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芳
目的:探讨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口服冠心舒脉片(主要药物:黄芪、党参、泽兰、川牛膝、七叶莲等),每次4片,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个月为l疗程。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2.63%,总有效率82.10%;对照组显效率为40.86%,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54.17%,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37.63%,总有效率65.5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舒脉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金霞;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古交市初中教师亚健康状况,对的影响健康因素进行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在职的320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古交市初中教师的亚健康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应提高初中教师对亚健康状况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刘占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基层医院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中GCS评分3~5分者24例(16.0%),死亡12例(50.0%);GCS评分6~8分者27例(18.0%),死亡5例(18.5%);GCS评分9~15分者99例(66.0%),死亡7例(7.1%);总死亡21例(14.0%)。结论:进行头颅CT扫描可以提高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率,而早期医生的正确治疗能够提高治愈率,并控制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冬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儿童传染病及营养不良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得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儿童的一生,家长应充分重视,早期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卫生教育,可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人格,促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将从从儿童心理卫生及儿童保健的基本定义出发,分析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找出儿童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总结做好儿童心理卫生教育的合理建议,旨在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实现全方面发展。
作者:高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肌梗塞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面的进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所有患者 CCU 并行 IABP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等情况,观察患者在使用IABP后的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是否有并发症出现,住院死亡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及时在IABP的帮助下完成急诊 PCI手术,并且治疗后心率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并发症发生6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住院中死亡2例,手术中死亡0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结论: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更加安全有效,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作者: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传染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进行研究,进一步分析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风险因素,探讨预防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措施。方法:从传染病房的环境、消毒方法、设施以及隔离管理制度等方面对传染病房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研究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制定出一套能够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措施,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结果:通过对传染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我院传染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结论:明确传染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监督教育,制定对风险事件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邓德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对高位肛门直肠周围肌间脓肿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中的差异。方法:24例患者均在我院诊断为高位肛门直肠周围肌间脓肿,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在骶管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疗效随访,观察、比较两种手术对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引流二期紧线手术后患者无一例出现肛门控便功能不良等并发症。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引流二期紧线手术是治疗高位肛门直肠周围肌间脓肿患者的稳妥而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春辉;崔维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女,37岁,因“服用毒鼠强致意识障碍4小时。”就诊我院,既往无心脏疾病史,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T:36.5℃,P:102次/分,R:18次/分,BP:80/50mmHg,昏迷状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给予行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TNT<3pg/ml,BNP<100ng/ml,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予持续CRRT血浆置换、解毒等处理,患者仍为顽固性低血压,予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升压处理后,血压维持在90-100/60-70mmHg。入院后第2天,患者突发室颤,颜面口唇青紫,心电监护仪提示心室颤动,即予120J双向电除颤后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等处理后转窦性心动过速,急查血钾:5.6mmol/L,血镁:0.52mmol/L,考虑室颤与高钾血症相关,予纠正高钾低镁后,患者于入院后第3天仍反复出现室颤,均予电除颤、胸外按压后转为窦性心律,复查TNT无进行性升高,BNP无升高,多次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血钾:4.69mmol/L,无长QT间期RONT表现,单纯以电解质紊乱无法解释,其反复室颤发作,考虑与中毒引起心肌损伤相关,即继续解毒,CRRT血浆置换等处理后未再出现心室颤动。
作者:蔡文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泌尿系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后引流管护理的体会。方法:对所有58例泌尿系结合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重点进行了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包括导尿管、双J管等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5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治愈48例,治愈率82.7%,好转10例,好转率17.2%。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进行引流管的护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手术治愈率,因此钬激光碎石术是临床医院泌尿系结石的推荐方法。
作者:王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puired In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的简称。致病原因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大量侵犯人体CD4 T 淋巴细胞。导致该细胞功能受到损害和细胞大量破坏。AIDS 潜伏期较长。从感染至AIDS 临床症状的出现,时间约为3-20年,在这段时间内病毒携带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却可以将病毒传播给他人[1],因此,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均为传染源。随着艾滋病传播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病人越来越多。医护人员感染HIV 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而医护人员一旦感染后果更为严重,可能在医疗操作时将病毒传染给接受治疗的病人,尤其是当医护人员进行创伤性医疗操作时。更容易由于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HIV 传染。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对医护人员的保护。
作者:姜莹莹;郝春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国内益生菌制剂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究与讨论。方法:通过专用的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来对应用类论文进行一定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07年这段期间内所收集整理的558篇论文为数据依据,其中排名靠前,且常用的制剂共有:112篇妈咪爱(约占20%)、105篇金双岐(约为19%)、91篇丽珠肠乐、80篇培菲康、37篇整肠生(7%)、28篇贝飞达;治疗疾病前8位分别为213篇急性腹泻、92篇功能性肠病、70篇新生儿黄疸、41篇迁延性腹泻以及慢性腹泻、39篇母乳性黄疸、33篇肝脏疾病、22篇炎症性肠病、16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且所有文献报道均证明益生菌有着较好良好效果。结论:当前,国内益生菌已应用到多种疾病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刘金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病人导尿佳时机的选择,减轻导尿为病人带来的不舒适,降低坠床的风险。方法:将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两组,A 组全麻前导尿,B组全麻后导尿,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结果: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结论: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及意愿选择导尿时机。
作者:陈小春;邱吉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例行心脏病孕妇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例行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责任制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综合评价责任制护理在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作用和价值。结果: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8.3%,其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心律失常3例,观察组无1例心律失学症状,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在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疗效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当前,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关键要全面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这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虽然我国大部分疾控中心实验室建立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但管理体系并未得到有效运行,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仍然任重道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前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对策,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作者:谢怀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肺癌已成为我国致死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在化疗及放疗的基础上,联合靶向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一大热点。本文就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任洪军;吕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术后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中1例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得到了及时处理;假性动脉瘤1例,发现后立即给予加压包扎至血肿消失。结论: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护理意义重大,所有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觉悟,及时观察患者术后的情况并进行有效护理,系统掌握临床中的特点,对于不同的穿刺途径选择不同的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各种问题,迅速有效进行处理。
作者:彭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36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观察临床采取的处置措施及效果,指导临床诊治实践,探索有效的治疗模式。结果:3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综合治疗,34例止血成功,脱离危险,包括22例显效,12例有效,另2例死亡,临床治愈率94.44%。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急,综合规范的诊治措施可以显着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作者:薛尚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对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5名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分析实施人性化服务以来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满意度为66.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医患关系。
作者:马俊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社区中糖尿病患者展开临床管理,分析责任医师管理方法与特点。方法:选取北门社区糖尿病患者共70人,研究前检测其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质指数。在社区责任医师临床规范化管理3个月后对比血糖等方面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血糖状况明显下降,且糖化血红蛋白与体质指数也明显下滑,管理前后数值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区责任医师对社区内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能够促进其血糖正常化,减少血糖异常偏高情况,适合在社区中推广使用。
作者:田小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对于拔除上颌磨牙的麻醉效果。方法:116例需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有颊侧浸润组(实验组)59例,无颊侧浸润组(对照组)57例,比较2组患者在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对于拔除上颌磨牙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颊侧浸润后与对照组麻醉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2%利多卡因有无颊侧浸润麻醉在拔除上颌磨牙时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医生为了减轻患者对打针的紧张感,降低麻醉不适感,可不进行颊侧浸润麻醉,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意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