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忠萍
目的:对产科门诊接收的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并观察产前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产科门诊孕妇采取常规产检资料与在常规产检基础上予以产前健康教育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0例孕产妇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检,观察组实施常规产检联合产前健康教育干预,每组患者各100例。结果:从临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孕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门诊实施产前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孕妇的顺利分娩率,降低社会因素所产生的剖宫产心理,有利于孕妇及其胎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甘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讨论妊高征的预防措施,通过预防措施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管理,减少妊高征引发的并发症。
作者:海其古丽·提力瓦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就治的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产后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有效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的有效治愈率和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均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征。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病损及收缩力减弱,都可导致心力衰竭,临床上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和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常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结局。我将几年来对246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深刻体会到做好护理工作对治疗心力衰竭整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现总结几点护理心得。
作者:王晓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急诊救治的方法。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老年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48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急诊救治,观察临床救治效果。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后,本组48例患者,19例有效,26例显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73%。结论:患者入院后,应根据其临床症状予以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把握抢救时机,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者:杜治国;杨小良;张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01至2012-01于我院进行腹部及四肢手术,年龄在5-15岁的患儿1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儿均采用氯胺酮进行基础麻醉,A 组50例患儿均为上肢手术,先采用肌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2-6mg/kg),然后静脉缓慢小剂量芬太尼,B组患儿50例均为腹部和下肢手术,采用椎管内氯胺酮及芬太尼亚麻醉剂量麻醉。C组患儿50例整个手术过程中均采用氯胺酮连续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患儿麻醉前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30min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时间、唤醒时间、药物用量、麻醉效能参数、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患儿麻醉起效前HR、MAP、RR、SpO2四项生命体征,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起效后10min、30min时A、B两组 HR、MAP、RR三项指标均优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但前两组SpO2值低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及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减少前者用量,降低其蓄积作用对患儿影响,同时增强麻醉及镇痛效能,减少麻醉起效及唤醒时间,但必须密切监测患儿呼吸功能。
作者:吴安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护患纠纷是当前社会的一大典型问题,究其原因涉及医护人员自身因素、患者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从事繁杂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不仅是护患矛盾的直接面对者,也是缓解医患矛盾的重要力量,发生护患纠纷的心理应激表现会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和正常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作者:宋海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收集国内外黄连素在临床上有很多新用途,如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律失常、消化性溃疡、预防癌症等。有关文献报道,扩大其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征远;张雪娇;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缺陷进行探讨,以完善医院归档病案表格式的电子护理记录。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治疗过的5230份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其中包括2615份护理记录模块组和2615份表格式电子指引组,对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在所抽取的我院5230份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中有301份存在着缺陷,所占比例为5.8%,301份护理记录缺陷中包括200份护理记录模块组缺陷,占66.45%,101份表格式电子指引组缺陷,占33.55%,两组在护理记录缺陷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记录的护理文件中出现缺陷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建立护理记录表格式电子指引,保证电子病历填写的规范化,从而促使电子病历的规范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而且还有效降低了医院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管俪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0例产妇年龄(20-42)岁,利用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对产妇疼痛做出全面、动态的评估。同时做好疼痛处置并及时评价止痛效果。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面部表情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准确度,可长期实施。
作者:刘彩霞;刘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异物穿体患者的急救和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救治的3例异物穿体患者的临床病例,对患者进行防治休克、伤口检查、手术清创、骨折复位等处理。结果:3例患均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处基本愈合,住院14-25天后康复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已经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异物贯穿肢体内患者的救治能否成功救治,与贯穿刺入部位的重要器官受损情况有关,也和急救医护人员的临床判断和处理措施紧密相关。除了以上两点外,院前急救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盲目拔出插入体内的异物。
作者:袁黔峰;邵明斌;唐小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小体积90例前列腺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前列腺电切术(TURP)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 IBN)。结果:90例患者中,有85例手术成功,占94.44%,手术时间30~60min ,平均42min。术后无继发大出血、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留置尿管4~6天。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排尿持久、顺畅,之后在术后3、9、18个月检测患者 Qmax ,与同期 TURP体积较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相对比,无明显差异,患者无膀胱颈挛缩现象发生,IPSS(5.62.2)分,大尿流率(183.9)ml/s .结论:运用前列腺电切术(TURP)加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 IBN)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能更好的解除膀胱颈梗阻,手术时间短,术中输血比率小,是术后预防膀胱颈挛缩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仕军;杨顺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方式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入组研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时期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20例,临床期间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120例,临床期间给予高频电波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6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高精准确,创伤小无痛苦,不影响生育等优点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李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方法:分析我院从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自门诊及急诊收治的60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病例选择男42例,女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外加上规范化的康复训练。观察比较治疗对两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病患的恢复情况。结果:且结果显示,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两组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b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经过系统康复治疗,全面改善肢体运功功能,能够促进脑功能重组,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病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国圣;吴永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外科手术之前护理风险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抽取2年来在我院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对病人采取相对应的临床预防措施,对神经外科手术之前护理风险给予分析,而且对两组护理情况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外科手术之前临床护理风险问题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不但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同时也使神经外科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曹艳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压非生理性急升,从而影响内脏血流和脏器功能,并由此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一组疾病。本疾病在临床发病率较高,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和干预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死亡率。
作者:陆文;吴林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医药既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丰富资源,并且长期的应用实践已经证实,其确实可以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值得我们弘扬与传承。中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向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的重要科室,优质的中药房管理制度,可提高中药房服务质量,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救治,同时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中药房管理在当今时代,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因此对医院中药房管理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适宜的改进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亚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门诊输液室内应用优质服务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门诊输液室内曾接收的8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并且两组患者数量相等,每组各有40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服务,对照组患者未行优质服务,在输液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完成输液治疗之后,对两组患满意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为95.0%,对照组中患者满意率为75.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对于输液患者,对其行优质服务,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不但能够使护理水平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可在门诊输液室内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医学实验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从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实验室建设和投入三方面入手,对医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论述。
作者:王玲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有效探讨血液透析技术在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实施有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尿酸水平都有所下降,且肾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45例患者在治疗后有结石排出,且在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果:有效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对早期痛风性肾病并伴随尿路结石患者实施治疗,具有明显的溶石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姗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