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红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8例肺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静脉注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治愈19例,总有效率达到96.67%(29/30),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炎治疗中,炎琥宁静脉注射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虞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奥曲肽、血凝酶三药联用治疗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兰索拉唑、奥曲肽、血凝酶三药联用治疗的观察组和血凝酶单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止血效果、应激状态和肾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胃管引流量、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兰索拉唑、奥曲肽、血凝酶三药联用治疗能够增强止血效果、缓解应激状态、改善肾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生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妇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60名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确诊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试验组采用微波仪照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根据患者切口恢复和治愈情况,记录其治疗时间、切口的愈合时间和总有效率,对比分析不同疗法对于治疗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时间是4.02±3.87d,切口的愈合时间是12.77±2.69d,治愈28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是8.65±1.34d ,切口的愈合时间是17.14±3.34d ,治愈2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疗效较常规治疗好,切口恢复快,治愈率高,有效降低了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是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措施,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宋光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面的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所有患者 CCU 并行 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等情况,观察患者在使用IABP后的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是否有并发症出现,住院死亡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及时在IABP的帮助下完成急诊 PCI手术,并且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并发症发生6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中死亡2例,手术中死亡0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结论: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加安全有效,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作者: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对急性重症哮喘实施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急性重症哮喘患者46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46例患者中,39例患者病情完全缓解,占84.78%,5例患者病情出现缓解,占10.87%,2例患者出现死亡,占4.35%,其中因肺部感染导致死亡1例,因呼吸衰竭导致死亡有1例。结论:重症哮喘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对患者病情准确评价、使用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采用呼吸机通气。重症哮喘患者采用规范综合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大大缩短。
作者:王顺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非生理性急升,从而影响内脏血流和脏器功能,并由此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一组疾病。本疾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和干预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死亡率。
作者:陆文;吴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及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改变情况及各激素水平变化;随访3~6个月,统计随访结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89.19%(66/74);治疗后肌瘤平均体积显著缩小,全血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62例,56例月经恢复,6例肌瘤增大,采用手术治疗。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茄静;覃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在分娩期脐带绕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经产前多普勒超声或B超检查诊断为脐带绕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产妇均接受孕妇常规待产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结果:①研究组三个产程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上,对疑似或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行细致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可有效缩减产程,减少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邱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维生素 A、B、C、D、E展开研究,了解儿童在缺乏这五类维生素时身体各方面会受到的不良影响。旨在平衡维生素摄取状态,让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通过病例研究与资料查证方式对五大类维生素展开调查,分别说明这五种维生素的作用、摄取方式以及缺乏时的不良影响。结果:不同维生素的缺乏会对儿童造成不同不良影响,影响涉及到视力、发育状况等各方面。结论:儿童家长应重视维生素的补给与平衡,加强维生素摄入量,确保每日所需维生素能够通过饮食来调节,让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本科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215例患儿查阅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总结相应的处理、预防措施。结果:215例患儿中发生有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有15例,相关因素有:疼痛、精神紧张因素8例,按压及强迫体位导致有3例,药物因素2例,血容量不足因素2例。通过及时处理,15例患儿均康复,通过实施全方位的预防措施其后无同样病例出现。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ac-tion ,VVR)发作的因素有多种,术前对患儿认真评估,做好积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有效避免发作。
作者:贾鹏;孙玉琴;李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给予临床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取近三年在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的高血压病人,采用随机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两种药物共同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单一药物给予治疗,分析研究两组临床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采用缬沙坦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应在临床实践当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岩温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泌尿科微创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抽取44例2011.1.1~2012.1.1之间在我院泌尿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个小组,每组22人,分别为观察组(即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对照组(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期、中期以及后期SPO2、BP以及 HR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两组患者在术中静脉注射麻黄碱的例数与SPO2、BP、HR进行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且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科患者时,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故而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林;胡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治措施,为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2例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产妇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上述22例高危妊娠产妇在经过我院住院治疗后,其中6例自然分娩,16例进行剖宫产。3例产妇出现死胎;8例高血压高危妊娠产妇经过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生产顺利,母子平安。1例患者出现肾衰,2例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5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3例。结论: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产妇的治疗工作在患者的病程以及生产结局都有着重要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在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的康复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血管外科的常见急重症往往异常凶险,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抢救患者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必备条件,本文简要介绍四种血管外科常见急重症的诊断及治疗,为血管外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周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急诊救治的方法。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急诊救治,观察临床救治效果。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后,本组48例患者,19例有效,26例显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73%。结论:患者入院后,应根据其临床症状予以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把握抢救时机,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杜治国;杨小良;张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实际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病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在糖尿病的治疗期间,更易合并有低血糖反应。同时由于其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如果低血糖反应得不到及时抢救,会导致休克,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重视。故临床上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不可忽视。
作者:何永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术后管道固定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鼻胆管引流患者93例,按住院日期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两组患者在对高危评估不到位、约束不当、痴呆及宣教到位情況等方面,有无差异性。实验组患者实施术后管道固定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引流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进行管道固定护理,提高了引流效果,脱管现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患者对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上也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胆管引流患者的术后管道固定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因鼻胆管的刺激对患者鼻咽部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防止引流管的的阻塞与导管的脱出,降低鼻胆管引流患者的拔管率。
作者:任燕敏;向建文;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医护人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采用左卡尼汀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心肌损害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儿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实验中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中,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患儿 ALT 指标为(24.17±8.09u/L)、CK -MB为(16.90±3.27u/L)、CK 指标为(109.13±24.67u/L)、LDH 指标为(177.03±16.08u/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患儿症状采用适量的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效果显著,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用药后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莲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行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评价。方法:从2012年2月到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当中抽取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住院、手术和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治疗组要显著优于比较组(P<0.05);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而比较组有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7%,其中手术之后切口出现感染的有3例,腹腔引流物出现轻微血性的有2例,口服止血药之后症状好转。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其融合了诊断与治疗双重功能,有着较广的手术视野,安全无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