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刘红蕊

关键词:对比分析, 剔除术, 子宫肌瘤, 腹腔镜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和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子宫肌瘤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LM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和TVM组(阴道子宫剔除手术),每组各60例,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组手术以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M组手术时间、手术当中出血量、剔除子宫肌瘤数明显优于TVM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采取这两种手术均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选择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减压短节段钉棒实施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短节段钉棒实施内固定治疗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治疗后患者 ASIA 分级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依据 ASIA 分级方法,12例属于B级,28例属于C级,80例属于D级;治疗后,3例B级患者转为D级,10例C级患者转为D级,其余107例患者转为E级。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钉棒实施内固定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颜福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民办院校护理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

    实验教学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对于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尿瘘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尿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术后并发尿瘘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我院对术后并发尿瘘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OB卫生棉条填塞阴道,在必要时使用双腔导尿管进行引流,对阴道和会阴进行有效护理,预防发生尿路感染。结果:经积极有效的护理与治疗,6例患者尿瘘孔完全愈合,4例患者尿瘘孔基本愈合。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尿瘘的护理方法主要以填塞阴道、导尿管引流、阴道和会阴护理等为主,预防发生尿路感染。

    作者:马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当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给予其中40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甲组),另4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乙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手术平均时间上,甲组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甲组平均为(60±22)ml ,乙组平均为(155±27)ml ,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上,甲组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止痛药物使用率上,甲组为17.5%(7/40),乙组为65%(26/40),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同时甲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占7.5%,乙组有10例出现并发症,占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一例失败,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胆结石上,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手术当中的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能够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顺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长青;杨培基;张宏鹏;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术前观察组给予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对两组不同麻醉时间点的 SBP、DBP及 HR 进行观察。结果:麻醉诱导前与手术后10min ,两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后5min与30min ,两组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0min ,两组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后5min与30min均明显增高,基本恢复至麻醉诱导前的水平,且观察组的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72% VS14.2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咪啶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减少心动过缓、寒颤、低血压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及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改变情况及各激素水平变化;随访3~6个月,统计随访结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89.19%(66/74);治疗后肌瘤平均体积显著缩小,全血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62例,56例月经恢复,6例肌瘤增大,采用手术治疗。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茄静;覃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结果:胃肠道疾病、感染和肝肾功能不全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有关(P<0.05);性别对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道和感染性疾病、肝肾功功能不全是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应针对疾病的诱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张蓉;张朝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阻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口服冠心舒脉片(主要药物:黄芪、党参、泽兰、川牛膝、七叶莲等),每次4片,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个月为l疗程。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2.63%,总有效率82.10%;对照组显效率为40.86%,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4.17%,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7.63%,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金霞;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山西省古交市初中在职教师亚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古交市初中教师亚健康状况,对的影响健康因素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在职的320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古交市初中教师的亚健康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应提高初中教师对亚健康状况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刘占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脑处理信息量化模型中的细节汇编十五

    文献[1-9]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时序控制作用,并用量化模型结合结构风险小化相关理论说明时序控制作用的意义。文献[10-23]汇总介绍量化模型中的一些细节,本文将继续对更多细节进行介绍,以期同行能更深入理解该模型。本文介绍在需要更精细化量化分析异构神经网络运作时,可采用的方法。

    作者:谢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神经外科术前护理常见风险问题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神经外科手术之前护理风险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抽取2年来在我院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实验组对病人采取相对应的临床预防措施,对神经外科手术之前护理风险给予分析,而且对两组护理情况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外科手术之前临床护理风险问题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不但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同时也使神经外科乃至整个医院持续、良好的发展。

    作者:曹艳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重病。使用有效的通气方法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显得尤为重要。无创机械通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利用呼吸机的无创通气技术为患者输送氧气,具有安全、无创等优点。该研究选取了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 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连波;万景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取多西他塞联合顺铂进行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取多西他塞进行单独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入院后,采用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旺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方法探索

    目的:探索研究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诊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健康教育,总结、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9.0%显著优于对照组85.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药物知识水平、计划生育水平、新生儿护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5%显著低于对照组36.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羊膜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渗漏的应用

    随着青光眼的发展与复合小梁切除术的广泛应用,术后滤过泡渗漏甚至破裂是青光眼滤过术后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可表现为畏光,流泪,低眼压,浅前房,黄斑水肿甚至脉络膜脱离,更严重的可引起滤过泡感染及眼内炎,视力丧失。发生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我们采用羊膜覆盖术及滤过泡渗漏处修补法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渗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磁共振椎管水成像在腰椎管内疾患的影像特点及其与手术诊断符合率分析

    目的:对腰椎管内疾患患者应用磁共振椎管水成像(M RM )进行诊断,分析其影像特点以及该诊断结果和手术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疾患患者共66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 M RM 诊断,对比术中所见,总结 M RM 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M RM 表现类型分别有:胡须型;幕帘型、不全阻断型、完全阻断型;残根型;喇叭口型、束腰型;根须型。所有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保持极高一致性。结论:对腰椎管内疾患患者应用 M RM 进行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诊出率,对此类疾病诊断结果真实准确,为临床提供了一条新的诊断方法。

    作者:高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Wong -Baker 面部表情量表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0例产妇年龄(20-42)岁,利用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对产妇疼痛做出全面、动态的评估。同时做好疼痛处置并及时评价止痛效果。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面部表情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准确度,可长期实施。

    作者:刘彩霞;刘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于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麻醉护理的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对象为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接收实施体外循环手术的280例病患,按照病患年龄大小分配组别,甲组患者为未成年人,乙组患者为成年人。手术进行过程中应用麻醉护理配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区别。结果:甲组患者相对于乙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显著高(P<0.05)。结论:高质量的麻醉护理配合应用于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中,特别是针对未成年病患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可确保手术能够有序进行进而达到手术成功的目的。

    作者:汤桂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片状水凝胶敷料与马铃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片状水凝胶敷料与马铃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发生输液性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用片状水凝胶敷料外敷,对照组用马铃薯外敷食品保鲜膜固定。治疗72小时后根据疼痛评分表和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静脉炎分级标准判断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显示,片状水凝胶敷料较马铃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效果显著。

    作者:邵敬会;邵娜;左苗英;王红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治措施,为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2例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产妇的临床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上述22例高危妊娠产妇在经过我院住院治疗后,其中6例自然分娩,16例进行剖宫产。3例产妇出现死胎;8例高血压高危妊娠产妇经过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生产顺利,母子平安。1例患者出现肾衰,2例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5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3例。结论: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产妇的治疗工作在患者的病程以及生产结局都有着重要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在妊高症并发胎盘早剥产妇的康复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汪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