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浮针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30例

黎新

关键词:带状疱疹, 浮刺, 拔罐, 穴, 阿是穴
摘要:目的:观察浮针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综合运用浮针刺法、刺血、拔罐等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0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浮针加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消耗资源少等优点。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三阶段沟通法”在ICU护士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IC U 护士,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尚的医德之外,良好的沟通能力在 IC U 这样特殊的学科中有着异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作用。而现在我国护理一线上,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沟通方法,这为后续的治疗暗藏了不可预料的因素。本文将综合现有沟通方法,开创性建立“三段式沟通法”体系,来弥补这一空白。

    作者:庞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分析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的佳方案。方法:共收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30例于我院肾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对30例分组处理,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单一使用前列地尔;观察组采用联合治疗法,血塞通片+前列地尔;治疗后60d ,对比2组的症状情况。结果:经过30例临床回访调查,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水肿、血压、肾功能等方面治疗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塞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显著,临床需积极推广。

    作者:杨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护理探讨

    目的:对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正确护理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当中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遵循患者自愿的原则依照随机抽取的方式给予其中30例常规护理(比较组),另外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分析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相应护理,分析组中有30例治愈,达到了100%的治愈率,比较组中有29例治愈,治愈率为96.7%,由于合并胸部损伤而死亡的有1例,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分析组中有29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6.7%。比较组中有20例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66.7%,分析组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方式来护理外伤性脾切除术后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不失为临床护理的有效方式。

    作者:段琼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产科门诊实施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

    目的:对产科门诊接收的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并观察产前健康教育所起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产科门诊孕妇采取常规产检资料与在常规产检基础上予以产前健康教育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00例孕产妇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检,观察组实施常规产检联合产前健康教育干预,每组患者各100例。结果:从临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孕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门诊实施产前教育干预有利于提高孕妇的顺利分娩率,降低社会因素所产生的剖宫产心理,有利于孕妇及其胎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甘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护理中的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探索

    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探索降低护理风险的对策。方法:以我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64例外科护理缺陷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每位患者护理缺陷的描述及整个事件的调查,分析其客观原因。结果:教育培训、沟通、工作任务等是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结论:分析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尽可能避免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周仕丽;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阴置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中的时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的不同时间阴置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和副反应。方法:挑选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2个实验组分别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1-3h(实验1组)和3-6h(实验2组)阴置200μg 的米索前列醇,而对照组在手术前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术前腹痛和阴道流血情况,术中进行扩宫难易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用量等进行观察。结果:2个实验组的宫颈扩张率和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时实验2组比实验1组术前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的几率增加,术中的出血量增多,手术的时间增加,异丙酚的用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三组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进行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能够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手术时间和降低异丙酚的用量,但是阴置米索前列醇的时间不断增加时会增加副作用。因此,无痛人流手术前阴置米索前列醇1-3h内进行手术为宜。

    作者:张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活血通络汤结合牵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活血通络汤结合牵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AS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首先采用活血通络汤(杜仲、白术、独活、防己、伸筋草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在用牵引疗法。对照组单纯口服正清风痛宁片,1日3次,1次2片。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观察组痊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1.7%,均非常显著的好于对照组(痊愈率为30.0%和总有效率为54.3%,P<0.01)。结论:活血通络汤结合牵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李杰;魏启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并且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2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的患者2例,尿失禁的患者4例,排尿困难的患者4例,尿路感染的患者6例,继发性出血的患者12例,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之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大部分都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术后继发性出血是常见的原因。所以,正确掌握和识别这些常见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元龙;丁云芳;刘华;杨浩;向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阿奇霉素结合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病人50例,对其采取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以及阿奇霉素三种药物共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电子胃镜观察表明,治愈37例、显效8例、有效3例,总体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包括有腹胀、恶习以及食欲下降,它们依次为1例、1例、2例,全部都为轻度反应,病人可以自行缓解。结论: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阿奇霉素结合左氧氟沙星共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云海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 PFNA 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病人6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DHS内固定治疗,实验组对病人实施PFNA内固定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 PFNA 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减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文辉;叶丹;高滔;陈让定;平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实施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42例观察组和42例对照组,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并辅以中草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的时间、血液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8.1%,对照组为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液β- HCG 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许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实际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5月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病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无认知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年龄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底节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6.0% VS 45.0%,P<0.05),两组脑血管病面积、损伤半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差,可将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看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永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早期康复治疗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及针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求促进脑出血患者康复的佳方案。方法:将34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4例,按常规西医,给予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并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14天后配合针灸治疗,治疗组14例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3_5天内配合床头针灸及床边肢体运动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自理能力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无再出血现象,两组无差异。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自理能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对促进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亚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当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给予其中40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甲组),另4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乙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手术平均时间上,甲组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甲组平均为(60±22)ml ,乙组平均为(155±27)ml ,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上,甲组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止痛药物使用率上,甲组为17.5%(7/40),乙组为65%(26/40),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同时甲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占7.5%,乙组有10例出现并发症,占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一例失败,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胆结石上,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手术当中的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能够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顺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长青;杨培基;张宏鹏;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比较

    目的:对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期间,128例在我院接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106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年龄为49-66岁,平均年龄为(56.8±8.2)岁。根据治疗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定向引流术,对照组患者接受锁孔术。结果:观察组中共有1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比31.25%;对照组中则有3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比42.50%。两组并发症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要实施立体定向穿刺法,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立体定向外科的条件,而锁孔法则适用于普通的能够实施开颅手术的医院。两组方式都不适用于合并脑疝、脑疝前期的患者。

    作者:黄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8例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8例肺炎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静脉注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及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治愈19例,总有效率达到96.67%(29/30),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炎治疗中,炎琥宁静脉注射联合常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虞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于女性在药物终止妊娠后阴道持续流血的处理方式以及临床疗效,为药流阴道流血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药物终止妊娠方式,绒毛从体内排出半个月后仍一直存在阴道流血现象的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女性患者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内清除组织的常规性病理学检查、血液β-hCG测定以及其他妇科检查。对上述患者按照不同指症分为 A、B、C、D组,比较两种处理方式的异同。结果: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后,B组阴道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时间显著低于 A组(P<0.05);采用清宫手术治疗后,D组阴道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时间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采取药物终止妊娠患者绒毛排除后半个月还是流血不止,且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β-hCG测定结果均显示不正常时可以考虑清宫手术。

    作者:潘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膜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探析

    目的:对胸膜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膜疾病患者,其中90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为18-78岁,平均年龄为(49.1±2.9)岁。患者病程在1至18周之间。8例患者术前开胸抽液呈脓性浑浊,18例为黄色,26例为血性。上述患者中,68例为自发性气胸,其中16例为继发性气胸,52例为特发性气胸,18例为复发性气胸,复发次数在2-7次之间。36例患者于开胸手术之前已接受了胸腔引流。52例患者为胸腔积液,且都是单侧胸腔存在大量或中等量的积液。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都是100%,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性检查和联合CT 检查都可以有效地进行诊断,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在治疗中,使用常规性药物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可以得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可大大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创伤,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结合走罐治疗黄褐斑32例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走罐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5例门诊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面部针刺取穴、体部针刺取穴、走罐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结论:针刺结合走罐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