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俪锶
目的:分析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为制定处置对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单位在2010年~2012年三年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年间,本县总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2起,病例403例。其中2010年9起,占总数的40.91%,报告病例188例,占总数的46.65%;2011年7起,占31.82%,报告病例131例,占32.51%;2012年6起,占27.27%,报告病例84例,占20.84%。2)县辖各乡镇均有报告,其中传染病类21起,占95.45%,其它类1起占4.55%。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种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细菌性痢疾、乙脑等。3)农村发生率86.36%,县城发生率13.64%,并且主要发生在学校与托幼机构。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报在近几年及时性有所提高,其中2010年事件发生-接到报告的时间、接到报告-网报时间、事件发生到网报时间约为0.66d、5.16d、5.82d ,而2012年则依次为0.21d、0.32d、0.52d。结论:为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能力,应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其内容与方式应各有侧重,才能提高预警决策能力。此外,还要针对高发人群做好相关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同时要建立相关完善的信息报告系统,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要加大投入经费,并且提高相关人员工资待遇,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从而尽量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能够及时有效进行处置。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例简介1.1患者:女,25岁,三年前在我院行剖宫产术,术后切口外观恢复良好,出院后半年恢复月经周期,患者自剖宫产术后第一次经期就出现腹部切口疼痛,但无痛经,上述症状逐月进行性加剧,一年前可自行触及腹部切口(左侧)的包块,彩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以“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收住院。入院查:下腹部耻骨联合上方3厘米处有约10厘米陈旧疤痕,在左侧切口端有5×4×3立方厘米质硬包块、有压痛、局部皮肤色泽正常,活动欠佳,双合诊子宫附件无异常。入院后在连硬外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切口皮肤皮下脂肪层,发现包块位于腹直肌鞘前面,囊肿未向鞘内蔓延,术中行包块剥除术,剥除约4×4×2立方厘米质硬包块送病检,病理检查回报: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术前彩超提示子宫附件无异常,双合诊子宫附件无异常,手术未探查腹腔,术后常规抗感染治愈出院,给予孕激素口服3个月,至今随访无复发。
作者:王杏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由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女性的乳腺癌普查对于及早发现和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化钼靶乳腺检查机在临床检查中具有安全、准确、分辨率高、清晰度好,且能通过计算机图像辅助软件的处理做出有效的判断,还能对乳腺包块等进行手术定位,不仅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还为乳腺癌早期治疗提供了精确的依据。加之,全数字化钼靶乳腺检查机能进行网络连接,使得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更加方便,乳腺癌的远程会诊成为可能。作为新兴的先进的检查手段,全数字化钼靶机在乳腺癌的普查及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我院全数字化钼靶机的应用情况为例,结合相关的资料研究全数字化钼靶乳腺检查在乳腺癌普查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刘正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研究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诊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健康教育,总结、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9.0%显著优于对照组85.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药物知识水平、计划生育水平、新生儿护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5%显著低于对照组36.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机械性静脉炎是 PICC穿刺置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计划外拔管,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影响治疗效果。目的:探讨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3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的科学护理及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的及时处理,保证导管的使用安全。结果:在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操作,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后,有效避免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 PICC导管的优越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金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疼痛护理对手外伤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挑选我院从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70例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研究疼痛护理对病人病情的缓解状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外伤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与护理干预措施是否合理成正比,而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缓解病人的疼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有效地对护理质量进行提高。
作者:厉乐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肌骨瓣移植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囊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骨折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在征求患者意见情况下,分别运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肌骨瓣移植术、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5年。运用 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优良率高,对比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肌骨瓣移植术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和经济情况、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股骨颈囊内骨折治疗方法。
作者:陈传和;向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对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防治效果,为我矿医院提高上环术水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份到2013年10月份收治的104例行上环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其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术后不用药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宫血宁胶囊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防治月经过多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发现,在术后1、2和3个月的月经量方面,观察组明显要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在术后1、2和3个月的血红蛋白量方面,观察组则要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给予上环术后患者宫血宁治疗,能够有效防治术后月经过多的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启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治疗异位妊娠中使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共43例,对其进行腹腔镜手术实施治疗,并与行传统开腹手术4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在术中出血量也相对较少,在住院时间上也有所减少(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出血更少,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治疗异位妊娠准确性较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卢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探讨沙丁胺醇雾化后经吸入给药法治疗老年型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祛痰、平喘、吸氧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雾化沙丁胺醇吸入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要测定两组患者的的 PaCO2、PaO2和 FEV1,并观察记录患者的咳、喘、痰症状,听诊肺部哮喘音。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显著疗效,但观察组的显效百分比更高,达67.4%,比对照组高出40%以上,并且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均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型哮喘的疗效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广泛推广治疗老年型哮喘发作。
作者:姚元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情况,包括病因、诊断与治疗等,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61例对象,皆为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接待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对发病原因、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病因主要有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伞端粘连包裹、输卵管积水及子宫肌瘤等;全部经常规、临床病理检查确诊,经泛影葡胺造影术及术后检查显示有58例输卵管阻塞复通,复通率高达95.08%;本组研究患者术后皆进行6个月~2年不等随访,其中61例患者中成功受孕34例,受孕患者34例中有20例已经成功分娩健康新生儿,剩余14例患者仍在追踪随访中。结论: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病因十分复杂,没有特异症状,在诊断的时候要对患者病史进行询问,严格检查身体,同时要结合临床症状、泛影葡胺造影术及B超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治疗的时候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泛影葡胺造影术治疗本病属于当前比较安全且有效的方式,值得借鉴。
作者:杨会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医院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中GCS评分3~5分者24例(16.0%),死亡12例(50.0%);GCS评分6~8分者27例(18.0%),死亡5例(18.5%);GCS评分9~15分者99例(66.0%),死亡7例(7.1%);总死亡21例(14.0%)。结论:进行头颅CT扫描可以提高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率,而早期医生的正确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并控制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冬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筛选降糖效果好的给药方案。方法:以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五种不同的给药方案,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其血清血糖浓度,观察各种方案的血糖抑制作用。结果:各种给药方案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降糖作用,其中75%正常注射剂量胰岛素+25%二甲双胍组可使血糖由模型组的22mmol/L降至12mmol/L 的正常水平,降糖作用明显。结论:二甲双胍与胰岛素配合给药的降糖效果优于单独给予其中任何一种,这提示联合用药是增强降糖作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丁建新;杨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如何在围术期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以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和实施护理标准化为基础,宣传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围手术期得到规范优质的护理。结论:围手术期开展优质化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也使手术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和社会层面得到了大化的满足,拉近了医患距离,减少了医护纠纷,提高了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韦登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利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吸氧、祛痰、支气管扩张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再给予泼尼松进行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显示 PaO2和PaCO2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这种联合用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的不同时间阴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方法:挑选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2个实验组分别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1-3h(实验1组)和3-6h(实验2组)阴置200μg 的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在手术前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术前腹痛和阴道流血情况,术中进行扩宫难易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用量等进行观察。结果:2个实验组的宫颈扩张率和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时实验2组比实验1组术前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的几率增加,术中的出血量增多,手术的时间增加,异丙酚的用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手术时间和降低异丙酚的用量,但是阴置米索前列醇的时间不断增加时会增加副作用。因此,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1-3h内进行手术为宜。
作者:张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阿奇霉素结合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病人50例,对其采取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以及阿奇霉素三种药物共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电子胃镜观察表明,治愈3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总体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包括有腹胀、恶习以及食欲下降,它们依次为1例、1例、2例,全部都为轻度反应,病人可以自行缓解。结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阿奇霉素结合左氧氟沙星共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云海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手术急救处理,西医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GCS 评分均逐步提高,第7天及第14天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评分;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颅内压(ICP)观察:观察组在治疗后12h起,ICP显著降低,在治疗前及治疗7d后,对两组病人脑水肿情况进行 CT 观察,治疗7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水肿面积分别降为3.34 cm2,4.87 cm2,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别,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并发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魏启明;代福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接受实施临床路径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乳腺癌确诊患者9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名。实验组患者接受结合患者和医院实际情况定制的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并分别调查记录两组患者好转率、治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同对照组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者满意度度调查上,实验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患者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手术临床路径,能够在保证治疗结果的前提下,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于医院和医护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符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浮针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综合运用浮针刺法、刺血、拔罐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浮针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消耗资源少等优点。
作者:黎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