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目的:观察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患儿中符合5项诊断标准的30例,将30例随机分成干扰素组15例和病毒唑组15例。两组均给予头孢菌素,行止咳平喘、雾化吸入、吸痰、吸氧等对症处理,采集患儿的标本(入院12~16小时之间进行)后,对照组静脉点滴10mg/kg 的病毒唑,治疗5天,治疗组肌肉注射100万单位 INF -α,治疗3天。住院期间两组患儿均行胸部 X 片检查,通过多功能监护仪与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血氧饱和度、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肺部哮鸣音、喘憋和咳嗽的消失时间均较短,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大剂量干扰素可以将肺内的 RSV 清除,显著改善呼吸困难症状,缩短吸氧时间,而且没有引起骨髓移植、发热等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且在我站建立慢病档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建档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高血压护理常规,研究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社区高血压护理干预。评价护理前和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
作者:顾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我院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规范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随机收集我院门诊在2013、2014年开出的抗生素处方2000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生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消费金额排在前五位的抗生素种类为头孢西丁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唑肟钠、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有不合理处方234张,占总处方数的11.7%。结论:抗生素在门诊药房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加强门诊药房抗生素用药的规范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保障。
作者:沈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当前急诊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本文从急诊科工作环境、急诊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急诊科服务的特色、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语言艺术等角度探讨了急诊护士如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夏彩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在社区成立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按照《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实践(糖尿病)》课程进行规范化培训,探索慢病自我管理小组在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中的意义。方法:从本中心管辖的花山湾社区中选出在三甲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120名,年龄从35到75,首先进行相关体检,然后把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人。第一组又分为三个小组,每组20人,按课程要求进行规范化培训。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在社区进行常规指导和治疗。一年后再次体检,将管理前后两次体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参加慢病小组培训的60例2型糖尿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规范化治疗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自我管理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率等项目,均比常规管理组明显升高。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社区成立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有助于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率和达标率,是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凌;朱琛平;陈南静;杨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良好的早期教育能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潜力挖掘,发展早教事业对孩子、家庭乃至整个民族都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早教事业存在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收费昂贵、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妇幼保健机构的优势,建立早教培训指导中心,发展公益性早教,进行早教普及化的观点。通过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早教监管、父母家庭育儿辅导培训、远程在线辅导、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建立教育档案等多种措施,推进公益性早教事业的发展,惠及整个社会。
作者:史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盆炎净颗粒联合抗生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采用口服盆炎净颗粒和抗生素联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52例、痊愈率80%、显效7例、显效率10.76%、有效3例、有效率4.62%、无效3例、无效率4.62%、总有效率95.38%。结论:盆腔炎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滕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和右旋糖酐在脑梗塞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98例脑梗塞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和对照组(右旋糖酐),各49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79.59%,两组比较,P =0.0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分为(10.32±4.52)分,较对照组的(16.27±6.53)分低,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联合右旋糖酐应用于脑梗塞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朱宝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动脉瘤夹闭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在颅内动脉夹闭术后对照组进行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和药物治疗。实验组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不同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内脑血管痉挛人数10例。脑梗塞人数5例。有脑积水症状患者6例。对照组组患者内脑血管痉挛人数由20例。脑梗塞人数12例。有脑积水症状患者11例。经住院恢复治疗后,恢复情况比较理想的有45例。对照组恢复较为理想的有32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他并发症发病人数分别为4例,5例。P >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对抑制内脑血管痉挛、治疗脑梗赛,脑积水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再动脉瘤夹闭术后持续应用腰大池引流来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
作者:谭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对1例膀胱癌术后造口尿酸结晶的患者,给予全身抗感染、酸化尿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经过7d 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发红,尿液清亮、尿臭味消失。及时的救治,心理干预、全面的健康指导、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雪庆;黄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白癜风患者的门诊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白癜风病患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干预护理工作。结果:病患的健康知掌握情况有明显提高,其负性情绪得到缓解,通过调查能够看出,有38例病患对服务感到满意。满意率达到了95%。这在根本上说明了对病患使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对病患使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病患的不良情绪加以纠正,并将病患配合治疗的意愿加以提升,加强病患的治疗信心,令其保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
作者:史亚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尿潴留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骨科手术7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情况及膀胱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Ⅰ级15例(38.46%),Ⅱ级20例(51.28%),Ⅲ级4例(10.26%),尿潴留情况发生4例(10.26%);对照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为Ⅰ级9例(23.08%),Ⅱ级19例(48.72%),尿潴留情况发生11例(28.2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尿潴留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尿潴留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膀胱功能,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荣瑾;郭开今;李洪伟;张小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 PICC 置管后治疗的428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类型及发生原因,并探讨临床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428例 PICC置管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有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导管脱落、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4%。结论:肿瘤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类型较多,发生原因较为复杂,针对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施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大剂量奥美拉挫治疗消化性溃疡与消化道出血合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患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将80例资料分为常规组和大剂量组,常规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常规剂量,大剂量组给予患者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大剂量组,P <0.05;服药后出血停止时间大剂量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且大剂量组患者溃疡恢复愈合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可快速缓解溃疡情况,缩短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为医学上的一门形态科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学生的启蒙学科之一,是医学院学生进行医学学习的形态学基础。在教育改革形势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医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环节,其改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本文从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概述出发,研究探讨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设想原则及设想要点。
作者:易志勇;马知元;易志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 DR 胸部摄影和 HKV 在尘肺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近期需诊断的疑似尘肺患者100例 DR 胸部摄影和 HKV 摄片影像学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DR 胸部摄影和 HKV 两种检查方法的各种阴影显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DR 胸部摄影和 HKV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基本保持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DR 胸部摄影的一级优片率显著高于 HK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R 胸部摄影在尘肺疾病中诊断价值优于 HKV,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小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小切口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髓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髓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即使用 pFNA 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出血量上均比对照组患者即接受 DHS 方法治疗有优势,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患者的低,且各项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 pFNA 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短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42例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情况,并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非常顺利,手术平均时间为(1.4±0.2)h,术中出血量为(53.1±15.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4±1.2)d,所有患者未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均得到康复出院。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操作过程中,采取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和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吴炎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提高手卫生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观察并记录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和依从性;随机采集外科手和卫生手棉拭子样本行菌落培养。结果:2010年-2014年间该院医生、护士和护工手卫生依从性分别由27.1%、29.8%和18.4%上升至53.8%、67.3%和32.5%。调查期间,医务人员不同时机的手卫生执行率存在差异,但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调查共采集卫生手样本571份、外科手样本376份,合格率分别为76.4%和92.6%,护士的卫生手合格率显著高于医生和护工(P <0.01)。结论: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需针对岗位特点进一步加强培训以便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
作者:张胜;卢小莲;吴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中,病案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此方法之下,能够推动与发展医学教育的改革、推广、应用。通过病案教学法,在学习兴趣以及动力方面能够对学生起激发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逐步的形成一种临床思维的能力,后能够使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实现统一。为了更好的把病案教学法推广到五官科的课堂中,则需要认清病案教学法在五官科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刘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