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陈泰康

关键词:补片, 腹股沟疝修补术, 应用, 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巴德补片,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对比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5.08±1.45)min 和(3.66±0.76)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91±1.67)min 和(5.16±0.07)d(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例数和复发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间我院62例高血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31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降压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等护理,研究组在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后,除生理功能和躯体痛疼外,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确保高血压护理效果的延续性,强化护理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畅特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药物治疗118例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并观察药物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的118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抗病毒、抗炎的基础上予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腹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疗效显著,可见药物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广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镜内环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鞘膜积液患者共5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12±1.05)d,并发症发生率为7.4%,满意度为96.3%,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腔镜内环结扎手术的小儿鞘膜积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龙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FNA 内固定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两组,观察记录相关指标,研究了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上差异 P =0.033,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NA 内固定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优良。

    作者:何跃文;葛坤坤;郜建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需求及避孕方法选择状况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初产妇在哺乳期对于避孕知识的需求以及相关避孕方法的选择来对初产妇进行科学合理的避孕知识指导。方法:对280例初产妇进行避孕知识的需求以及相关避孕方法的横断面研究。结果:280例初产妇中,71.4%的初产妇认为在哺乳期进行避孕很重要,68.9%的初产妇认为了解科学合理的哺乳期避孕知识非常重要;产后选择避孕方法中宫内节育器和避孕套为多见,分别占42.1%和43.2%。在初产妇避孕知识得分上,高中以上文化显著高于初中文化及以下产妇(P <0.05);城市初产妇显著高于农村初产妇(P <0.05);自然分娩组产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产妇(P <0.05)。结论:初产妇在哺乳期对于避孕知识的了解普遍较低,且具有较高的需求,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宣教,指导初产妇选择合理的避孕方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14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1%(67/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指导广泛推广。

    作者:马骄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96例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研究对象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了解所有研究对象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制定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96例研究对象共有18例因为自身免疫力低、饮食不得当、用药不合理等因素发生低血糖反应。18例低血糖反应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悉心护理均有好转或改善。结论: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低血糖反应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避免和减少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更有效的康复。

    作者:韩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就乳腺癌患者运用紫杉醇的用药观察及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运用紫杉醇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观察及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晚期乳腺癌病患,所有患者均运用紫杉醇治疗,其中2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外25例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就乳腺癌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干预,其能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且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顾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西药房如何增强管理和避免药患纠纷

    目的:探讨西药房发生药患纠纷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5月我院登记的120例药患纠纷,将药患纠纷的内容进行归纳和分类,分析出现纠纷的原因。结果:在120例药患纠纷中,主要的原因包括医师、药师、患者、退药以及药品因素等。结论:药师要耐心地对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完善药房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药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穴位埋线医治支气管哮喘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结合通常法与通常法医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选用随机分组对比法,将哮喘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各50例,实验组选用穴位埋线结合通常法医治,对比组选用通常法医治。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对比组总有效率84%,P <0.05。实验组医治效果优于对比组。结论:穴位埋线结合通常法医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优于通常法医治。

    作者:顾桂英;郭慧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统筹方法在接台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一个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医院手术室的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所有外科科室的整体工作效率,充分地节约时间和利用时间,充分的利用资源和开发资源,这是所有成功者的诀窍。方法:本文将统筹方法应用到外科手术中,是优化办事效率的工作方法。结果:应用于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论:每个医院外科手术运转是否高效,虽然取决于诸多因素,但是作为手术室护士,除了个人知识与经验外,有一个超常的思维是必不可少的,统筹方法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对我们的工作是不无裨益的。

    作者:栗光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80例腹股沟疝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 =50,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对照组(n =30,Bassini 疝修补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目的:分析探讨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使用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巴德补片,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对比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5.08±1.45)min 和(3.66±0.76)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91±1.67)min 和(5.16±0.07)d(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例数和复发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泰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护理缺陷与对策

    随着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护理人员在工护理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加大。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和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护理缺陷,以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的落实,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而护理交接班作为护理核心制度之一既是对本班患者病情的总结,也是对当班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概括的评价,同时为下一班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因此只有交的清楚,接的明白,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保保质保量的完成临床护理工作。因此如何规范交接班制度,完善交接班内容,提高交接班质量,是确保临床护理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环[1]。

    作者:韦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手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00例行阑尾手术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阑尾手术,实验组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主要从手术平均时长、住院时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开腹阑尾手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更理想,患者手术平均时长、住院时长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P <0.05)。结论: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提升安全系数,同时有利于降低患者创伤面积,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俊;黄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5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TC、TG、HDL -C、LDL -C 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经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TC、TG、LDL -C 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HDL -C 升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较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更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远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究慢性乙肝患者对核甘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慢性乙肝患者对核甘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总结提升慢性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治疗方法。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河南省长葛县人民医院2013年06月至2015年06月收取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病情状况、性别、药物种类、年纪、经济条件以及文化程度等信息,并予以核苷类药物治疗,观察不同的影响条件下慢性乙肝患者对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入选患者中,59例(59.00%)慢性乙肝患者对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偏好,41例(41.00%)慢性乙肝患者对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偏差。结论:一般而言,慢性乙肝患者对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通常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临床诊治中,临床医师需以患者病情状况、临床信息为出发点,予以个性化治疗,从而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李留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行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行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诊治的110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予酮替芬+舒利迭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 ACT、SFAR、MOS -HIV 及主要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显著,且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行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绿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病案管理与医患矛盾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机构病案管理的不满的分析,了解医疗机构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病案的私密特性和相关保密规定制定相应对策,加强病案管理,预防医患纠纷,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病案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作者:金燕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以甲硝唑栓剂为治疗药物,观察组在予以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栓剂的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他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阴道清洁度和阴道 pH 值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提高阴道清洁度,改善阴道 pH 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