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新;杨俊
目的:在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而探讨稳定社区老人高血压的有效途径。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普通的降压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63.0%,观察组血压下降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且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降压药物治疗为主,护理干预为辅的治疗方案,对稳定社区老年的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口服冠心舒脉片(主要药物:黄芪、党参、泽兰、川牛膝、七叶莲等),每次4片,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个月为l疗程。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2.63%,总有效率82.10%;对照组显效率为40.86%,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4.17%,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7.63%,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金霞;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乳酸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这段时期内我院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并分析患者血液中乳酸浓度及 APACHE II评分结果与患者预后效果的关系。结果:乳酸正常患者、APACHE II评分结果低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优于乳酸偏高患者及 APACHE II评分结果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液中乳酸浓度越高或 APACHE II评分结果越高均提示患者的预后效果差,将这两项指标应用于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指导性的临床意义。
作者:范强;党宗彦;何再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小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步态不稳、头晕、恶心、呕吐等,缺乏临床特异性,加之临床医生缺乏足够的临床诊断意识,致使该病极易漏诊;另一方面,即使注意到这些临床表现,也因其缺乏特异性而与其他疾病混淆而误诊。现将我院接诊的1例小脑梗塞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动及被动中转开腹的原因,手术中转时机。结果:中转开腹11例。其中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主动中转开腹7例,被动中转开腹的4例均为出血。结论:急性炎症期胆囊炎 LC是安全可行的,处理好胆囊三角是关键,也要对中转开腹有正确的认识,能及时、果断的在发生严重并发症之前掌握中转时机是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手术治疗的保障。
作者:程永鹏;赵洪;鄢铭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本地区妇女的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宫颈癌的发病特征并总结其发病规律,推进宫颈癌筛查项目在更大范围内的开展。方法:在盘县13个乡镇的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下,对20007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0007名参加了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妇女中,共发现CIN45例,其中有15例CIN1,17例CIN2以及13例CIN3,发病率约为0.24%;共检查出微小浸润癌2例,浸润癌6例,发病率为0.04%。结论:宫颈癌筛查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本次项目的开展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为它在更大范围内的开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作者: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肩关节脱位急诊旋转复位角度与三种脱位复位方法的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三种脱位复位方法效果间的差异,以便为临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急诊肩关节脱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他们肩关节脱位旋转复位角度,随机均分为 A、B、C三组,其中A 组采用科氏法进行脱位复位,B组采用牵引推拿法进行脱位复位,C组采用足蹬法进行脱位复位,对三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并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测定结果与复发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旋转复位角度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关节功能评分可知,三组患者在肘关节、上肢、肩及手等方面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复发率可知,C 组患者复发低,仅出现2例,而 A 组与B组分别出现3例与6例,C组复发率与A 组与B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肩关节脱位患者,采用不同的脱位复位方法在肩关节功能恢复上无明显差异,但是采用足蹬法复位后随访复发率要明显低于科氏法与牵引推拿法复位处理,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天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研究学生感冒后发生持续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校医务室接受治疗的42例感冒后出现持续咳嗽的患者,根据治疗用药的不同随机性将其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有21例。一组应用罗红霉素、复方甘草片以及酮替芬联合用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泼尼松加以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21例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性大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对比,差异 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泼尼松应用于学生感冒后引起的持续咳嗽的治疗具有显著性效果,并且对学生的学习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进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予以舒适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各49例。 A 组进行舒适护理,B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从表1和表2看到,对于剖宫产产妇的护理,A 组和B组在两个衡量观察指标上总体存在显著差别,A组的疼痛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总体低于 B 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组的产妇疼痛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产妇(P<0.05)。可见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通过引入舒适护理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模式提供新方向。
作者:王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中,抽取160名确诊病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口服100 mg/d ,200 mg/d ,300 mg/d ,400 mg/d的黄体酮进行治疗,持续10天,这4组分别为 A 组,B组,C组和D组。比较四组患者的撤药性出血率,并将四组患者在就诊时与月经干净后3d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对比,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4组患者采取不同剂量的黄体酮进行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且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的撤药性出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4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0%,10%和15%。其中,A 组患者与 D 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差异不大,而较低的剂量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张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对于拔除上颌磨牙的麻醉效果。方法:116例需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有颊侧浸润组(实验组)59例,无颊侧浸润组(对照组)57例,比较2组患者在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对于拔除上颌磨牙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颊侧浸润后与对照组麻醉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在拔除上颌磨牙时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医生为了减轻患者对打针的紧张感,降低麻醉不适感,可不进行颊侧浸润麻醉,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意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的不同时间阴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方法:挑选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2个实验组分别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1-3h(实验1组)和3-6h(实验2组)阴置200μg 的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在手术前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术前腹痛和阴道流血情况,术中进行扩宫难易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用量等进行观察。结果:2个实验组的宫颈扩张率和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时实验2组比实验1组术前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的几率增加,术中的出血量增多,手术的时间增加,异丙酚的用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手术时间和降低异丙酚的用量,但是阴置米索前列醇的时间不断增加时会增加副作用。因此,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1-3h内进行手术为宜。
作者:张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造成眼外伤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探讨治疗眼外伤的方法及预防。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08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52例眼外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整理,讨论起防治方法。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以眼球穿通伤多,约占65%,根据外伤的不同种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之后,均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其中89例视力已恢复到0.5-0.8,治愈率为85.0%。结论:眼外科已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负担,及时的显微手术治疗是决定终治疗效果的关键。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可减少眼外伤的发病率,并提高眼外伤终治疗效果。
作者:胡建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双磷酸盐类药物是有效的破骨细胞抑制剂,是治疗骨代谢疾病的首选药物。目前,其主要应用于骨质疏松症、Paget’s病、多发骨髓瘤、恶性高钙血症、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等疾病。本文就双磷酸盐对骨科植入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为双磷酸盐应用于骨科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雷鹏蛟;马远征;李大伟;王天天;张嘉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吸烟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组抽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参与健康检查的人员6273例,根据其的吸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 A、B、C、D三组,其中 A组保持主动吸烟习惯2954例,B组已戒烟1083例,C组被动吸烟习惯1536例,D组无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习惯700例,对患者行血脂检测,观察四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HDL -C)的变化。结果:D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 A 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明显高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均会导致人们出现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出现下降趋势,保持吸烟习惯的应尽量控制吸烟的数量。
作者:岳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对高位肛门直肠周围肌间脓肿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中的差异。方法:24例患者均在我院诊断为高位肛门直肠周围肌间脓肿,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在骶管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疗效随访,观察、比较两种手术对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引流二期紧线手术后患者无一例出现肛门控便功能不良等并发症。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引流二期紧线手术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周围肌间脓肿患者的稳妥而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春辉;崔维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医药既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丰富资源,并且长期的应用实践已经证实,其确实可以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值得我们弘扬与传承。中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向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的重要科室,优质的中药房管理制度,可提高中药房服务质量,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救治,同时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中药房管理在当今时代,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因此对医院中药房管理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适宜的改进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亚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有效探讨血液透析技术在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实施有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尿酸水平都有所下降,且肾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45例患者在治疗后有结石排出,且在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果:有效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对早期痛风性肾病并伴随尿路结石患者实施治疗,具有明显的溶石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姗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唐氏筛查的干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4256例孕妇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健康教育及产前筛查实施情况差别分为观察组(完整综合性唐氏筛查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未进行唐氏筛查健康教育组)各200例,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我院2010年1月开始产前筛查后的唐氏筛查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指导临床健康教育实践。结果:实施完整综合性唐氏筛查健康教育组的孕妇在焦虑状态、终止妊娠率等方面都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积极综合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孕妇进行唐氏筛查,达到围生医学和优生科学的结合,有效保障母婴健康,利于围生期保健,值得应用。
作者:和士兰;黄源慧;冯志贤;梁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7月接诊的2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101例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对合并症患者疾病种类、临床发病特点、致病细菌种类等特点进行观察记录,总结分析呼吸道感染对糖尿病的影响特点。结果:101例糖尿病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终确诊发现包括上呼吸道感染40例、急性支气管炎30例、肺炎17例、肺结核8例、院内呼吸道感染6例;101例合并症患者行痰液细菌学检查后得到病原菌110株,菌种包括75株革兰阴性菌、30株格兰阳性菌及5株真菌。结论:呼吸道感染属于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通常会造成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等,致病菌多为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与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故而要合理予以抗生素处理,尽量改善患者脏器功能,提高治愈几率。
作者:张彬号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