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年人UPJO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临床分析

左庆军

关键词:UPJO, 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膀胱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成年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 PJO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 U PJO成年人患者采用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总结分析,探究 U PJO成年人患者行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肾积水的情况。结果:28例 U PJO 成年人患者采用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后,临床效果都十分理想。手术的时间为65~135min ,平均手术时间80min ;术中出血量为20~60ml ,平均出血量35ml ;术后住院时间为6~10d ,平均6.5d。在术后的8~3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 IV U 检查发现27例患者的患侧肾实质增厚显著,尿路畅通,没有出现肾积水的情况,1例患者发生轻度肾积水,临床的总治愈率为96.4%。结论:U PJO成年人患者行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临床效果显著,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创伤小、并发症较少。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到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临床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分为3组: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到159,舒张压90到99),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到179,舒张压100到109),3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随机选取通过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 Hcy 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 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清 Hcy水平上,3级高血压患者高,与1、2级高血压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血清 Hcy水平随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临床应用中,Hcy与高血压等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很直接的联系,监测 H cy 水平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以及治疗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罗听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生素缺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目的:针对维生素 A、B、C、D、E展开研究,了解儿童在缺乏这五类维生素时身体各方面会受到的不良影响。旨在平衡维生素摄取状态,让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通过病例研究与资料查证方式对五大类维生素展开调查,分别说明这五种维生素的作用、摄取方式以及缺乏时的不良影响。结果:不同维生素的缺乏会对儿童造成不同不良影响,影响涉及到视力、发育状况等各方面。结论:儿童家长应重视维生素的补给与平衡,加强维生素摄入量,确保每日所需维生素能够通过饮食来调节,让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救治外伤性颅内血肿150例经验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医院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中GCS评分3~5分者24例(16.0%),死亡12例(50.0%);GCS评分6~8分者27例(18.0%),死亡5例(18.5%);GCS评分9~15分者99例(66.0%),死亡7例(7.1%);总死亡21例(14.0%)。结论:进行头颅CT扫描可以提高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率,而早期医生的正确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并控制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冬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并且在术后出现了并发症的2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尿道狭窄的患者2例,尿失禁的患者4例,排尿困难的患者4例,尿路感染的患者6例,继发性出血的患者12例,所有患者经过对症处理之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所出现的并发症大部分都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术后继发性出血是常见的原因。所以,正确掌握和识别这些常见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的痛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元龙;丁云芳;刘华;杨浩;向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产科手术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并发症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6月期间进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296例,对其均采取硬膜外自控镇痛。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药物。对患者进行镇痛后并发症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用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产科手术患者采取硬膜外自控镇痛后部分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后逐渐消失,两组患者在用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情况,且相对于B组,A 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大,p<0.05。结论:对产科手术患者采取硬膜外自控镇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使用适当的药物,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概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对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5名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分析实施人性化服务以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满意度为66.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医患关系。

    作者:马俊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与病人沟通

    本文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对同病人进行沟通的技巧和语言艺术的总结,以及对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总结,对语言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发现,在对精神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使用语言沟通技巧,可以达到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的效果。

    作者:刘德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方法探索

    目的:探索研究妇产科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诊的4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健康教育,总结、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9.0%显著优于对照组85.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水平、药物知识水平、计划生育水平、新生儿护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5%显著低于对照组36.0%,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胆囊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长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更安全,微创性更加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惠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药物双冲击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药物双冲击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强的松和环磷酰胺药物双冲击治疗,治疗期间 A 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发现,B组明显低于 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患满意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双冲击治疗红斑狼疮性肾炎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和谐护患关系,对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密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41例野生菌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误食野生菌中毒的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清除毒物、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及早补液方式促进毒物的排泄,纠正胆碱能神经中毒征象。结果:本组241例患者经催吐、洗胃、导泻清除毒物、解毒、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等积极治疗全部病例治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结论:野生菌中毒后给予快速、彻底地清除胃内残留的毒物是抢救的的首要措施,另外抗胆碱等药物的应用及精心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陶文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手术急救处理,西医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GCS 评分均逐步提高,第7天及第14天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评分;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颅内压(ICP)观察:观察组在治疗后12h起,ICP显著降低,在治疗前及治疗7d后,对两组病人脑水肿情况进行 CT 观察,治疗7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水肿面积分别降为3.34 cm2,4.87 cm2,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别,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并发症,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魏启明;代福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3年11月脑梗塞恢复期患者90例,按1∶1比例将其分成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结果:①血液流变学:研究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血脂:治疗后,研究组 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L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5.25±0.92)mmol/L、(2.01±0.23)mmol/L、(2.58±0.78)mmol/L ,对照组对应为(5.89±0.65)mmol/L、(2.37±0.63)mmol/L、(3.75±0.54)mmol/L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改善效果更佳,提示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疗效可佳,值得应用。

    作者:周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艾滋病职业暴露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puired In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简称。致病原因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大量侵犯人体CD4 T 淋巴细胞。导致该细胞功能受到损害和细胞大量破坏。AIDS 潜伏期较长。从感染至AIDS 临床症状的出现,时间约为3-20年,在这段时间内病毒携带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却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1],因此,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均为传染源。随着艾滋病传播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病人越来越多。医护人员感染HIV 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而医护人员一旦感染后果更为严重,可能在医疗操作时将病毒传染给接受治疗的病人,尤其是当医护人员进行创伤性医疗操作时。更容易由于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HIV 传染。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对医护人员的保护。

    作者:姜莹莹;郝春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胸手术全麻前后留置导尿优劣性比较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病人导尿佳时机的选择,减轻导尿为病人带来的不舒适,降低坠床的风险。方法:将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两组,A 组全麻前导尿,B组全麻后导尿,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结果: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结论: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及意愿选择导尿时机。

    作者:陈小春;邱吉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误诊78例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误诊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我院2004年1月~2013年6月接诊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总计224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误诊情况,终皆经临床观察,B型超声和(或)X 线及胆囊影确诊。结果:224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误诊78例,误诊率高达34.80%,误诊情况主要有48例慢性胃炎、18例溃疡病、8例病毒性肝炎、2例心绞痛及各1例的心律失常与冠心病。所有误诊对象终皆在临床病理检查后确诊。结论: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误诊率较高,其中误诊为慢性胃炎的几率很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临床诊断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时,除了要以常规检查、CT 检查、X线及胆囊造影等结果为根据外,还应根据患者相关临床表现与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减少临床误诊,提高确诊率。

    作者:王忠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手术后的观察

    目的:对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患者进行术后临床观察。方法:随机选取已完成手术的23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其中16例单纯肠管修补术、5例破裂结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乙状结肠双腔造口及局部引流术。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漏2例。结论:充分认识外伤性结直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掌握结肠手术或修复的适应证、了解直肠损伤处理的特殊性,能够有效减少结直肠术后并发症,进而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雷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分析各类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种分类、有无腹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等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Ⅰ类手术并发症率低以穿刺及气腹相关并发症多,Ⅱ、Ⅲ手术术中失血是主要的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以术后感染多。Ⅳ类手术手术范围大,操作难度高,并发症相对较多。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0R=2.64)、子宫大小(0R=3.45)、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OR)、手术类别(OR)与并发症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DR)、手术类别(OR)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以术中失血过多和术后感染多见。其中泌尿系的损伤较前有所增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大;手术级别越高,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作者:赵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护理探讨

    目的:对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正确护理方式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当中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遵循患者自愿的原则依照随机抽取的方式给予其中30例常规护理(比较组),另外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分析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相应护理,分析组中有30例治愈,达到了100%的治愈率,比较组中有29例治愈,治愈率为96.7%,由于合并胸部损伤而死亡的有1例,两组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分析组中有29例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6.7%。比较组中有20例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66.7%,分析组显著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通过舒适护理方式来护理外伤性脾切除术后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不失为临床护理的有效方式。

    作者:段琼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

    目的:探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的关系,保证输血的安全、及时、有效。方法:对2012年-2013年本院临床申请输血病人的血液标本资料400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检出12人不合,假阳性5人,DA T 阳性6人,青霉素试验阳性1人。实施相应的质控措施期间(2012年至2013年)血型实验室从未出现一例输血安全事故。结论:严格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必要前提,输血前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选择合理的输血方案,提高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

    作者:程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