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赵映红

关键词:妇科, 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分析各类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种分类、有无腹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等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Ⅰ类手术并发症率低以穿刺及气腹相关并发症多,Ⅱ、Ⅲ手术术中失血是主要的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以术后感染多。Ⅳ类手术手术范围大,操作难度高,并发症相对较多。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0R=2.64)、子宫大小(0R=3.45)、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OR)、手术类别(OR)与并发症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DR)、手术类别(OR)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以术中失血过多和术后感染多见。其中泌尿系的损伤较前有所增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大;手术级别越高,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当好一名乡镇卫生院院长柳健

    乡镇医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它直接为辖区内和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医疗救助、卫生防疫、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地方病(皮肤病、传染病)防治等卫生服务。随着医疗服务领域不断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医院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医院兴衰成败的关键,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根据我县乡镇医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理论知识,如何做好乡镇医院院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使乡镇医院在院长的管理下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需我们在这里探讨。

    作者:柳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住院死亡率、并发症的评估以及适用人群

    目的:对1990-2007年间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骨性关节炎(OA)和股骨颈骨折(FNF)的患者六年内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进行评估。方法:使用全国医院出院调查(NHDS)进行比较。结果:一共有2160061例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而174,641例是股骨颈骨折。在围手术期内比较,OA 组的死亡率和肺栓塞率要比 FNF组低(P <0.001),OA 组血肿、感染和假体脱位的概率也要比 FNF组低。随着时间的推移,FNF组死亡率、肺栓塞率、感染率和假体脱位率逐渐改善。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之间的假体脱位率无明显差别。 FNF组住院时间和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均比OA 组明显高。结论:T HA 对 FNF患者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相比较于择期 T HA 治疗,患者急诊行 T HA 治疗合并症发病率、住院死亡率、院内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且住院时间偏长。

    作者:姜富祥;王永贵;刘继军;武琪;武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皆采用常规皮质激素治疗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的皮质激素为小剂量,研究组则为大剂量皮质激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做好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前者为93.94%,后者为81.8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皆有一定改善,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上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除了疗效确切外,在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临床症状等方面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付春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与附件炎的鉴别诊断治疗

    目的:急性阑尾炎与妇科附件炎的误诊进行分析,力图为临床急性阑尾炎和附件炎的鉴别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就本院收治的3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38例误诊为附件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率达:10.3%。误诊的38例患者中:8例为急性附件炎,12例为妊娠异常导致输卵管破裂出血,10例为破裂的卵巢黄体出血,8例为输卵管炎症积脓。结论:急性阑尾炎与附件炎的误诊率较高,在诊断时应注意细询问病史,病症,病情,比如是否已婚是否节育,是否有过腹症史,以及阑尾炎史,且术前一定要行穿刺检查或者妇科盆腔检查.

    作者:成焕忠;叶海英;汪水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硬膜外阻滞后癔病性截瘫一例报告

    1病历资料患者,女,54岁,75kg ,165cm ,因急性阑尾炎,于2011年6月21日在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一般状态尚可,术前除化验检查提示白细胞升高外,其他检查无异常,ASAI级。入室后BP :115/80mmHg ,p :80次/分,心率齐。麻醉经过:左侧卧位,于 T12~ L1间隙用18号穿刺针一次性直入硬膜外腔,落空感(+),向头端置管3cm ,接注射器回吸无血及脑脊液。麻醉用1.8%利多卡因加1:40万肾上腺素。改平卧位连接心电监护,反复回吸无血后,先注入5ml试验量,5分钟后测平面达T8~S1。经测血压心率及呼吸与入室基础值无明显变化,确定无全脊麻征象,又缓慢注入上述药液5ml。10分钟后测平面 T6~S2,15分钟后手术开始。术中血压稳定在110/70mmHg 左右,麻醉效果满意。未加用辅助药。手术进行顺利,历时35分钟。(10:00麻醉,10:15手术开始,10:50手术结束,10:55出手术室)。术毕拔硬膜外管时,患者主动配合,拔管无回血。护送至病房时,患者神志清,左侧足可动,右足不能动。 BP :120/80mmHg , P :85次/分,SaO296%。返回麻醉科10分钟后,护士急呼患者有不适反应,医生遂重返病房。查体:双上肢,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稍高,病理性反射阴性,张口舌稍外翻,口不能言,只眨眼睛。BP :110/70 mmHg ,P :90次/分,SaO296%。经会诊后决定暂观察,给激素、士的宁、能量合剂等治疗未见效,考虑术后癔病性截瘫。停用上述药物,仅以语言暗示,使患者树立信心,上述症状很快消失。13:30手足可动,能说话但舌头发僵。复查CT 示:硬膜外腔有气体,但未对脊髓有压迫,无血肿。次日8时,完全恢复至术前状态。于6月28日痊愈出院。

    作者:王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浅谈检验科消毒控制和防护

    检验科是进行病症病菌确认、各项数据监测的重要科室,它肩负着为医院临床科室提供患者正确的身体数据指标的重任。而检验科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它内部集中了各种可能携带有害病菌的待检测物,譬如血液、尿液、排泄物等,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这些都极有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检验员的感染,因此医院检验科的自我检测清洁,防止有害物质造成不必要的危害是医院检验科的重点。本文从医院检验科进行消毒控制的意义谈起,结合检验科消毒防护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检验科自我防护整体意识提升的讨论,从而为医院检验科消毒质控提供一点意见。

    作者:阿依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治未病”在宫颈癌防治的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对“治末病”在宫颈癌防治的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当中抽取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的自愿的基础上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成分析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14例。给予比较组常规护理以及普通教育,在“治末病”理论的基础上对分析组实行健康教育,对两组的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平均每年住院时间上,分析组为(3.4±2.3)次,每年住院时间为(25.6±3.7)d。比较组为(6.4±3.8)次,每年住院时间为(39.7±5.9)d ,分析组显著由于比较组(P<0.05);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分析组要显著低于比较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的防治当中贯穿“治末病”理念并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对宫颈癌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控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防治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永琼;吴洁;王云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5月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病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无认知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年龄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底节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6.0% VS 45.0%,P<0.05),两组脑血管病面积、损伤半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差,可将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看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永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对照组实施外剥内扎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 VS77.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5% VS22.5%);且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时间上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手术时间短,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管外科常见急重症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血管外科的常见急重症往往异常凶险,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抢救患者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必备条件,本文简要介绍四种血管外科常见急重症的诊断及治疗,为血管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周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实施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42例观察组和42例对照组,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并辅以中草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的时间、血液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8.1%,对照组为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液β- HCG 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许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预后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实际效果,评价其优越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11月于我院就诊的2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患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将其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常规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患者2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预后。结果:①与治疗前对比,两组PaCO2(二氧化碳分压:观察组为50.8±8.0mmHg,对照组为67.9±8.9mmHg)、PaO2(动脉血氧分压:观察组为77.2±17.8mmHg,对照组为57.9±17.0mmHg)、pH(氢离子浓度指数:观察组为7.30±0.12,对照组为7.27±0.07)均有所改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并发症:观察组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2%,对照组为3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衰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VAP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康晓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救治外伤性颅内血肿150例经验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医院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中GCS评分3~5分者24例(16.0%),死亡12例(50.0%);GCS评分6~8分者27例(18.0%),死亡5例(18.5%);GCS评分9~15分者99例(66.0%),死亡7例(7.1%);总死亡21例(14.0%)。结论:进行头颅CT扫描可以提高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率,而早期医生的正确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并控制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冬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在5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中的应用

    目的:有效探讨血液透析技术在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实施有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尿酸水平都有所下降,且肾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45例患者在治疗后有结石排出,且在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果:有效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对早期痛风性肾病并伴随尿路结石患者实施治疗,具有明显的溶石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姗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活用水水质检验和污水处理方法研究

    生活用水对整个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持续稳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篇文章按照我国相关的水质监测标准以及处理措施,同时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依据我国生活用水标准,对生活用水水质进行检验以及对污水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作者:林万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 ASA(美国麻醉师学会)Ⅰ-Ⅱ级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麻醉时的数据显示,三组患者的SBP、DBP和HR在诱导时的低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三组的插管反应率高于B组(P<0.05);对3组患者术后的OAAS评分情况比较,三组的 OAA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一组和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静吸复合麻醉比较起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靶控静脉麻醉更稳定,患者更易于恢复意识,应当在临床上给以推广使用。

    作者:奚可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重病。使用有效的通气方法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显得尤为重要。无创机械通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利用呼吸机的无创通气技术为患者输送氧气,具有安全、无创等优点。该研究选取了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 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连波;万景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单纯呼吸道感染患者44例为对照组,呼吸道感染伴支气管哮喘患者44例为实验组。收集血液样本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MP-IgM 阳性率、血清总IgE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MP-IgM阳性5例(11.4%),实验组血清MP-IgM阳性23例(52.3%);血清MP-IgM阳性患者血清总IgE为(144.52±42.13)IU/ml ,血清 MP -IgM 阴性患者血清总IgE为(65.48±38.46)IU/ml。结论:MP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诊断中对于无其他病因的患者要考虑MP感染的可能,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

    作者:李坤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综合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社区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管理干预,比较管理前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在实施综合管理后,患者的舒张压平均值和收缩压平均值均明显低于实施管理前,p<0.05;本组患者在接受综合管理后其服药率、血压控制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管理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降低患者血压,同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尹智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逐渐成为一个严重医学问题,直接受害者是患者及其家属,表现为身体的、精神的、经济的损失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同时医院也是间接的受害者,造成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打乱,工作量的加大,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因此,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目前面临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下面就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作者:杨艳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