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

刘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护理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面的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所有患者 CCU 并行 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等情况,观察患者在使用IABP后的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是否有并发症出现,住院死亡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及时在IABP的帮助下完成急诊 PCI手术,并且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并发症发生6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中死亡2例,手术中死亡0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结论: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加安全有效,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01至2012-01于我院进行腹部及四肢手术,年龄在5-15岁的患儿1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儿均采用氯胺酮进行基础麻醉,A 组50例患儿均为上肢手术,先采用肌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2-6mg/kg),然后静脉缓慢小剂量芬太尼,B组患儿50例均为腹部和下肢手术,采用椎管内氯胺酮及芬太尼亚麻醉剂量麻醉。C组患儿50例整个手术过程中均采用氯胺酮连续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患儿麻醉前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30min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时间、唤醒时间、药物用量、麻醉效能参数、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患儿麻醉起效前HR、MAP、RR、SpO2四项生命体征,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起效后10min、30min时A、B两组 HR、MAP、RR三项指标均优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但前两组SpO2值低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及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减少前者用量,降低其蓄积作用对患儿影响,同时增强麻醉及镇痛效能,减少麻醉起效及唤醒时间,但必须密切监测患儿呼吸功能。

    作者:吴安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白玉散治疗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采用白玉散进行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3年9月该院口腔科收治的120例口腔溃疡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庆大霉素的西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白玉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庆大霉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采用白玉散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白玉散治疗口腔溃疡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推广的意义。

    作者:谢周丽;刘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对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5名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分析实施人性化服务以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满意度为66.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医患关系。

    作者:马俊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为有效诊治该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均采用免疫抑制剂与激素进行综合治疗,30例患者中对该类药物治疗完全应答的患者有18例,部分应答有7例,持续缓解有5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以女性居多,临床症状不明显,多以I型为主,一般情况下,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呈阳性,但是抗线粒体抗体呈阴性,同时伴有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肝脏病理情况、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以及肝外疾病等方面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以确诊,采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利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吸氧、祛痰、支气管扩张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再给予泼尼松进行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显示 PaO2和PaCO2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这种联合用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给予临终关怀,让这些饱受癌症痛苦折磨的患者终能舒服地、有尊严地而又平静地走完人生后旅程。方法:以临终关怀理念为指导通过护理行为,给予患者全面的关怀和照顾,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让患者安详、平静地走完生命历程。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社会认同。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免疫调节对小儿肺炎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分析免疫调节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接种卡介苗的56例儿童为研究对象,跟踪随访观察出现肺炎的情况。结果:56例接种卡介苗的患者中有9例出现肺炎现象,发病率达16.1%,经常规治疗,总显效率达100%。结论:卡介苗对小儿肺炎的预防作用显著,即使接种疫苗后再发病,经常规治疗基本能完全治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毛立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术前护理常见风险问题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外科手术之前护理风险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抽取2年来在我院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对病人采取相对应的临床预防措施,对神经外科手术之前护理风险给予分析,而且对两组护理情况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外科手术之前临床护理风险问题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不但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同时也使神经外科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曹艳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探析

    目的:分析治疗异位妊娠中使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共43例,对其进行腹腔镜手术实施治疗,并与行传统开腹手术4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在术中出血量也相对较少,在住院时间上也有所减少(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出血更少,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治疗异位妊娠准确性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卢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6例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8例)临床期间给予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18例)临床治疗期间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恢复情况和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尺偏角、掌倾角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开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于女性在药物终止妊娠后阴道持续流血的处理方式以及临床疗效,为药流阴道流血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药物终止妊娠方式,绒毛从体内排出半个月后仍一直存在阴道流血现象的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女性患者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内清除组织的常规性病理学检查、血液β-hCG测定以及其他妇科检查。对上述患者按照不同指症分为 A、B、C、D组,比较两种处理方式的异同。结果: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后,B组阴道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时间显著低于 A组(P<0.05);采用清宫手术治疗后,D组阴道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时间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采取药物终止妊娠患者绒毛排除后半个月还是流血不止,且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β-hCG测定结果均显示不正常时可以考虑清宫手术。

    作者:潘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第二产程中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第二产程中采用胎心电子监护联合母体心率监测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分娩的产妇200例,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胎心电子监护联合母体心率监测方式对胎儿心率进行监测,对照组单用胎心电子监护方式对胎儿心率进行监测,对比两组基本监测情况、产妇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18例产妇的监测曲线图出现重合,表明此18例产妇在胎心电子监护中出现母体心率干扰现象;对照组监测方式则无法显示重合曲线。另外,研究组产妇中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阴道助产分娩率和剖宫产分娩率均相对要低;研究组不良分娩情况总发生率3.0%,对照组发生率8.0%。研究组胎心监护方式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中,采用胎心电子监护联合母体心率监测的方式可有效改善临床分娩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脑处理信息量化模型中的细节汇编十五

    文献[1-9]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时序控制作用,并用量化模型结合结构风险小化相关理论说明时序控制作用的意义。文献[10-23]汇总介绍量化模型中的一些细节,本文将继续对更多细节进行介绍,以期同行能更深入理解该模型。本文介绍在需要更精细化量化分析异构神经网络运作时,可采用的方法。

    作者:谢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为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价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艾滋病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不同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总结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接受程度。结果:性接触感染者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7.5%,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7.5%;医源性患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22.5%,干预后占0.0%,吸毒感染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20.0%;干预后占12.5%。除母婴垂直感染患者外,其他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接受程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的接受性和依从性,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骆礼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模式下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思考

    旨在探讨创建优质护理模式下如何做好护生临床实习带教,提出创优护理模式下的临床带教改革思路。依照改革思路,通过加强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带教理念,对进入临床实习护生进行的岗前培训,强化护生创优质护理理念,指导护生积极参与管床,在带教中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期望通过实践,找出适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习带教模式,提高护生实习质量,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作者:黄师菊;周雪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5月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病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无认知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年龄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底节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6.0% VS 45.0%,P<0.05),两组脑血管病面积、损伤半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差,可将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看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永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检测质量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153家医疗机构细菌性阴道病(BV)唾液酸酶检测结果,了解这些医疗机构BV 唾液酸酶检测水平,并探讨提高BV唾液酸酶检测水平的相关对策。方法:收集2013年153家医疗机构BV 唾液酸酶项目监督性检测结果,描述性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在2013年监督性检测中,BV 唾液酸酶检测总体水平偏低,合格率为53.6%,民营医疗机构的检测合格率低,为33.3%。结论:医疗机构需要重视BV 唾液酸酶检测项目的质量,选用合适的检验试剂,并加强检验人员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卫生监督部门和临检质控部门应该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BV 唾液酸酶检测质量的控制管理。

    作者:陈嘉文;黄剑峰;孔海宏;俞颖;俞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于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麻醉护理的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接收实施体外循环手术的280例病患,按照病患年龄大小分配组别,甲组患者为未成年人,乙组患者为成年人。手术进行过程中应用麻醉护理配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区别。结果:甲组患者相对于乙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显著高(P<0.05)。结论:高质量的麻醉护理配合应用于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中,特别是针对未成年病患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可确保手术能够有序进行进而达到手术成功的目的。

    作者:汤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护理中的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探索

    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探索降低护理风险的对策。方法:以我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64例外科护理缺陷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每位患者护理缺陷的描述及整个事件的调查,分析其客观原因。结果:教育培训、沟通、工作任务等是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结论:分析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尽可能避免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周仕丽;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方法探索

    目的:探索研究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诊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健康教育,总结、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9.0%显著优于对照组85.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药物知识水平、计划生育水平、新生儿护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5%显著低于对照组36.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