、胸痛等症状,收入监护室,予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感染治疗,后因体温较高,改为亚胺培西司他丁钠、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同时予抗纤维化、祛痰治疗,期间体温高39℃。于12月19日转入呼吸科进一步治疗。

    作者:徐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结石取出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并随访1年,观察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结石取出率100.0%。手术时间(70.3±10.4)min;术中出血量(22.7±6.9)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5.4±6.5)h;住院时间(5.4±1.7)d。随访1年,无结石复发病例,且无尿漏、输尿管切开处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手术方式,取石率高,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光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体会以及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60例患者组使用特殊及消化内科综合治疗,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手术方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病情缓解度。结果:在实验组经过内科治疗之后,实验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说明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符合当代医疗理念的要求。结论:内科综合治疗对于重症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

    作者:颜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肺结核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

    肺结核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当人的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就会被传染上,从而患上结核病,所以我们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是我们维持身体健康状态的基础。肺结核患者则更需要注意饮食的搭配,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干预

    目的:讨论人文关怀对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干预效果,观察人文关怀对围手术期病人的指导作用。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的胃肠外科病人护理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病人采取人性化关怀模式对病人提供身心、生活方面全方位的护理干预。结果:采取人性化关怀模式干预的病人在应对手术的心态,对疾病的认知,以及对术后的注意事项,手术之后观察和自身感受的重点都比一般的常规护理的病人要清楚,病人在术前和术后的心态方面都明显优与一般护理常规下病人的心态。结论:人文关怀在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实在必行。

    作者:杨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安全性对照

    目的:本文通过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50),本组50患者均接受克拉霉素缓释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给予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6%,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相似,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进行适当的选择。

    作者:赵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观察并分析妇科门诊手术室中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的防范对策,也即加强感染的全面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无菌制度以及加强对各种器械以及废弃物的管理等。结果:全面落实上述对策后,我院妇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在妇科门诊手术室内全面地加强感染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彭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激励理论提高医院职工素质的运用

    运用激励理论,建立责任激励,声誉激励、培训激励,参与激励等方面的制度,不断创新医院职工素质培养的途径。

    作者:邓芳文;吴四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以自愿为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5%、7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杨仲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