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石继连;贺福元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糖尿病足患病率也趋向增多.本病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性疼痛,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甚至出现足部坏疽而导致截肢致残.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其特点为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要截肢,给患者身心上带来极大痛苦.近10余年来,我院多科配合,共同开展对本病的诊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龚勇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莫沙比利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P<0.05.结论:补脾益气养血通便汤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蒋士生;周兵;黄亚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骨折之一,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常与骨质疏松并存.目前,此种骨折的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动力髋拉力螺钉系统(DHS)因其疗效确切及易操作性,确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之一.但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认识,Gamma钉也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我们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有详细随访的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对其治疗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刚;俞峰;刘锦涛;吉万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采用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对照组30例单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 +PR)为59.6%,而对照组仅为4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加减联合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满意.
作者:曾普华;郜文辉;蒋益兰;蔡美;潘敏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导致腰腿痛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20~50岁的人群,多由扭伤、受凉、劳累后引起,男性多于女性,症状多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腰部及双下肢疼痛或麻木.我院于2007年1月~ 2009年1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对症护理、康复训练、功能锻炼以及生活行为指导,使他们得到了很好的康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大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四逆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心动过缓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心动过缓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以四逆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对照组20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合生脉散加味能显著改善心动过缓型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
作者:李兴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法治疗本病34例(治疗组),并与用西洛他唑片治疗的34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8%,两组比较,P<0.01;同时能提高患者的ABI值和下肢血管彩超的客观参数,改善下肢循环.结论: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肯定.
作者:秦棱;伊娜;戴莲仪;简小兵;王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一组肠道功能障碍综合征,在罗马Ⅲ诊断标准中,一般认为诊断上需排除生化或组织结构异常对症状的解释1.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8月采用痛泻要方颗粒治疗IBS-D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燚霈;朱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祛浊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祛浊降脂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脂必妥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控制率为25.4%,而对照组仅为9 5%,两组比较,P<0.05.结论:祛浊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
作者:覃维萍;张承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简称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其发病人群主要以中老年患者为主.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将COPD定义为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为317%[1],其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另有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COPD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100万,并大约有5~10倍的人因此致残[2].由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危害严重,治疗困难,预期寿命显著缩短,使得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COPD患者稳定期如何有效的改善血液物理性能的“浓、粘、凝、聚”变化、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之一.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医对于稳定期COPD有着独特的疗效,主要通过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其病理生理的改变进行治疗,多途径、多方面打断COPD发展的病程链,改善COPD患者的气流阻塞、营养状况,减少急发次数及程度,达到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对于稳定期COPD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范尧夫;魏睦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又称Ⅰ型骨质疏松症,是妇女退行性病变之一,多发生绝经后5~10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易发生骨折(常见脊椎压缩性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等.本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人体整体的衰老是PMOP发生的根本原因,但目前仍然只能是从某些环节上来认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并且根据我们对这些环节发病机理的认识来指导药物的具体应用.如果能在采用针对一些病变环节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的整体调整性治疗,就可以将中西医两者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对PMOP与“肾主骨”理论的研究,有利于通过发挥中医药的优势提高疗效,也能促进我们对中医“肾”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作者:范琳燕;陈劲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本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与其相关研究已逐渐受到重视.笔者现将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陈英;杨勇;喻斌;陈新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白藜芦醇(Resveratrol,3,4′,5-trihydroxy-trans-stilbene)即反式3,4′,5-三羟基芪,广泛存在于虎杖、葡萄、花生等多种植物中.白藜芦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具有多种医疗保健生理活性作用,如抗菌、抗氧化、抗癌、抗血小板凝聚、抗艾滋病活性等[1~5].被誉为继紫杉醇后的第二大抗癌药物.但是白藜芦醇在植物中的含量很低,加上植物生长过程较长,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化学合成成为了制备白藜芦醇与其衍生物的重要方法.3,4,5-三甲氧基氯苄(1)是常用医药中间体,也是白藜芦醇与其衍生物化学合成重要中间体[1~2].
作者:陈文明;黄培;黄珍辉;刘燕群;彭彩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民间有多种称谓,如地鳖虫、土元、地乌龟、(庶)虫,是一种传统中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常用于入药的土鳖虫有中华真地鳖、冀地鳖和金边土鳖[1].《神农本草经》云:“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本草通玄》、《分类草药性》等历代医药著作中均有记述:其性寒、味咸,有微毒,能人肝、心、脾三经,具有散血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土鳖虫具有溶解血栓、抗凝血、抗肿瘤、促进骨折愈合、调节血脂、抗突变、耐缺氧等十分广泛的药理作用[2~4].对于土鳖虫的药用研究,国外学者很少涉及,相关研究近乎空白.在国内,学者们对土鳖虫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过一些研究报道.笔者查阅多篇相关文献,现将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宋程;蒋益兰;唐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几年来我国大中城市乳腺癌发病率大幅度增长,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曲唑是绝经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的一线用药,疗效确切,服用方便.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二醇水平降低,雌激素由外周血内雄激素转化而来,芳香化酶可以催化外周组织如脂肪、肾上腺、肝、骨等组织来源的雄烯二酮、睾酮合成雌酮和雌二醇.来曲唑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此过程进而降低外周血雌激素水平,从而降低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危险性及死亡率.绝经后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需口服5年来曲唑,虽然延长了生命,但由于其血清雌激素持续极低,导致骨的代谢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功能严重紊乱,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骨关节疼痛甚至骨折、潮热汗出、抑郁烦躁、失眠心悸、头痛眩晕、腹泻、水肿等症状.
作者:任晓梅;卞卫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经头颅CT确诊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刘增韬;苏凯燕;苏凯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病因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被认为与其发病关系密切.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作者:蔡光先;胡学军;宁泽璞;陈志鹏;谭英;沈菁;彭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李熊飞(1912 ~2006年),号渭翁,男,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第二批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南省首批名中医.历任湖南省衡阳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曾任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名誉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青光眼组顾问、湖南省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及顾问等.李老医技高超,一生学著颇丰,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校勘中医眼科古籍《秘传眼科龙木论》、《目经大成》,其中“龙木论校勘管见”、“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养生方》注释”,影响较大.所著《银海春秋》,对有史以来的眼科文献作了详尽的论述总结,对眼科的临床经验作了概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用经方疗眼疾常独具慧眼,善用寒凉而不远温热.李熊飞行医七十载,擅长于眼底病、内障病,为无数眼疾患者解除了痛苦.现将李老治疗绿风内障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罗维骁;刘艳;彭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骨及关节面的一种严重膝关节损伤.多由直接暴力造成的高能损伤,常合并膝关节内结构的损伤.因此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上治疗较为困难.笔者自2002 ~ 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并与用手术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三忠;雷春湘;蒋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舌咽、舌下及迷走神经麻痹时出现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由于其神经核位于“延髓”,故称延髓麻痹或球麻痹.假性延髓麻痹,病变在延髓以上脑轴的不同平面上,以脑血管病多见,临床上常使用鼻饲治疗.笔者采用常规输液结合针刺治疗本病98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单用常规输液治疗的9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