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蓉;张朝富
目的:比较早期胃癌次全切除术中完全与部分网膜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次全切除术的早期胃癌患者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例)与对照组(5例)两组,其中观察组行部分网膜切除术,对照组行完全网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在其余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行次全切除术的早期胃癌患者行部分网膜切除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亚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及针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求促进脑出血患者康复的佳方案。方法:将34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4例,按常规西医,给予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并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14天后配合针灸治疗,治疗组14例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3_5天内配合床头针灸及床边肢体运动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自理能力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无再出血现象,两组无差异。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自理能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对促进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亚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利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吸氧、祛痰、支气管扩张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再给予泼尼松进行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显示 PaO2和PaCO2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这种联合用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和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月80例行舒适护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2006年12月-2009年11月80例行常规护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护理满意度和运动耐受改善等。结果:舒适护理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96.25% vs .77.5%,p<0.05),运动耐受改善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疗效,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吕佩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急性胃出血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62例患者中,5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2%。另外,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有1例由于出血过多而死亡。结论: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效果显著,且费用较低,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礼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友会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资料和方法:76例新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按糖尿病病友会模式和常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前进行糖尿病知识积分调查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实验后6个月进行糖尿病知识积分调查和遵医性调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患者实验后遵医性、糖尿病知识积分提高;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P<0.05)。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后遵医性、糖尿病知识积分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糖尿病病友会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新发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行为遵医性,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作者:李施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规范医院拆零口服药品管理和发放,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开具的涉及到拆零口服药品的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管理和发放情况。结果:拆零口服药品在管理和发放的过程中,主要存在质量问题、信息问题、错发问题,以及再包装问题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卫生问题和药品信息问题。结论:医院要积极的规范拆零口服药的管理和发放,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大程度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叶芬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对于拔除上颌磨牙的麻醉效果。方法:116例需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有颊侧浸润组(实验组)59例,无颊侧浸润组(对照组)57例,比较2组患者在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对于拔除上颌磨牙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颊侧浸润后与对照组麻醉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在拔除上颌磨牙时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医生为了减轻患者对打针的紧张感,降低麻醉不适感,可不进行颊侧浸润麻醉,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意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脑卒中特点。方法:分析82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糖尿病性脑卒中比较。结果:糖尿病性脑卒中以多灶性脑梗死为主:以偏瘫、感觉障碍表现为多;治疗效果不及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致病因素。早期治疗糖尿病对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中革;张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造成眼外伤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探讨治疗眼外伤的方法及预防。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08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52例眼外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整理,讨论起防治方法。结果:本组152例患者中,以眼球穿通伤多,约占65%,根据外伤的不同种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之后,均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其中89例视力已恢复到0.5-0.8,治愈率为85.0%。结论:眼外科已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了负担,及时的显微手术治疗是决定终治疗效果的关键。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可减少眼外伤的发病率,并提高眼外伤终治疗效果。
作者:胡建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结果:胃肠道疾病、感染和肝肾功能不全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有关(P<0.05);性别对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道和感染性疾病、肝肾功功能不全是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疾病的诱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张蓉;张朝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护理的成功率。方法:将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15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 ABCDE传统的复苏方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护理。治疗组采用综合技术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护理。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7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70例,占总例数的93.3%,对照组7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62例,占总例数的82.7%,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且过后患儿的并发症,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传统 ABCDE 复苏方案相比,综合技术抢救优于传统ABCDE复苏方案,可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抢救过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够美;刘丽;李枝菊;董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肛肠手术中使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的骶管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30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150例实验组和150例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用复方甲蓝注射液进行麻醉;对照组病人注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药物的毒性反应和排便或换药时的肛门痛感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在手术后排便或换药时的肛门痛感要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在手术后的前三天为明显;在尿潴留的发生率和药物毒性反应上,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肛缘水肿的发生率、肛门的烧灼感和肛门失禁都要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在腔肠手术的骶管麻醉中使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具有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镇痛效果显著、和安全、操作简单的优点。
作者:王宏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优质护理方法,防止发生子痫及其严重的并发症,以提高孕产妇安全分娩质量。方法:将1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60例观察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给予优质药物指导与心理护理等规范化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 Apgar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 Apgar 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显著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血压,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患者SAS、SDS 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的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作者:舒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手术急救处理,西医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GCS 评分均逐步提高,第7天及第14天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评分;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颅内压(ICP)观察:观察组在治疗后12h起,ICP显著降低,在治疗前及治疗7d后,对两组病人脑水肿情况进行 CT 观察,治疗7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水肿面积分别降为3.34 cm2,4.87 cm2,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别,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并发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魏启明;代福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如何在围术期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以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实施护理标准化为基础,宣传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围手术期得到规范优质的护理。结论:围手术期开展优质化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使手术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层面得到了大化的满足,拉近了医患距离,减少了医护纠纷,提高了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韦登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找出某皮革制造企业通风系统在设计、安装及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改进办法,完善通风排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分析方法,按规定方法测定整改前后罩口风速和作业场所空气DM F浓度。结果:整改后罩口风速明显比整改前增加,并能够达到1m/s的要求,作业场所空气DM F浓度整改后合格率明显上升。结论:通风排毒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应用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控制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徐波;肖卫;江海;米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正确护理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当中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遵循患者自愿的原则依照随机抽取的方式给予其中30例常规护理(比较组),另外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分析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相应护理,分析组中有30例治愈,达到了100%的治愈率,比较组中有29例治愈,治愈率为96.7%,由于合并胸部损伤而死亡的有1例,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分析组中有29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6.7%。比较组中有20例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66.7%,分析组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方式来护理外伤性脾切除术后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不失为临床护理的有效方式。
作者:段琼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子宫疤痕部位妊娠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子宫疤痕妊娠护理的患者60例,均已婚已育,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经临床护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率为0,30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16.7%,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创面恢复时间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是患者刨宫产手术过程的风险系数大大降低,术后护理效果良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寸小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腰椎管内疾患患者应用磁共振椎管水成像(M RM )进行诊断,分析其影像特点以及该诊断结果和手术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疾患患者共66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 M RM 诊断,对比术中所见,总结 M RM 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M RM 表现类型分别有:胡须型;幕帘型、不全阻断型、完全阻断型;残根型;喇叭口型、束腰型;根须型。所有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保持极高一致性。结论:对腰椎管内疾患患者应用 M RM 进行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诊出率,对此类疾病诊断结果真实准确,为临床提供了一条新的诊断方法。
作者:高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