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分为3组: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到159,舒张压90到99),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到179,舒张压100到109),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随机选取通过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 Hcy 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清 Hcy水平上,3级高血压患者高,与1、2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 Hcy水平随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临床应用中,Hcy与高血压等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很直接的联系,监测 H cy 水平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罗听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乡镇医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它直接为辖区内和周边地区的群众提供医疗救助、卫生防疫、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地方病(皮肤病、传染病)防治等卫生服务。随着医疗服务领域不断开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医院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医院兴衰成败的关键,关系到农村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根据我县乡镇医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理论知识,如何做好乡镇医院院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使乡镇医院在院长的管理下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需我们在这里探讨。
作者:柳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在医生解决人们身心健康问题的同时,却很少有人了解,医生自身存在的压力正日益增大,尤其是儿科医生。遗憾的是,对于儿科医生压力增大的问题,社会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本文将从工作量、工作难度以及医患关系三方面入手,对导致儿科医生压力增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儿科医生减轻压力。
作者:姚固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时间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孕周在28周到36周之间单胎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35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孕周35周作为界限,将孕周在35周及以下的孕产妇和孕周在35以上的孕产妇分别设定为 A、B两组。再按照保胎时间(保胎到分娩的时间段)的不同,以48h为界,将 A、B两组患者各分为两小组,对照分析不同组别的母婴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周35周以上的孕产妇母婴结局显著优于孕周35周以下的,且P<0.05;保胎时间大于48h的孕产妇出现产褥感染和绒毛膜羊膜炎的几率均高于保胎时间短于48h的,差异显著,具有比较意义。 A 组孕产妇中,保胎时间大于48h的胎儿发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部感染的几率低于保胎时间短于48h的,B组孕产妇的保胎时间对胎儿的影响不大。结论:围生儿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孕妇的孕周及保胎时间有关,对影响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加强孕期保健,对于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与发病率,改善孕妇与新生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在分娩期脐带绕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经产前多普勒超声或B超检查诊断为脐带绕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4)和对照组(n=34)。两组产妇均接受孕妇常规待产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对比两组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结果:①研究组三个产程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上,对疑似或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行细致心理护理,分娩教育,营养干预及行为指导可有效缩减产程,减少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
作者:邱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病人导尿佳时机的选择,减轻导尿为病人带来的不舒适,降低坠床的风险。方法:将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两组,A 组全麻前导尿,B组全麻后导尿,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结果: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结论: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及意愿选择导尿时机。
作者:陈小春;邱吉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异物穿体患者的急救和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救治的3例异物穿体患者的临床病例,对患者进行防治休克、伤口检查、手术清创、骨折复位等处理。结果:3例患均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处基本愈合,住院14-25天后康复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已经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异物贯穿肢体内患者的救治能否成功救治,与贯穿刺入部位的重要器官受损情况有关,也和急救医护人员的临床判断和处理措施紧密相关。除了以上两点外,院前急救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盲目拔出插入体内的异物。
作者:袁黔峰;邵明斌;唐小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现如今,由于念珠菌的广泛存在,学术上对真菌药物耐受的念珠菌报道增多,已引起医学界和药学界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现通过调查以往来念珠菌的耐要机制,来说明耐药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和耐药产生的相关因素,以及对耐药机理从基因水平进行研究的新进展。随着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耐药菌株逐渐产生近年来有关对。
作者:欧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片状水凝胶敷料与马铃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发生输液性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用片状水凝胶敷料外敷,对照组用马铃薯外敷食品保鲜膜固定。治疗72小时后根据疼痛评分表和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静脉炎分级标准判断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显示,片状水凝胶敷料较马铃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作者:邵敬会;邵娜;左苗英;王红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对照组实施外剥内扎术,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 VS77.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5% VS22.5%);且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时间上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手术时间短,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配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观察血塞通胶囊治疗恢复期脑梗塞。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降低治疗成本,是脑梗塞患者恢复期治疗较好的药物之一。
作者:程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恶心呕吐病症原因,为避免误诊漏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具有恶心呕吐症状的70名患者,对其病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心呕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反流性食管炎、颅内占位、巨幼贫、胆系结石,还有可能是:粪石梗阻、十二指肠溃疡、腹部术后、肝功损害、流行性出血热(EHF)、肠系膜动脉缺血以及急性阑尾炎等等。此外急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症以及溃疡性结肠炎也会表现出恶心呕吐。结论:医生多注意积累临床经验,加强交流,快速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有很大帮助。
作者:余京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 APACHEⅡ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急诊多发伤患者156例,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受伤程度行 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动态监护,配置专门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在行重症加护病房内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和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 APACHEⅡ评分评价急诊多发伤患者的受伤程度,有利于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永秀;侯成荣;王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应激性胃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措施和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8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以及临床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20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04例,观察组10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与保护胃黏膜、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40.82±7.21)小时,观察组患者为(28.32±4.12)小时。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6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与奥美拉唑在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奥美拉唑的止血时间较短,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作者:荣斌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厄贝沙坦片对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和治疗作用。方法:将2010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病人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厄贝沙坦片150mg/天;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 ,一日2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1)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为90.8%,对照组为89.2%,P>0.05);(2)治疗后,厄贝沙坦胶囊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厄贝沙坦片能同时有效降压和降低血尿酸水平。
作者:赵隆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门诊输液室内应用优质服务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门诊输液室内曾接收的8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并且两组患者数量相等,每组各有40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服务,对照组患者未行优质服务,在输液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完成输液治疗之后,对两组患满意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为95.0%,对照组中患者满意率为75.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对于输液患者,对其行优质服务,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不但能够使护理水平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可在门诊输液室内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和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子宫肌瘤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LM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和TVM组(阴道子宫剔除手术),每组各60例,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组手术以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M组手术时间、手术当中出血量、剔除子宫肌瘤数明显优于TVM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采取这两种手术均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红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研究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诊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健康教育,总结、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9.0%显著优于对照组85.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药物知识水平、计划生育水平、新生儿护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5%显著低于对照组36.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结果:胃肠道疾病、感染和肝肾功能不全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有关(P<0.05);性别对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道和感染性疾病、肝肾功功能不全是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疾病的诱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张蓉;张朝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报告右大腿肌内黏液瘤1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右大腿无痛性肿物1年并进行性增大,手术切除,标本送病理,结果回报:肌内黏液瘤,术后抗炎治疗,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回访均未见异常,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倾向,故术前正确诊断对于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岩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