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烟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影响探讨

岳兵

关键词:吸烟, 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摘要:目的:分析吸烟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组抽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参与健康检查的人员6273例,根据其的吸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 A、B、C、D三组,其中 A组保持主动吸烟习惯2954例,B组已戒烟1083例,C组被动吸烟习惯1536例,D组无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习惯700例,对患者行血脂检测,观察四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HDL -C)的变化。结果:D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 A 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明显高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均会导致人们出现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出现下降趋势,保持吸烟习惯的应尽量控制吸烟的数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分析各类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种分类、有无腹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等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Ⅰ类手术并发症率低以穿刺及气腹相关并发症多,Ⅱ、Ⅲ手术术中失血是主要的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以术后感染多。Ⅳ类手术手术范围大,操作难度高,并发症相对较多。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0R=2.64)、子宫大小(0R=3.45)、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OR)、手术类别(OR)与并发症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DR)、手术类别(OR)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以术中失血过多和术后感染多见。其中泌尿系的损伤较前有所增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大;手术级别越高,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作者:赵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为制定处置对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单位在2010年~2012年三年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年间,本县总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2起,病例403例。其中2010年9起,占总数的40.91%,报告病例188例,占总数的46.65%;2011年7起,占31.82%,报告病例131例,占32.51%;2012年6起,占27.27%,报告病例84例,占20.84%。2)县辖各乡镇均有报告,其中传染病类21起,占95.45%,其它类1起占4.55%。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种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细菌性痢疾、乙脑等。3)农村发生率86.36%,县城发生率13.64%,并且主要发生在学校与托幼机构。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报在近几年及时性有所提高,其中2010年事件发生-接到报告的时间、接到报告-网报时间、事件发生到网报时间约为0.66d、5.16d、5.82d ,而2012年则依次为0.21d、0.32d、0.52d。结论:为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能力,应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其内容与方式应各有侧重,才能提高预警决策能力。此外,还要针对高发人群做好相关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同时要建立相关完善的信息报告系统,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要加大投入经费,并且提高相关人员工资待遇,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从而尽量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能够及时有效进行处置。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民办院校护理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

    实验教学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右大腿肌内黏液瘤一例报告

    报告右大腿肌内黏液瘤1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右大腿无痛性肿物1年并进行性增大,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结果回报:肌内黏液瘤,术后抗炎治疗,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回访均未见异常,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倾向,故术前正确诊断对于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岩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刍议医疗设备的管理

    本文通过对当今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后,结合当今科技发展动态,运用现代管理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对医疗设备进行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管理进行了论述。为医疗设备提供新的管理思路。

    作者:林日宏;林日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乳酸和急性生理学及 APACHE 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

    目的:分析乳酸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这段时期内我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并分析患者血液中乳酸浓度及 APACHE II评分结果与患者预后效果的关系。结果:乳酸正常患者、APACHE II评分结果低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乳酸偏高患者及 APACHE II评分结果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液中乳酸浓度越高或 APACHE II评分结果越高均提示患者的预后效果差,将这两项指标应用于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指导性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强;党宗彦;何再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分为3组: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到159,舒张压90到99),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到179,舒张压100到109),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随机选取通过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 Hcy 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清 Hcy水平上,3级高血压患者高,与1、2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 Hcy水平随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临床应用中,Hcy与高血压等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很直接的联系,监测 H cy 水平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罗听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阻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口服冠心舒脉片(主要药物:黄芪、党参、泽兰、川牛膝、七叶莲等),每次4片,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个月为l疗程。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2.63%,总有效率82.10%;对照组显效率为40.86%,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4.17%,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7.63%,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金霞;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如何当好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柳健

    乡镇医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它直接为辖区内和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医疗救助、卫生防疫、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地方病(皮肤病、传染病)防治等卫生服务。随着医疗服务领域不断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医院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医院兴衰成败的关键,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根据我县乡镇医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理论知识,如何做好乡镇医院院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使乡镇医院在院长的管理下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需我们在这里探讨。

    作者:柳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就治的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的有效治愈率和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均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配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观察血塞通胶囊治疗恢复期脑梗塞。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降低治疗成本,是脑梗塞患者恢复期治疗较好的药物之一。

    作者:程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临床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探析

    目的:分析治疗异位妊娠中使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共43例,对其进行腹腔镜手术实施治疗,并与行传统开腹手术4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在术中出血量也相对较少,在住院时间上也有所减少(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出血更少,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治疗异位妊娠准确性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卢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管外科常见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血管外科的常见急重症往往异常凶险,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抢救患者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必备条件,本文简要介绍四种血管外科常见急重症的诊断及治疗,为血管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周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脐带绕颈分娩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在分娩期脐带绕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经产前多普勒超声或B超检查诊断为脐带绕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产妇均接受孕妇常规待产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结果:①研究组三个产程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上,对疑似或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行细致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可有效缩减产程,减少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邱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腰痛症状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腰痛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8例髋脊柱合并腰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4个月及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前者全部随访成功,或者2例患者死亡,2例随访失败。术后第4个月患者 VAS 评分(包括腰痛 VAS 评分及髋痛 VAS 评分)及 Oswestry 评分均下降, Harris评分上升,与术前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腰痛 VAS评分与术后第4个月评分无明显差异,其余治疗较术后第4个月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脊柱合并腰痛综合征术效果良好,4个月后患者腰部疼痛与腰椎功能明显改善,1年后进一步改善,值得进一步探究应用。

    作者:陈中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82例脑疝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手术之后,观察组中的患者环池显示率与瞳孔回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的颅内压代偿率和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手术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不仅能够对患者的颅腔容积进行扩充,降低患者颅内压,而且还能够对患者的脑创伤进行修复,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登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行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行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评价。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当中抽取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住院、手术和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治疗组要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而比较组有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7%,其中手术之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有3例,腹腔引流物出现轻微血性的有2例,口服止血药之后症状好转。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其融合了诊断与治疗双重功能,有着较广的手术视野,安全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指在施行人工流产手术等宫腔手术中,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气喘、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律不齐,严重者还可出现昏厥、抽搐、休克等一系列症状,是人工流产中常见的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做好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是人工流产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齐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3年11月脑梗塞恢复期患者90例,按1∶1比例将其分成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结果:①血液流变学:研究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血脂:治疗后,研究组 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L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5.25±0.92)mmol/L、(2.01±0.23)mmol/L、(2.58±0.78)mmol/L ,对照组对应为(5.89±0.65)mmol/L、(2.37±0.63)mmol/L、(3.75±0.54)mmol/L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改善效果更佳,提示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疗效可佳,值得应用。

    作者:周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并发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

    1病例简介1.1患者:女,25岁,三年前在我院行剖宫产术,术后切口外观恢复良好,出院后半年恢复月经周期,患者自剖宫产术后第一次经期就出现腹部切口疼痛,但无痛经,上述症状逐月进行性加剧,一年前可自行触及腹部切口(左侧)的包块,彩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收住院。入院查: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3厘米处有约10厘米陈旧疤痕,在左侧切口端有5×4×3立方厘米质硬包块、有压痛、局部皮肤色泽正常,活动欠佳,双合诊子宫附件无异常。入院后在连硬外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切口皮肤皮下脂肪层,发现包块位于腹直肌鞘前面,囊肿未向鞘内蔓延,术中行包块剥除术,剥除约4×4×2立方厘米质硬包块送病检,病理检查回报: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术前彩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双合诊子宫附件无异常,手术未探查腹腔,术后常规抗感染治愈出院,给予孕激素口服3个月,至今随访无复发。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