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疏肝化瘀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胁痛33例总结

陆原;陈庆;邵铭;陆洁莹;张耀云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穴位贴敷, 胁痛, 疏肝化瘀方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化瘀方穴位贴敷活疗慢性乙型肝炎胁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肝郁脾虚证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保肝降酶对症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疏肝化瘀中药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在腹部症状、情感、焦虑等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疏肝化瘀方穴位贴敷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胁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7例总结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30例单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 +PR)为59.6%,而对照组仅为4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满意.

    作者:曾普华;郜文辉;蒋益兰;蔡美;潘敏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肾主骨的内涵探微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是妇女退行性病变之一,多发生绝经后5~10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易发生骨折(常见脊椎压缩性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等.本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人体整体的衰老是PMOP发生的根本原因,但目前仍然只能是从某些环节上来认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并且根据我们对这些环节发病机理的认识来指导药物的具体应用.如果能在采用针对一些病变环节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的整体调整性治疗,就可以将中西医两者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对PMOP与“肾主骨”理论的研究,有利于通过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提高疗效,也能促进我们对中医“肾”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作者:范琳燕;陈劲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平阳降压方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0例总结

    目的:观察平阳降压方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本病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血压、血清抵抗素的变化,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 05);且治疗组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 05);同时治疗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阳降压方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明显.

    作者:肖长江;宁阳根;刘昭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概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病因病机至今尚未阐明的、血小板减少性的血液病,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难治性ITP(RITP)指一线治疗和脾切除无效,或需较高剂量的强的松才能维持安全的血小板水平的患者,约占ITP患者的11% ~35%[1].寻求治疗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现笔者将其有关中医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谭晶;蒋文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还少丹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生物分子交联损伤的研究

    祖国医学对衰老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论述,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以人体脏腑物质功能为基础的反映.人体由盛到衰,主要是肾的盛与衰.还少丹组方中何首乌补肝肾,肉苁蓉补肾阳,熟地补肾阴,兼以人参、山药健脾益气,故该方以补肾壮元阳为主,兼以健脾益气,调节阴阳气血来延缓衰老[1].本文欲观察还少丹水煎液对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交联损伤的影响,为探讨还少丹水煎液延缓衰老的效果和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梅;刘群良;谭峰;程莉娟;范婧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蒋兴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乙肝与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等重症肝病关系颇为密切,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本病属于中医“肝着”、“胁痛”、“黄疸”等范畴.吾师蒋兴磊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尤擅长肝病的诊治,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绍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本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而对照组仅为68.75%,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彭罡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总结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莫沙比利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P<0.05.结论: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蒋士生;周兵;黄亚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轻重悬殊,病变缓慢发展,终将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疾病[1].一旦发病,患者往往表现出神经高度紧张、焦虑、恐惧、失眠、食欲不振,心理压力增大.为了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情绪状态,调节和控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笔者对在本院住院并诊断为慢性肾炎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了心理干预,并通过自身对照的方法评价其心理干预对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之一,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08年6月~2010年10月对收治的40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采用了良好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加强情志及饮食方面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房菊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外伤性腓总神经损伤32例

    腓总神经损伤多伴有下肢骨折,尤其是腓骨颈骨折,临床上有时只重视骨折的治疗,而忽视了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此类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笔者于2002年10月~2010年12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外伤性腓总神经损伤患者3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新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承气汤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的应用体会

    笔者自2009年5月~2011年5月采用大承气汤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12h的患者50例,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用肥皂水清洁洗肠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按人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8 ~69岁,平均55岁;病程30天~5年,平均360天;胆囊结石42例,胆囊息肉8例.对照组50例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25 ~ 72岁,平均58岁;病程10天~8年,平均340天;胆囊结石40例,胆囊息肉10例.

    作者:欧阳敦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及耐缺氧实验研究

    补阳还五汤系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首载,由黄芪、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药物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在抗血栓、抗脑栓血、抗衰老、抗血脂及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都有广泛的作用[1].笔者利用小鼠对补阳还五汤的抗脑缺血和耐缺氧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为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和耐缺氧的临床应用提供其实验依据,现将其实验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伟;石继连;贺福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骨质疏松症的辨证施护体会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症辨证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辨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后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刘勇;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硬膜外血肿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经头颅CT确诊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增韬;苏凯燕;苏凯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祛浊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3例总结

    目的:观察祛浊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祛浊降脂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脂必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为25.4%,而对照组仅为9 5%,两组比较,P<0.05.结论:祛浊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

    作者:覃维萍;张承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升阳散火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指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患倦感,可伴有低热、头痛、肌肉痛、抑郁等症状,从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临床综合征.2008年10月~2010年3月,笔者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CFS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宏彬;冀慧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肺腺癌3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中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各32例,治疗组采用益肺败毒汤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纽采用吉非替尼治疗.结果:活疗组有效率(CR+PR)为28.13%、(CR +PR +SD)为90.6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腺癌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四明;谢辉;蒋益兰;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概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本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与其相关研究已逐渐受到重视.笔者现将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陈英;杨勇;喻斌;陈新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建中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7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小建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而对照组仅为84.00%,两组比较,P <0.05.结论:小建中汤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

    作者:胡娟;谢春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