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评审可找出影响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铜仁市2011年10月-2012年9月死亡的15例孕产妇死亡的评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死因前三位依次是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结论: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提供规范、优质的保健服务,规范高危转诊管理,加强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医护人员产科急救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住院分娩率等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01至2012-01于我院进行腹部及四肢手术,年龄在5-15岁的患儿1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儿均采用氯胺酮进行基础麻醉,A 组50例患儿均为上肢手术,先采用肌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2-6mg/kg),然后静脉缓慢小剂量芬太尼,B组患儿50例均为腹部和下肢手术,采用椎管内氯胺酮及芬太尼亚麻醉剂量麻醉。C组患儿50例整个手术过程中均采用氯胺酮连续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患儿麻醉前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30min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时间、唤醒时间、药物用量、麻醉效能参数、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患儿麻醉起效前HR、MAP、RR、SpO2四项生命体征,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起效后10min、30min时A、B两组 HR、MAP、RR三项指标均优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但前两组SpO2值低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及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减少前者用量,降低其蓄积作用对患儿影响,同时增强麻醉及镇痛效能,减少麻醉起效及唤醒时间,但必须密切监测患儿呼吸功能。
作者:吴安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误诊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我院2004年1月~2013年6月接诊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总计224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误诊情况,终皆经临床观察,B型超声和(或)X 线及胆囊影确诊。结果:224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误诊78例,误诊率高达34.80%,误诊情况主要有48例慢性胃炎、18例溃疡病、8例病毒性肝炎、2例心绞痛及各1例的心律失常与冠心病。所有误诊对象终皆在临床病理检查后确诊。结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误诊率较高,其中误诊为慢性胃炎的几率很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临床诊断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时,除了要以常规检查、CT 检查、X线及胆囊造影等结果为根据外,还应根据患者相关临床表现与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减少临床误诊,提高确诊率。
作者:王忠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究与讨论。方法:通过专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来对应用类论文进行一定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07年这段期间内所收集整理的558篇论文为数据依据,其中排名靠前,且常用的制剂共有:112篇妈咪爱(约占20%)、105篇金双岐(约为19%)、91篇丽珠肠乐、80篇培菲康、37篇整肠生(7%)、28篇贝飞达;治疗疾病前8位分别为213篇急性腹泻、92篇功能性肠病、70篇新生儿黄疸、41篇迁延性腹泻以及慢性腹泻、39篇母乳性黄疸、33篇肝脏疾病、22篇炎症性肠病、16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且所有文献报道均证明益生菌有着较好良好效果。结论:当前,国内益生菌已应用到多种疾病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刘金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调查中小学阶段学生视力状况现状,分析产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辖区1所中学、6所小学共5168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受检学生总视力不良率为46.44%,小学生视力不良率37.65%,中学生视力不良率71.48%;男生视力不良率45.16%,女生视力不良率47.78%。结论: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男女生无明显差异。
作者:吴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 APACHEⅡ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急诊多发伤患者156例,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行 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动态监护,配置专门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在行重症加护病房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 APACHEⅡ评分评价急诊多发伤患者的受伤程度,有利于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永秀;侯成荣;王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给予临终关怀,让这些饱受癌症痛苦折磨的患者终能舒服地、有尊严地而又平静地走完人生后旅程。方法:以临终关怀理念为指导通过护理行为,给予患者全面的关怀和照顾,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让患者安详、平静地走完生命历程。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社会认同。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研究。方法: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5例中的45例患者长托宁治疗(疗效组),另40例患者给予阿托品治疗(比较组),对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住院天数以及用药次数上,疗效组分别为(7.53±5.44)d 和(9.3±3.8)次,比较组分别为(10.08±5.84)d 和(14.4±4.3)次,疗效组显著低于比较组(P<0.05);45例疗效组中有42例治愈,2例有效,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97.8%。40例比较组中有32例治愈,3例有效,5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7.5%,疗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45例疗效组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40例比较组中1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上,长托宁的疗效要显著优于阿托品,其可以使用药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减少,能够尽快让患者出院,安全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荣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面的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所有患者 CCU 并行 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等情况,观察患者在使用IABP后的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是否有并发症出现,住院死亡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及时在IABP的帮助下完成急诊 PCI手术,并且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并发症发生6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中死亡2例,手术中死亡0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结论: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加安全有效,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作者: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社区中糖尿病患者展开临床管理,分析责任医师管理方法与特点。方法:选取北门社区糖尿病患者共70人,研究前检测其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指数。在社区责任医师临床规范化管理3个月后对比血糖等方面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血糖状况明显下降,且糖化血红蛋白与体质指数也明显下滑,管理前后数值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责任医师对社区内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能够促进其血糖正常化,减少血糖异常偏高情况,适合在社区中推广使用。
作者:田小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护患纠纷是当前社会的一大典型问题,究其原因涉及医护人员自身因素、患者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从事繁杂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不仅是护患矛盾的直接面对者,也是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力量,发生护患纠纷的心理应激表现会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作者:宋海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以近年在本院治疗的78例 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高压氧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有效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后,本研究中78例 HIE患儿治愈76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患儿2例,治愈率为97.44%。结论:本组HIE患儿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确切,入舱前、后以及出舱后对HIE患儿的护理干预可保障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有效的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并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杜秀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正确护理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当中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遵循患者自愿的原则依照随机抽取的方式给予其中30例常规护理(比较组),另外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分析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相应护理,分析组中有30例治愈,达到了100%的治愈率,比较组中有29例治愈,治愈率为96.7%,由于合并胸部损伤而死亡的有1例,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分析组中有29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6.7%。比较组中有20例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66.7%,分析组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方式来护理外伤性脾切除术后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不失为临床护理的有效方式。
作者:段琼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报告右大腿肌内黏液瘤1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右大腿无痛性肿物1年并进行性增大,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结果回报:肌内黏液瘤,术后抗炎治疗,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回访均未见异常,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倾向,故术前正确诊断对于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岩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过程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母婴共160对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由专业护士对产妇和婴儿护理操作技能及护理知识进行指导和讲解;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母婴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知识了解情况以及婴儿护理技能操作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比较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知识了解情况及婴儿护理技能操作情况,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母婴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均能熟练掌握。
作者:戴莲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Hp感染并发胃溃疡的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10d序贯疗法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 H p根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均可耐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采用新的治疗模式-10d序贯疗法治疗 Hp感染并发胃溃疡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建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接受实施临床路径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乳腺癌确诊患者9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名。实验组患者接受结合患者和医院实际情况定制的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并分别调查记录两组患者好转率、治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同对照组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者满意度度调查上,实验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患者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手术临床路径,能够在保证治疗结果的前提下,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和医护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符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根治手术有多种方式,其经典的术式仍为 Miles手术和Dixon手术。然而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使其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1]。现将我院胃肠外科2010年5月-2012年1月腹腔镜下直肠癌Dixon术5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金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某地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发病特征和趋势走向,并评价该地区这3年来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对流行病学描述的方法来分析不同时间段里各急性传染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肺结核的顺位一直是第一名,呈平缓上升趋势,痢疾与肝炎的发病率在呈减少趋势,但手足口病却出现了逐步递增的趋势。与之类似的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012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增加迅猛,顺位排列第二。痢疾的发病率在2012年下降一位,由第三变为第四位,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一直处于低发病率水平。结论:本地区2010-2012年以来对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急性传染病的对策卓有成效,应继续抓紧进行肠道类传染病的治疗与防疫,争取进一步地降低各类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并加强性病预防方面的相关教育,尽快控制住性病的高发病率。
作者:郑照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实验教学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