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程;蒋益兰;唐蔚
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民间有多种称谓,如地鳖虫、土元、地乌龟、(庶)虫,是一种传统中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常用于入药的土鳖虫有中华真地鳖、冀地鳖和金边土鳖[1].《神农本草经》云:“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癥瘕,破坚,下血闭.”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本草通玄》、《分类草药性》等历代医药著作中均有记述:其性寒、味咸,有微毒,能人肝、心、脾三经,具有散血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土鳖虫具有溶解血栓、抗凝血、抗肿瘤、促进骨折愈合、调节血脂、抗突变、耐缺氧等十分广泛的药理作用[2~4].对于土鳖虫的药用研究,国外学者很少涉及,相关研究近乎空白.在国内,学者们对土鳖虫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过一些研究报道.笔者查阅多篇相关文献,现将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作者:宋程;蒋益兰;唐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因其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并合理干预,病情即可很好控制,甚至逆转[1].近年来笔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拟加味抵当汤治疗DN3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的2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谋军;彭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祖国医学对衰老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论述,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以人体脏腑物质功能为基础的反映.人体由盛到衰,主要是肾的盛与衰.还少丹组方中何首乌补肝肾,肉苁蓉补肾阳,熟地补肾阴,兼以人参、山药健脾益气,故该方以补肾壮元阳为主,兼以健脾益气,调节阴阳气血来延缓衰老[1].本文欲观察还少丹水煎液对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小鼠交联损伤的影响,为探讨还少丹水煎液延缓衰老的效果和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梅;刘群良;谭峰;程莉娟;范婧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八珍汤加减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化行方案结合八珍汤随证加减辨证论治,对照组常规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血常规4个指标水平变化差异无显普性(P>0.05).对照组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八珍汤加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骨髓抑制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章慧;王云启;梁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增高,糖尿病足患病率也趋向增多.本病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性疼痛,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甚至出现足部坏疽而导致截肢致残.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范畴,其特点为病程长、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要截肢,给患者身心上带来极大痛苦.近10余年来,我院多科配合,共同开展对本病的诊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龚勇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骨髓微环境损伤、免疫缺陷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综合症.中医无再障病名,辨证论治当属“血虚”、“虚劳”、“萎黄”等范畴,病机常为肾亏脾虚、肾阴阳两虚或急劳髓枯.生血汤是以名老中医魏克民教授的自拟方“三黄三仙汤”为主要成分,具有滋补肝肾、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活血之功效,应用于临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显著.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来进一步探讨该方对再障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
作者:郁有贵;魏克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法治疗本病34例(治疗组),并与用西洛他唑片治疗的34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8%,两组比较,P<0.01;同时能提高患者的ABI值和下肢血管彩超的客观参数,改善下肢循环.结论:温阳养血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肯定.
作者:秦棱;伊娜;戴莲仪;简小兵;王文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一组肠道功能障碍综合征,在罗马Ⅲ诊断标准中,一般认为诊断上需排除生化或组织结构异常对症状的解释1.笔者自2010年6月~2011年8月采用痛泻要方颗粒治疗IBS-D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燚霈;朱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疏肝化瘀方穴位贴敷活疗慢性乙型肝炎胁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5例肝郁脾虚证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保肝降酶对症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疏肝化瘀中药贴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在腹部症状、情感、焦虑等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疏肝化瘀方穴位贴敷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胁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陆原;陈庆;邵铭;陆洁莹;张耀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四逆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拜新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53.3%);治疗组在降低血糖、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四逆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糖尿病性冠心病(心绞痛型)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丽兰;伊娜;李慧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体质,有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体,指身体、形体、个体;质,指素质、质量、性质.在中医体质学说中,体质的概念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病理概括.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辨证,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的思维过程,即确定属于何证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将周围环境、正气强弱、疾病特点加以综合考虑的诊断方法.以王琦为组长的“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973计划)课题组根据量表设计的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编制出《中医体质量表》,初步形成了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亚量表构成的、六十个条目、以自填为主的标准化量表[2].从此,九种体质及体质学说基本确立.
作者:文秀华;张亮;文秀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小儿泄泻是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大便稀薄如水样,便次增多为主的病证.多由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致.本病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多见.发病年龄以2岁以内婴幼儿居多,故又称婴幼儿腹泻,其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本病是造成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自 2009年10月以来采用儿泻宁汤治疗本病10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萍;谭海彦;周健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之一,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08年6月~2010年10月对收治的40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采用了良好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加强情志及饮食方面的护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房菊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脊柱回本疗法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本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脊柱回本疗法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脊柱回本疗法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罗湘筠;邵湘宁;徐伟辉;何龙;艾乐群;江永桂;赖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香清脂颗粒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LC-10ATvp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0.01~0 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9),其平均回收率为98.6%,RSD为0 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丹香清脂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控制.
作者:方既明;尹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乙肝与肝硬化、重型肝炎、肝癌等重症肝病关系颇为密切,严重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本病属于中医“肝着”、“胁痛”、“黄疸”等范畴.吾师蒋兴磊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尤擅长肝病的诊治,现介绍如下.
作者:文绍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本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而对照组仅为68.75%,两组比较,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彭罡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皮肤粘膜的局限性、瘙痒性、暂时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病程超过6~8周[1],属于祖国医学“瘾疹”范畴,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患者非常痛苦.本病病因复杂,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因素引起,发病机制为变态反应[2].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型慢性荨麻疹35例,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5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君武;石宇;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脉活络1号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活络1号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P<0.05.结论:通脉活络1号方治疗脑梗死疗效满意.
作者:谷井文;谭成友;李建福;何荣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1].便秘从病因学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其中结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FC).在胃肠动力学的研究中,医学界趋于将其对应于便秘诊治流程,以结肠、直肠的功能状态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及两者的混合型便秘[2].STC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运动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延迟,现将STC的中医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付凯;朱莹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