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征远;张雪娇;于红梅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成年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 PJO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 U PJO成年人患者采用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总结分析,探究 U PJO成年人患者行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肾积水的情况。结果:28例 U PJO 成年人患者采用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后,临床效果都十分理想。手术的时间为65~135min ,平均手术时间80min ;术中出血量为20~60ml ,平均出血量35ml ;术后住院时间为6~10d ,平均6.5d。在术后的8~3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 IV U 检查发现27例患者的患侧肾实质增厚显著,尿路畅通,没有出现肾积水的情况,1例患者发生轻度肾积水,临床的总治愈率为96.4%。结论:U PJO成年人患者行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临床效果显著,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创伤小、并发症较少。
作者:左庆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的3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随访。结果:随访结果显示,痊愈25例,好转13例,整体效果良好。结论:针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护理,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作者:白洋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3年05月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血管病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无认知障碍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体年龄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底节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6.0% VS 45.0%,P<0.05),两组脑血管病面积、损伤半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差,可将大面积病变及双侧大脑半球病变看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永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吸烟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组抽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参与健康检查的人员6273例,根据其的吸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 A、B、C、D三组,其中 A组保持主动吸烟习惯2954例,B组已戒烟1083例,C组被动吸烟习惯1536例,D组无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习惯700例,对患者行血脂检测,观察四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HDL -C)的变化。结果:D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 A 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明显高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均会导致人们出现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出现下降趋势,保持吸烟习惯的应尽量控制吸烟的数量。
作者:岳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妇产科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情况,包括病因、诊断与治疗等,以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61例对象,皆为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接待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对发病原因、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病因主要有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伞端粘连包裹、输卵管积水及子宫肌瘤等;全部经常规、临床病理检查确诊,经泛影葡胺造影术及术后检查显示有58例输卵管阻塞复通,复通率高达95.08%;本组研究患者术后皆进行6个月~2年不等随访,其中61例患者中成功受孕34例,受孕患者34例中有20例已经成功分娩健康新生儿,剩余14例患者仍在追踪随访中。结论: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病因十分复杂,没有特异症状,在诊断的时候要对患者病史进行询问,严格检查身体,同时要结合临床症状、泛影葡胺造影术及B超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治疗的时候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泛影葡胺造影术治疗本病属于当前比较安全且有效的方式,值得借鉴。
作者:杨会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有效探讨血液透析技术在治疗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早期痛风性肾病伴有尿路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实施有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尿酸水平都有所下降,且肾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45例患者在治疗后有结石排出,且在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果:有效采用血液透析技术对早期痛风性肾病并伴随尿路结石患者实施治疗,具有明显的溶石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姗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正确护理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当中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遵循患者自愿的原则依照随机抽取的方式给予其中30例常规护理(比较组),另外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分析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相应护理,分析组中有30例治愈,达到了100%的治愈率,比较组中有29例治愈,治愈率为96.7%,由于合并胸部损伤而死亡的有1例,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分析组中有29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6.7%。比较组中有20例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66.7%,分析组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方式来护理外伤性脾切除术后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不失为临床护理的有效方式。
作者:段琼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缺陷进行探讨,以完善医院归档病案表格式的电子护理记录。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治疗过的5230份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其中包括2615份护理记录模块组和2615份表格式电子指引组,对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在所抽取的我院5230份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中有301份存在着缺陷,所占比例为5.8%,301份护理记录缺陷中包括200份护理记录模块组缺陷,占66.45%,101份表格式电子指引组缺陷,占33.55%,两组在护理记录缺陷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记录的护理文件中出现缺陷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建立护理记录表格式电子指引,保证电子病历填写的规范化,从而促使电子病历的规范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而且还有效降低了医院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管俪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及针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求促进脑出血患者康复的佳方案。方法:将34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4例,按常规西医,给予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并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14天后配合针灸治疗,治疗组14例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3_5天内配合床头针灸及床边肢体运动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病人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自理能力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无再出血现象,两组无差异。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自理能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对促进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刘亚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分为3组: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到159,舒张压90到99),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到179,舒张压100到109),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随机选取通过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 Hcy 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清 Hcy水平上,3级高血压患者高,与1、2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 Hcy水平随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临床应用中,Hcy与高血压等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很直接的联系,监测 H cy 水平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罗听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为一名IC U 护士,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尚的医德之外,良好的沟通能力在 IC U 这样特殊的学科中有着异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作用。而现在我国护理一线上,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沟通方法,这为后续的治疗暗藏了不可预料的因素。本文将综合现有沟通方法,开创性建立“三段式沟通法”体系,来弥补这一空白。
作者:庞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2例,男40例,女12例;平均年龄73岁。骨折按 AO 分型,A1型25例,A2型15例,A3型12例。结果:本组52例随访10~20个月,平均13个月。依据 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6例,良20例,可6例,总优良率为88.46%。除有2例钢板断裂骨折未愈合,余50例术后骨折均愈合,且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疗效满意,能够减少髋内翻、肢体短缩等并发症,尤其适宜于老年不稳定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作者:王世刚;杨昌盛;孙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某地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发病特征和趋势走向,并评价该地区这3年来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对流行病学描述的方法来分析不同时间段里各急性传染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肺结核的顺位一直是第一名,呈平缓上升趋势,痢疾与肝炎的发病率在呈减少趋势,但手足口病却出现了逐步递增的趋势。与之类似的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012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增加迅猛,顺位排列第二。痢疾的发病率在2012年下降一位,由第三变为第四位,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一直处于低发病率水平。结论:本地区2010-2012年以来对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急性传染病的对策卓有成效,应继续抓紧进行肠道类传染病的治疗与防疫,争取进一步地降低各类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并加强性病预防方面的相关教育,尽快控制住性病的高发病率。
作者:郑照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术前观察组给予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对两组不同麻醉时间点的 SBP、DBP及 HR 进行观察。结果:麻醉诱导前与手术后10min ,两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后5min与30min ,两组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0min ,两组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后5min与30min均明显增高,基本恢复至麻醉诱导前的水平,且观察组的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72% VS14.2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咪啶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减少心动过缓、寒颤、低血压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分析各类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种分类、有无腹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等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Ⅰ类手术并发症率低以穿刺及气腹相关并发症多,Ⅱ、Ⅲ手术术中失血是主要的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以术后感染多。Ⅳ类手术手术范围大,操作难度高,并发症相对较多。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0R=2.64)、子宫大小(0R=3.45)、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OR)、手术类别(OR)与并发症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DR)、手术类别(OR)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以术中失血过多和术后感染多见。其中泌尿系的损伤较前有所增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大;手术级别越高,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作者:赵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以阿司匹林肠溶片配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观察血塞通胶囊治疗恢复期脑梗塞。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降低治疗成本,是脑梗塞患者恢复期治疗较好的药物之一。
作者:程丽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优化体检流程,体检时间缩短、体检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达到99%。通过优质服务的开展使体检者更安全、更顺利、更合理完健康成体检。
作者:罗家红;周仲芳;熊廷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文献[1-9]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时序控制作用,并用量化模型结合结构风险小化相关理论说明时序控制作用的意义。文献[10-23]汇总介绍量化模型中的一些细节,本文将继续对更多细节进行介绍,以期同行能更深入理解该模型。本文介绍在需要更精细化量化分析异构神经网络运作时,可采用的方法。
作者:谢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手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诱发的尿道梗阻(B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前列腺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TURP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无患者出现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显著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QOL)显著上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具有安全、高效、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梁雪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以近年在本院治疗的78例 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高压氧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有效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后,本研究中78例 HIE患儿治愈76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患儿2例,治愈率为97.44%。结论:本组HIE患儿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确切,入舱前、后以及出舱后对HIE患儿的护理干预可保障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有效的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并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杜秀敬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