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贵
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共收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30例于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对30例分组处理,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单一使用前列地尔;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法,血塞通片+前列地尔;治疗后60d ,对比2组的症状情况。结果:经过30例临床回访调查,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水肿、血压、肾功能等方面治疗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临床需积极推广。
作者:杨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肩关节脱位急诊旋转复位角度与三种脱位复位方法的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三种脱位复位方法效果间的差异,以便为临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接诊的急诊肩关节脱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他们肩关节脱位旋转复位角度,随机均分为 A、B、C三组,其中A 组采用科氏法进行脱位复位,B组采用牵引推拿法进行脱位复位,C组采用足蹬法进行脱位复位,对三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并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测定结果与复发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旋转复位角度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关节功能评分可知,三组患者在肘关节、上肢、肩及手等方面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复发率可知,C 组患者复发低,仅出现2例,而 A 组与B组分别出现3例与6例,C组复发率与A 组与B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肩关节脱位患者,采用不同的脱位复位方法在肩关节功能恢复上无明显差异,但是采用足蹬法复位后随访复发率要明显低于科氏法与牵引推拿法复位处理,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天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06月到2013年01月我院收治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高鹏真;柳俊海;程小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双磷酸盐类药物是有效的破骨细胞抑制剂,是治疗骨代谢疾病的首选药物。目前,其主要应用于骨质疏松症、Paget’s病、多发骨髓瘤、恶性高钙血症、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等疾病。本文就双磷酸盐对骨科植入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为双磷酸盐应用于骨科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雷鹏蛟;马远征;李大伟;王天天;张嘉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单纯呼吸道感染患者44例为对照组,呼吸道感染伴支气管哮喘患者44例为实验组。收集血液样本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MP-IgM 阳性率、血清总IgE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MP-IgM阳性5例(11.4%),实验组血清MP-IgM阳性23例(52.3%);血清MP-IgM阳性患者血清总IgE为(144.52±42.13)IU/ml ,血清 MP -IgM 阴性患者血清总IgE为(65.48±38.46)IU/ml。结论:MP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临床诊断中对于无其他病因的患者要考虑MP感染的可能,提高诊断治疗的准确性。
作者:李坤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讨论妊高征的预防措施,通过预防措施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管理,减少妊高征引发的并发症。
作者:海其古丽·提力瓦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进行剖宫产术后的产妇予以舒适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各49例。 A 组进行舒适护理,B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从表1和表2看到,对于剖宫产产妇的护理,A 组和B组在两个衡量观察指标上总体存在显著差别,A组的疼痛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总体低于 B 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组的产妇疼痛程度以及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产妇(P<0.05)。可见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通过引入舒适护理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模式提供新方向。
作者:王凤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检验人员由于大量接触可能携带艾滋病毒的样本,而在检验过程中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有可能让检验人员感染上艾滋病毒,为检验工作和个人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研究检验人员对于艾滋病的暴露防护,增强检验人员的防护意识,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系数是艾滋病检测非常重要的一环。当前艾滋病防护意识较为淡薄,在一些医院中对于发生的职业暴露不予以上报,有些检验人员存在着不良的操作习惯,这些都极有可能引起艾滋病感染。本文通过分析艾滋病检测阶段产生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进行各项原因的分析,进而加快职业暴露后采取措施的速度,为职业防护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保护手段。
作者:蒋琼;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外科手术中的良好应用。方法:通过掌握超声刀的使用原理以及它具有止血效果好、术野清晰、损伤小、安全性好等优点,较好地应用于手术。结果:手术中由于掌握使用技巧,护理人员的有效配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刀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方便操作,效果可靠。
作者:王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有效探讨血液透析技术在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实施有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尿酸水平都有所下降,且肾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45例患者在治疗后有结石排出,且在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果:有效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对早期痛风性肾病并伴随尿路结石患者实施治疗,具有明显的溶石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姗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80例,将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之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明显比对照组好,新生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罗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中麻醉和体外循环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主动脉瓣发生病变需要进行置换术的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麻醉方案和仪器监测,但是在进行体外循环时.试验组患者接受氧合血停跳液,对照组接受常规停跳液。通过两组患者心率、有创动脉压和心脏自动复跳率的对比来观察麻醉和体外循环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方面无显著差异,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两组在诱导及切皮时率和有创动脉压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开放升为主动脉时,实验组患者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主动脉心脏瓣膜置换术中,采用科学合理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方案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意外的发生,确保手术的顺利开展,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孔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通过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配合消炎散外敷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2010年6月到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中抽取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45例患者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消炎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另34例患者单纯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2-6个月左右的随访,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治疗,45例观察组中有25例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治疗总有效率为95.6%。34例对照组中有15例优,10例良,4例可,5例差,治疗总有效率为8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疗效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疼痛与肿胀参数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的日常功能活动参数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上,运用消炎散外敷+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符合药物联合使用的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检验科是进行病症病菌确认、各项数据监测的重要科室,它肩负着为医院临床科室提供患者正确的身体数据指标的重任。而检验科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它内部集中了各种可能携带有害病菌的待检测物,譬如血液、尿液、排泄物等,因此在检测过程中,这些都极有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检验员的感染,因此医院检验科的自我检测清洁,防止有害物质造成不必要的危害是医院检验科的重点。本文从医院检验科进行消毒控制的意义谈起,结合检验科消毒防护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检验科自我防护整体意识提升的讨论,从而为医院检验科消毒质控提供一点意见。
作者:阿依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医疗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在医院临床中应用的无菌医疗用品和再生物品种类都在不断的增多,这就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肿瘤专科医院来说,在这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作出的努力也更多。本文主要分析了无菌物品的供应管理模式在肿瘤专科医院的重要性,对其肿瘤专科医院无菌物品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现阶段这种管理模式在医院产生的效果以及应用现状。
作者:青志旺;梁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在分娩期脐带绕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经产前多普勒超声或B超检查诊断为脐带绕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产妇均接受孕妇常规待产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结果:①研究组三个产程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上,对疑似或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行细致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可有效缩减产程,减少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邱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再次胆囊手术原因以及并发症预防办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31例再次胆囊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对31例再次胆囊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后,效果很好,患有胆囊变异的患者共有12例,其中4例为副胆囊患者,6例为胆囊管畸形患者,2例为葫芦形胆囊患者;解剖层次模糊的患者共有15例,其中7例为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8例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共有2例,同时胆囊形态正常术者出现操作不当的患者有2例。结论:再次行胆囊手术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首次胆囊切除不全,导致症状复发,其中胆囊变异以及胆囊局部解剖层次不清是其中为关键的因素,因此要不断完善术者解剖基础,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在术中,要详实解剖胆囊三角,避免再次手术现象。
作者:尉金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治疗异位妊娠中使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共43例,对其进行腹腔镜手术实施治疗,并与行传统开腹手术4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在术中出血量也相对较少,在住院时间上也有所减少(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出血更少,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治疗异位妊娠准确性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卢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床旁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产妇产后焦虑与遵医行为的临床影响。方法:随即选取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280例,根据住院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40例。对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床旁护理。护理过程中总结床旁护理具体方法以及两组产妇产后焦虑与遵医行为情况。结果:通过焦虑自评量表测试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时、产后 SAS得分相差不大(p>0.05),出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产妇入院时、产后SAS得分明显高于出院时,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产妇入院时、产后SAS得分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产妇洗浴、抚摸、游泳、母乳喂养、臀部护理等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旁护理是在母婴床旁实施,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升级转变的以母婴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改护理模式在产科实施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焦虑状况、提高产妇遵医行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尤玲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越来越多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由于老年人的患病时间较长、恢复慢且稳定性较差,加之老年人抵抗力较弱,身体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使得老年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较高,不仅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危及生命。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展开讨论,分析导致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情况,为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杨拥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