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服用毒鼠强致意识障碍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蔡文玉

关键词:毒鼠强, 意识障碍患者, 临床, 窦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血浆置换, 处理, 顽固性低血压, 胸外心脏按压, 心电图, 去甲肾上腺素, 电除颤, 心电监护仪, 电解质紊乱, 血钾, 胸外按压, 心肌损伤, 气管插管, 解毒, 高钾血症
摘要:患者,女,37岁,因“服用毒鼠强致意识障碍4小时。”就诊我院,既往无心脏疾病史,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36.5℃,P:102次/分,R:18次/分,BP:80/50mmHg,昏迷状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给予行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TNT<3pg/ml,BNP<100ng/ml,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予持续CRRT血浆置换、解毒等处理,患者仍为顽固性低血压,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升压处理后,血压维持在90-100/60-70mmHg。入院后第2天,患者突发室颤,颜面口唇青紫,心电监护仪提示心室颤动,即予120J双向电除颤后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等处理后转窦性心动过速,急查血钾:5.6mmol/L,血镁:0.52mmol/L,考虑室颤与高钾血症相关,予纠正高钾低镁后,患者于入院后第3天仍反复出现室颤,均予电除颤、胸外按压后转为窦性心律,复查TNT无进行性升高,BNP无升高,多次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血钾:4.69mmol/L,无长QT间期RONT表现,单纯以电解质紊乱无法解释,其反复室颤发作,考虑与中毒引起心肌损伤相关,即继续解毒,CRRT血浆置换等处理后未再出现心室颤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男40例,女12例;平均年龄73岁。骨折按 AO 分型,A1型25例,A2型15例,A3型12例。结果:本组52例随访10~20个月,平均13个月。依据 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6例,良20例,可6例,总优良率为88.46%。除有2例钢板断裂骨折未愈合,余50例术后骨折均愈合,且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疗效满意,能够减少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尤其适宜于老年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作者:王世刚;杨昌盛;孙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中小学阶段学生视力状况现状,分析产生视力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辖区1所中学、6所小学共5168名学生开展视力检查,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受检学生总视力不良率为46.44%,小学生视力不良率37.65%,中学生视力不良率71.48%;男生视力不良率45.16%,女生视力不良率47.78%。结论: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男女生无明显差异。

    作者:吴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措施

    讨论妊高征的预防措施,通过预防措施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管理,减少妊高征引发的并发症。

    作者:海其古丽·提力瓦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当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给予其中40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甲组),另4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乙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手术平均时间上,甲组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甲组平均为(60±22)ml ,乙组平均为(155±27)ml ,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上,甲组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止痛药物使用率上,甲组为17.5%(7/40),乙组为65%(26/40),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同时甲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占7.5%,乙组有10例出现并发症,占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一例失败,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胆结石上,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手术当中的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能够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顺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长青;杨培基;张宏鹏;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结果:胃肠道疾病、感染和肝肾功能不全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有关(P<0.05);性别对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道和感染性疾病、肝肾功功能不全是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疾病的诱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张蓉;张朝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宫血宁对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防治效果

    目的:探讨宫血宁对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防治效果,为我矿医院提高上环术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3年10月份收治的104例行上环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术后不用药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宫血宁胶囊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防治月经过多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发现,在术后1、2和3个月的月经量方面,观察组明显要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在术后1、2和3个月的血红蛋白量方面,观察组则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给予上环术后患者宫血宁治疗,能够有效防治术后月经过多的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启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重病。使用有效的通气方法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显得尤为重要。无创机械通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利用呼吸机的无创通气技术为患者输送氧气,具有安全、无创等优点。该研究选取了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 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连波;万景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型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沙丁胺醇雾化后经吸入给药法治疗老年型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祛痰、平喘、吸氧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雾化沙丁胺醇吸入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要测定两组患者的的 PaCO2、PaO2和 FEV1,并观察记录患者的咳、喘、痰症状,听诊肺部哮喘音。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显著疗效,但观察组的显效百分比更高,达67.4%,比对照组高出40%以上,并且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均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型哮喘的疗效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广泛推广治疗老年型哮喘发作。

    作者:姚元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选择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减压短节段钉棒实施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短节段钉棒实施内固定治疗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治疗后患者 ASIA 分级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依据 ASIA 分级方法,12例属于B级,28例属于C级,80例属于D级;治疗后,3例B级患者转为D级,10例C级患者转为D级,其余107例患者转为E级。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钉棒实施内固定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颜福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与附件炎的鉴别诊断治疗

    目的:急性阑尾炎与妇科附件炎的误诊进行分析,力图为临床急性阑尾炎和附件炎的鉴别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就本院收治的3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38例误诊为附件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率达:10.3%。误诊的38例患者中:8例为急性附件炎,12例为妊娠异常导致输卵管破裂出血,10例为破裂的卵巢黄体出血,8例为输卵管炎症积脓。结论:急性阑尾炎与附件炎的误诊率较高,在诊断时应注意细询问病史,病症,病情,比如是否已婚是否节育,是否有过腹症史,以及阑尾炎史,且术前一定要行穿刺检查或者妇科盆腔检查.

    作者:成焕忠;叶海英;汪水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慢性腮腺炎为主要表现的小儿HIV感染及艾滋病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以慢性腮腺炎为主要表现的小儿 HIV 感染及艾滋病的临床特征,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在2006年5月到2012年11月期间收集的小儿 HIV 感染及艾滋病例18例的相关资料,所有患儿均以慢性腮腺炎为主要表现,观察与分析患儿并发症、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所有患儿的 HIV 抗体呈阳性,传播方式都是由血制品、输注感染 HIV 血液或母婴传播。12例患儿死亡,死亡率为66.7%,其余6例患儿均在治疗当中。结论: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是小儿 HIV 感染及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要积极采取措施对母婴传播进行阻断,检测高危生育期妇女的 HIV ,并给予产前或产时药物阻断,及人工喂养等。要加强血液管理,对输血和输血制品临床指征进行严格掌握,有效预防小儿 HIV 感染及艾滋病。

    作者:吴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优质服务在健康体检过程中的应用经验总结

    通过优化体检流程,体检时间缩短、体检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达到99%。通过优质服务的开展使体检者更安全、更顺利、更合理完健康成体检。

    作者:罗家红;周仲芳;熊廷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处理,术后护理、饮食和活动指导,并发症的观察。结果:30例病人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均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无1例出现合并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观察和护理,对降低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体会

    目的:探讨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对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或者急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患者60例给予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以及静脉泵入高浓度升压药物例如多巴胺、间羟胺,抗心律失常药物例如可达龙,及时泵入高浓度氯化钾,防止低血钾所致恶性心律失常,为急性期患者药物的及时应用及液体容量进入的多少提供依据。结果: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对于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期中心静脉压监测及药物及时使用能够提供安全有效的通路。

    作者:杨有东;杨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结果后,发现进行人性化护理后,医院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开展人性化服务前相比,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人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侯成荣;王德福;胡永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01至2012-01于我院进行腹部及四肢手术,年龄在5-15岁的患儿1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儿均采用氯胺酮进行基础麻醉,A 组50例患儿均为上肢手术,先采用肌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2-6mg/kg),然后静脉缓慢小剂量芬太尼,B组患儿50例均为腹部和下肢手术,采用椎管内氯胺酮及芬太尼亚麻醉剂量麻醉。C组患儿50例整个手术过程中均采用氯胺酮连续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患儿麻醉前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30min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时间、唤醒时间、药物用量、麻醉效能参数、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患儿麻醉起效前HR、MAP、RR、SpO2四项生命体征,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起效后10min、30min时A、B两组 HR、MAP、RR三项指标均优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但前两组SpO2值低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及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减少前者用量,降低其蓄积作用对患儿影响,同时增强麻醉及镇痛效能,减少麻醉起效及唤醒时间,但必须密切监测患儿呼吸功能。

    作者:吴安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实施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42例观察组和42例对照组,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并辅以中草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的时间、血液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8.1%,对照组为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液β- HCG 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许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母婴床旁护理措施对产妇产后焦虑和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床旁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产妇产后焦虑与遵医行为的临床影响。方法:随即选取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280例,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0例。对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床旁护理。护理过程中总结床旁护理具体方法以及两组产妇产后焦虑与遵医行为情况。结果: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测试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时、产后 SAS得分相差不大(p>0.05),出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产妇入院时、产后SAS得分明显高于出院时,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产妇入院时、产后SAS得分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产妇洗浴、抚摸、游泳、母乳喂养、臀部护理等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旁护理是在母婴床旁实施,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升级转变的以母婴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改护理模式在产科实施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焦虑状况、提高产妇遵医行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尤玲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手术及体会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术前诊断率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03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34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诊断率和术后治疗情况。结果:2例患者术前检查确诊,其他32例患者均在术中发现;2例胆囊癌患者分别于术后3、4个月围手术期内发生肝转移而死亡,其他3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均未发生肠瘘、胆瘘等并发症。结论:对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患者进行诊断,应重视病史的询问,并通过辅助检查,仔细分析病情,可提高术前诊断率,降低漏诊误诊率,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吴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脐带绕颈分娩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在分娩期脐带绕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经产前多普勒超声或B超检查诊断为脐带绕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产妇均接受孕妇常规待产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结果:①研究组三个产程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上,对疑似或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行细致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可有效缩减产程,减少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邱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