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许红彬

关键词: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输卵管妊娠, 保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实施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42例观察组和42例对照组,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并辅以中草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的时间、血液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8.1%,对照组为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液β- HCG 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豁痰开窍胶囊的制备及对血瘀大鼠、小鼠药理学实验研究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豁痰开窍胶囊对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因子的影响;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进行药理学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寒冷刺激加肾上腺素造成血瘀模型等方法,观察豁痰开窍胶囊(主要药物:胆南星、三七、麝香、石菖蒲、土鳖虫、冰片等)的药理作用。结果:①模型组血液中TT、PT、APTT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明显缩短,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豁痰开窍胶囊0.20g/kg、0.40g/kg、0.80g/kg均能明显降低血瘀高凝大鼠模型Ⅱ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②豁痰开窍胶囊0.50g/kg、1.00g/kg给药14d与正常组比较,能延长小鼠存活率(P<0.05或P<0.01)。结论:豁痰开窍胶囊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痛人流手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用于促宫颈松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手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术前给予观察组患者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患者术前不用药,对两组患者宫颈扩张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前接受米索前列醇药物的患者术中宫颈扩张显效率为48.0%,对照组患者术中宫颈扩张显效率为11.0%,观察组患者术中宫颈扩张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接受米索前列醇药物的患者术中宫颈扩张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为34.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流手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能够使得患者宫颈口扩张度得到有效提高,能够显著降低手术难度,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减小了患者术中出血量,在临床无痛人流手术中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周仁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肩关节脱位急诊旋转复位角度与三种脱位复位方法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肩关节脱位急诊旋转复位角度与三种脱位复位方法的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三种脱位复位方法效果间的差异,以便为临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急诊肩关节脱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他们肩关节脱位旋转复位角度,随机均分为 A、B、C三组,其中A 组采用科氏法进行脱位复位,B组采用牵引推拿法进行脱位复位,C组采用足蹬法进行脱位复位,对三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并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测定结果与复发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旋转复位角度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关节功能评分可知,三组患者在肘关节、上肢、肩及手等方面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复发率可知,C 组患者复发低,仅出现2例,而 A 组与B组分别出现3例与6例,C组复发率与A 组与B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肩关节脱位患者,采用不同的脱位复位方法在肩关节功能恢复上无明显差异,但是采用足蹬法复位后随访复发率要明显低于科氏法与牵引推拿法复位处理,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天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中小学阶段学生视力状况现状,分析产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辖区1所中学、6所小学共5168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受检学生总视力不良率为46.44%,小学生视力不良率37.65%,中学生视力不良率71.48%;男生视力不良率45.16%,女生视力不良率47.78%。结论: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男女生无明显差异。

    作者:吴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原发性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很低,患者是否都能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按次进行长期服药治疗以达到稳定血压、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为此对来自我镇健康体检发现的高血压患者12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在高血压基本知识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所提高,树立了正确的健康信念,对治疗的依从性也有明显增加。对门诊规范治疗高血压病,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禹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及护理资料。结果:对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干预,产后无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且患者对护理效果、服务态度、护理水平等比较满意。结论:对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引产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干预,在减少产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阳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撬拨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经皮撬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跟骨骨折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经皮撬拨内固定术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两组患者术后跟骨矫正情况、并发症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ohler角、Gisanse角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足跟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为84%,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均较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法。

    作者:严万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0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清胱抑素、尿微量蛋白、血肌酐以及尿素的检测。观察分析两组结果的不同,总结经验。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耽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检出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耽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的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立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门诊手术术前心理护理干预与探讨

    目的: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治疗前门诊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9年12月~2010年7月入住我院的患者60名,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30名(龄22~31岁不等,平均年龄25.4岁),对照组30名(年龄21~30岁不等,平均年龄26.6岁),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于实验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为其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包括恐惧、焦虑、怀疑等)控制情况。结果:经临床护理后,实验组不良情绪控制较好、一般、较差的例数分别为20例、8例、2例,对照组分别为11例、9例、10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收到了较佳的效果。结论:治疗前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患者情绪,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心理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医学应用价值,值得广大医师在门诊推广。

    作者:赵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综合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社区门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管理干预,比较管理前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在实施综合管理后,患者的舒张压平均值和收缩压平均值均明显低于实施管理前,p<0.05;本组患者在接受综合管理后其服药率、血压控制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管理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降低患者血压,同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尹智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老年性慢性阻塞性肺病(ol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上治疗老年性COPD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4例老年性 COPD 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部分患者对其使用激素、强心利尿药、呼吸兴奋药、同时配合氧疗、维持水分以及酸碱、电解质的平衡等各项对症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医小青龙汤的基本配方,同时根据病情需要考虑药量增减,配合对照组的西医方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两周后(即两个疗程)治疗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老年性 COPD ,疗效显著,且临床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欧晓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对Ⅱ型糖尿病治疗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筛选降糖效果好的给药方案。方法:以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五种不同的给药方案,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其血清血糖浓度,观察各种方案的血糖抑制作用。结果:各种给药方案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降糖作用,其中75%正常注射剂量胰岛素+25%二甲双胍组可使血糖由模型组的22mmol/L降至12mmol/L 的正常水平,降糖作用明显。结论:二甲双胍与胰岛素配合给药的降糖效果优于单独给予其中任何一种,这提示联合用药是增强降糖作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丁建新;杨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肠梗阻患者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护理。结果:本组39例肠梗阻患者,通过短4天,长16天的治疗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有效率达到95%,优于传统治疗组,疗效满意。结论: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中药灌肠、大黄敷脐、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积极的对症支持护理,有利于肠梗阻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雅梅;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分为3组: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到159,舒张压90到99),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到179,舒张压100到109),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随机选取通过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 Hcy 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清 Hcy水平上,3级高血压患者高,与1、2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 Hcy水平随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临床应用中,Hcy与高血压等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很直接的联系,监测 H cy 水平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罗听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1例G-杆菌脓毒血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报告

    报告我院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成功治疗1例G -杆菌脓毒血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并就血液净化的具体实施方案及依据进行了讨论。

    作者:陈泰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在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各种疾病中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能够通过实验室手段筛查出来,从而能够使新生儿得到及时治疗,避免新生儿智力低下等身心疾病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人口质量。近年来,根据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要求,我市对2012年6月以来我市的新生儿疾病进行筛查,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原因,制定对策,以提高筛查率,为避免新生儿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张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处理,术后护理、饮食和活动指导,并发症的观察。结果:30例病人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均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无1例出现合并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观察和护理,对降低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服用毒鼠强致意识障碍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患者,女,37岁,因“服用毒鼠强致意识障碍4小时。”就诊我院,既往无心脏疾病史,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36.5℃,P:102次/分,R:18次/分,BP:80/50mmHg,昏迷状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给予行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TNT<3pg/ml,BNP<100ng/ml,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予持续CRRT血浆置换、解毒等处理,患者仍为顽固性低血压,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升压处理后,血压维持在90-100/60-70mmHg。入院后第2天,患者突发室颤,颜面口唇青紫,心电监护仪提示心室颤动,即予120J双向电除颤后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等处理后转窦性心动过速,急查血钾:5.6mmol/L,血镁:0.52mmol/L,考虑室颤与高钾血症相关,予纠正高钾低镁后,患者于入院后第3天仍反复出现室颤,均予电除颤、胸外按压后转为窦性心律,复查TNT无进行性升高,BNP无升高,多次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血钾:4.69mmol/L,无长QT间期RONT表现,单纯以电解质紊乱无法解释,其反复室颤发作,考虑与中毒引起心肌损伤相关,即继续解毒,CRRT血浆置换等处理后未再出现心室颤动。

    作者:蔡文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越来越多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由于老年人的患病时间较长、恢复慢且稳定性较差,加之老年人抵抗力较弱,身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使得老年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较高,不仅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危及生命。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展开讨论,分析导致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情况,为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杨拥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人工流产综合征是指在施行人工流产手术等宫腔手术中,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气喘、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心律不齐,严重者还可出现昏厥、抽搐、休克等一系列症状,是人工流产中常见的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做好人工流产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是人工流产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齐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