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

赵连波;万景莉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老年,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通气技术, 住院患者, 现报道如下, 应用价值, 研究对象, 通气方法, 人工气道, 临床, 对比分析, 危重病, 呼吸机, 氧气, 选取, 输送, 安全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重病。使用有效的通气方法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显得尤为重要。无创机械通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利用呼吸机的无创通气技术为患者输送氧气,具有安全、无创等优点。该研究选取了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 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处理,术后护理、饮食和活动指导,并发症的观察。结果:30例病人经及时有效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均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无1例出现合并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护、观察和护理,对降低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手术及体会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术前诊断率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03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34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诊断率和术后治疗情况。结果:2例患者术前检查确诊,其他32例患者均在术中发现;2例胆囊癌患者分别于术后3、4个月围手术期内发生肝转移而死亡,其他3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均未发生肠瘘、胆瘘等并发症。结论:对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患者进行诊断,应重视病史的询问,并通过辅助检查,仔细分析病情,可提高术前诊断率,降低漏诊误诊率,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吴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脑卒中8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脑卒中特点。方法:分析82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糖尿病性脑卒中比较。结果:糖尿病性脑卒中以多灶性脑梗死为主:以偏瘫、感觉障碍表现为多;治疗效果不及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致病因素。早期治疗糖尿病对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中革;张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治措施,为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2例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产妇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上述22例高危妊娠产妇在经过我院住院治疗后,其中6例自然分娩,16例进行剖宫产。3例产妇出现死胎;8例高血压高危妊娠产妇经过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生产顺利,母子平安。1例患者出现肾衰,2例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5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3例。结论: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产妇的治疗工作在患者的病程以及生产结局都有着重要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在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的康复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躁动的患者,应用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治疗,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ICU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51例躁动的患者,均持续静脉泵入小剂量的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痛镇静治疗,观察给药前,给药后2小时及药物持续状态下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躁动,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平稳,在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能够达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贺丽;杨玉梅;张文田;赵晓;华鹂鹂;金晓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9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奥氮平和奋乃静,疗程12周。采用阳性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有效率为89.8%,奋乃静组有效率为87.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与治疗前相比奥氮平组阴性症状评分于治疗4周起显著降低(P<0.01);治疗12周奥氮平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奋乃静组(P<0.05)。结论: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尤其是阴性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艳芝;王增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对急性重症哮喘实施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急性重症哮喘患者46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46例患者中,39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占84.78%,5例患者病情出现缓解,占10.87%,2例患者出现死亡,占4.35%,其中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有1例。结论:重症哮喘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对患者病情准确评价、使用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采用呼吸机通气。重症哮喘患者采用规范综合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大大缩短。

    作者:王顺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合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条款修订护理质控手册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控制手册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要求及等级医院评审护理质量条款要求,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全面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结果:逐步在我院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中形成护理质量自控及前瞻性护理质量控制理念。结论:护理质量控制手册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工作,对我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到了促进作用。

    作者:邓玉萍;段志娟;杨琼;杨立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0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2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临床获益较大,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再次胆囊手术3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再次胆囊手术原因以及并发症预防办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1例再次胆囊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31例再次胆囊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后,效果很好,患有胆囊变异的患者共有12例,其中4例为副胆囊患者,6例为胆囊管畸形患者,2例为葫芦形胆囊患者;解剖层次模糊的患者共有15例,其中7例为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8例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共有2例,同时胆囊形态正常术者出现操作不当的患者有2例。结论:再次行胆囊手术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首次胆囊切除不全,导致症状复发,其中胆囊变异以及胆囊局部解剖层次不清是其中为关键的因素,因此要不断完善术者解剖基础,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在术中,要详实解剖胆囊三角,避免再次手术现象。

    作者:尉金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刀在手术的应用、维护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外科手术中的良好应用。方法:通过掌握超声刀的使用原理以及它具有止血效果好、术野清晰、损伤小、安全性好等优点,较好地应用于手术。结果:手术中由于掌握使用技巧,护理人员的有效配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刀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方便操作,效果可靠。

    作者:王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 ASA(美国麻醉师学会)Ⅰ-Ⅱ级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麻醉时的数据显示,三组患者的SBP、DBP和HR在诱导时的低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三组的插管反应率高于B组(P<0.05);对3组患者术后的OAAS评分情况比较,三组的 OAA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一组和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静吸复合麻醉比较起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靶控静脉麻醉更稳定,患者更易于恢复意识,应当在临床上给以推广使用。

    作者:奚可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脑梗塞误诊为冠心病1例报告分析

    小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步态不稳、头晕、恶心、呕吐等,缺乏临床特异性,加之临床医生缺乏足够的临床诊断意识,致使该病极易漏诊;另一方面,即使注意到这些临床表现,也因其缺乏特异性而与其他疾病混淆而误诊。现将我院接诊的1例小脑梗塞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效果,为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价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艾滋病感染者的感染途径不同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总结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接受程度。结果:性接触感染者干预前完全接受占17.5%,干预后完全接受占37.5%;医源性患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22.5%,干预后占0.0%,吸毒感染者干预前完全不接受占20.0%;干预后占12.5%。除母婴垂直感染患者外,其他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接受程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途径感染艾滋病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的接受性和依从性,改善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骆礼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0例产妇年龄(20-42)岁,利用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对产妇疼痛做出全面、动态的评估。同时做好疼痛处置并及时评价止痛效果。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面部表情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准确度,可长期实施。

    作者:刘彩霞;刘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脐带绕颈分娩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在分娩期脐带绕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经产前多普勒超声或B超检查诊断为脐带绕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产妇均接受孕妇常规待产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结果:①研究组三个产程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上,对疑似或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行细致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可有效缩减产程,减少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邱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在5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中的应用

    目的:有效探讨血液透析技术在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实施有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尿酸水平都有所下降,且肾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45例患者在治疗后有结石排出,且在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果:有效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对早期痛风性肾病并伴随尿路结石患者实施治疗,具有明显的溶石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姗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中出现感染的135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消化内科135例感染患者中,易感人群为老年患者,以60-70岁年龄阶段感染病例多。易感因素包括: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消化道出血、肝硬化以及消化道肿瘤等。易感部位主要是上呼吸道,其次是下呼吸道、胃肠道以及泌尿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常见的还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严格实施无菌消毒操作,针对易感人群、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对症治疗原发病,避免或减少发生消化内科感染的机率。

    作者:周昌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加强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医学实验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从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实验室建设和投入三方面入手,对医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论述。

    作者:王玲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手术后的观察

    目的:对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患者进行术后临床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已完成手术的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其中16例单纯肠管修补术、5例破裂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乙状结肠双腔造口及局部引流术。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漏2例。结论:充分认识外伤性结直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掌握结肠手术或修复的适应证、了解直肠损伤处理的特殊性,能够有效减少结直肠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雷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