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部分医疗机构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检测质量分析

陈嘉文;黄剑峰;孔海宏;俞颖;俞淑华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 唾液酸酶法, 监督性检测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153家医疗机构细菌性阴道病(BV)唾液酸酶检测结果,了解这些医疗机构BV 唾液酸酶检测水平,并探讨提高BV唾液酸酶检测水平的相关对策。方法:收集2013年153家医疗机构BV 唾液酸酶项目监督性检测结果,描述性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在2013年监督性检测中,BV 唾液酸酶检测总体水平偏低,合格率为53.6%,民营医疗机构的检测合格率低,为33.3%。结论:医疗机构需要重视BV 唾液酸酶检测项目的质量,选用合适的检验试剂,并加强检验人员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卫生监督部门和临检质控部门应该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BV 唾液酸酶检测质量的控制管理。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效果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对进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予以舒适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各49例。 A 组进行舒适护理,B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从表1和表2看到,对于剖宫产产妇的护理,A 组和B组在两个衡量观察指标上总体存在显著差别,A组的疼痛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总体低于 B 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组的产妇疼痛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产妇(P<0.05)。可见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通过引入舒适护理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模式提供新方向。

    作者:王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活血益肾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本研究为活血益肾颗粒提供简单准确的质量鉴定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发新药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川芎当中阿魏酸含量为指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川芎、当归采用薄层色谱法作为定性鉴别标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芎中阿魏酸的含量并制定含量限度,规定本品含川芎以阿魏酸计,每克不得少于0.345mg。结论:质量标准重复性高、准确性高,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雷杨;殷丹;韩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妊娠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妊娠临床治疗。方法:本次选择40例疤痕子宫妊娠患者作研究对象,均有剖宫产术史,由我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随机就单用依沙吖啶治疗(对照组)和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均引产成功,占100%,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97.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产程发动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总产程及产时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产道损伤,对照组3例;观察组胎盘残留10例,对照组2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妊娠采用依沙吖啶与米非司酮联用,具有较高安全性,引产成功率高,并减少出血及并发症率,使预后明显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芳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4例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24例高热惊厥患儿,并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24例高热惊厥患儿,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随访1-3个月期间,仅2例患儿再次发作。结论: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措施,密切配合医生急救。并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积极预防,避免惊厥的再次发生。

    作者:毛恩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结果:胃肠道疾病、感染和肝肾功能不全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有关(P<0.05);性别对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道和感染性疾病、肝肾功功能不全是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疾病的诱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张蓉;张朝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普红景天胶囊联用己烯雌酚片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

    采用三普红景天胶囊联合己烯雌酚片对8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进行了治疗分别1个月、三个月、半年复查血细胞分析治疗前后的观察。结果表明,三普红景天胶囊联用己烯雌酚片降低红细胞效果显著。

    作者:李万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实际效果,探讨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36例,应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愈合优良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4.0% vs 75.0%,P<0.05);②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1例骨不连)显著低于对照组(2例骨不连,1例感染),两组存在明显差异(2.0% vs8.3%,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段玉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单纯呼吸道感染患者44例为对照组,呼吸道感染伴支气管哮喘患者44例为实验组。收集血液样本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MP-IgM 阳性率、血清总IgE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MP-IgM阳性5例(11.4%),实验组血清MP-IgM阳性23例(52.3%);血清MP-IgM阳性患者血清总IgE为(144.52±42.13)IU/ml ,血清 MP -IgM 阴性患者血清总IgE为(65.48±38.46)IU/ml。结论:MP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诊断中对于无其他病因的患者要考虑MP感染的可能,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

    作者:李坤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及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改变情况及各激素水平变化;随访3~6个月,统计随访结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89.19%(66/74);治疗后肌瘤平均体积显著缩小,全血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62例,56例月经恢复,6例肌瘤增大,采用手术治疗。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茄静;覃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3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为有效诊治该疾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均采用免疫抑制剂与激素进行综合治疗,30例患者中对该类药物治疗完全应答的患者有18例,部分应答有7例,持续缓解有5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以女性居多,临床症状不明显,多以I型为主,一般情况下,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呈阳性,但是抗线粒体抗体呈阴性,同时伴有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肝脏病理情况、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测以及肝外疾病等方面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可以确诊,采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吸烟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影响探讨

    目的:分析吸烟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组抽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参与健康检查的人员6273例,根据其的吸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 A、B、C、D三组,其中 A组保持主动吸烟习惯2954例,B组已戒烟1083例,C组被动吸烟习惯1536例,D组无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习惯700例,对患者行血脂检测,观察四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HDL -C)的变化。结果:D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 A 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明显高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均会导致人们出现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出现下降趋势,保持吸烟习惯的应尽量控制吸烟的数量。

    作者:岳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8例输尿管镜下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引流管护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引流管护理的体会。方法:对所有58例泌尿系结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了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包括导尿管、双J管等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5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治愈48例,治愈率82.7%,好转10例,好转率17.2%。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进行引流管的护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手术治愈率,因此钬激光碎石术是临床医院泌尿系结石的推荐方法。

    作者:王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术前观察组给予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对两组不同麻醉时间点的 SBP、DBP及 HR 进行观察。结果:麻醉诱导前与手术后10min ,两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后5min与30min ,两组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0min ,两组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后5min与30min均明显增高,基本恢复至麻醉诱导前的水平,且观察组的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72% VS14.2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咪啶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减少心动过缓、寒颤、低血压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脑卒中8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脑卒中特点。方法:分析82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糖尿病性脑卒中比较。结果:糖尿病性脑卒中以多灶性脑梗死为主:以偏瘫、感觉障碍表现为多;治疗效果不及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致病因素。早期治疗糖尿病对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中革;张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研究疼痛护理对手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疼痛护理对手外伤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挑选我院从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70例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研究疼痛护理对病人病情的缓解状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外伤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与护理干预措施是否合理成正比,而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缓解病人的疼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有效地对护理质量进行提高。

    作者:厉乐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配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观察血塞通胶囊治疗恢复期脑梗塞。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降低治疗成本,是脑梗塞患者恢复期治疗较好的药物之一。

    作者:程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如何规范护理老年呼吸疾病患者

    近年来,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呼吸疾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何加强老年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治和护理,成了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针对日益趋增的老年呼吸疾病,简要论述了一些规范化的护理措施。

    作者:喻华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前列腺增生诱发的尿道梗阻治疗研究体会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诱发的尿道梗阻(B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TURP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无患者出现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显著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QOL)显著上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具有安全、高效、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梁雪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感染性角膜溃疡行羊膜移植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行羊膜移植术治疗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3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2.5±5.5)min ;术后角膜炎症均得以控制,视力得以改善,均获得治愈。结论:羊膜移植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配合严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指导等,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谢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病(ol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治疗老年性COPD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老年性 COPD 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部分患者对其使用激素、强心利尿药、呼吸兴奋药、同时配合氧疗、维持水分以及酸碱、电解质的平衡等各项对症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医小青龙汤的基本配方,同时根据病情需要考虑药量增减,配合对照组的西医方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即两个疗程)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老年性 COPD ,疗效显著,且临床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欧晓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