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贤
目的:对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82例脑疝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的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手术之后,观察组中的患者环池显示率与瞳孔回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将观察组的颅内压代偿率和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点入路低位大骨瓣开颅手术在重型脑外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不仅能够对患者的颅腔容积进行扩充,降低患者颅内压,而且还能够对患者的脑创伤进行修复,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登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就是观察豁痰开窍胶囊对血瘀大鼠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因子的影响;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进行药理学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寒冷刺激加肾上腺素造成血瘀模型等方法,观察豁痰开窍胶囊(主要药物:胆南星、三七、麝香、石菖蒲、土鳖虫、冰片等)的药理作用。结果:①模型组血液中TT、PT、APTT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明显缩短,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豁痰开窍胶囊0.20g/kg、0.40g/kg、0.80g/kg均能明显降低血瘀高凝大鼠模型Ⅱ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抑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降低血液高凝状态,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②豁痰开窍胶囊0.50g/kg、1.00g/kg给药14d与正常组比较,能延长小鼠存活率(P<0.05或P<0.01)。结论:豁痰开窍胶囊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显著降低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中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0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清胱抑素、尿微量蛋白、血肌酐以及尿素的检测。观察分析两组结果的不同,总结经验。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耽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检出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耽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的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立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四肢骨折病人120名。将所有患者分治疗组和对比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来治疗,选用传统方法来治疗对比组患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所有患者所用时间都更短(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然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使用微创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不仅临床效果好,更缩短了治疗时间。这减轻了患者痛苦,是医师可以信赖和推广的方法。
作者:罗涛;杨伟;孙永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儿童传染病及营养不良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得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儿童的一生,家长应充分重视,早期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卫生教育,可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人格,促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将从从儿童心理卫生及儿童保健的基本定义出发,分析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找出儿童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总结做好儿童心理卫生教育的合理建议,旨在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实现全方面发展。
作者:高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门诊输液室内应用优质服务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门诊输液室内曾接收的8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并且两组患者数量相等,每组各有40例,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服务,对照组患者未行优质服务,在输液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完成输液治疗之后,对两组患满意率进行比较,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为95.0%,对照组中患者满意率为75.0%,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对于输液患者,对其行优质服务,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不但能够使护理水平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在临床医学上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可在门诊输液室内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对心理的影响。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尿毒症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 n=5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经统计示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84%。观察组心力衰竭、高血压、呼吸困难、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18%。结论:加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心理舒适度,消除负面情绪,保障临床安全,对改善预后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优化体检流程,体检时间缩短、体检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达到99%。通过优质服务的开展使体检者更安全、更顺利、更合理完健康成体检。
作者:罗家红;周仲芳;熊廷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早期胃癌次全切除术中完全与部分网膜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行次全切除术的早期胃癌患者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例)与对照组(5例)两组,其中观察组行部分网膜切除术,对照组行完全网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在其余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行次全切除术的早期胃癌患者行部分网膜切除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亚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历资料患者,女,54岁,75kg ,165cm ,因急性阑尾炎,于2011年6月21日在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一般状态尚可,术前除化验检查提示白细胞升高外,其他检查无异常,ASAI级。入室后BP :115/80mmHg ,p :80次/分,心率齐。麻醉经过:左侧卧位,于 T12~ L1间隙用18号穿刺针一次性直入硬膜外腔,落空感(+),向头端置管3cm ,接注射器回吸无血及脑脊液。麻醉用1.8%利多卡因加1:40万肾上腺素。改平卧位连接心电监护,反复回吸无血后,先注入5ml试验量,5分钟后测平面达T8~S1。经测血压心率及呼吸与入室基础值无明显变化,确定无全脊麻征象,又缓慢注入上述药液5ml。10分钟后测平面 T6~S2,15分钟后手术开始。术中血压稳定在110/70mmHg 左右,麻醉效果满意。未加用辅助药。手术进行顺利,历时35分钟。(10:00麻醉,10:15手术开始,10:50手术结束,10:55出手术室)。术毕拔硬膜外管时,患者主动配合,拔管无回血。护送至病房时,患者神志清,左侧足可动,右足不能动。 BP :120/80mmHg , P :85次/分,SaO296%。返回麻醉科10分钟后,护士急呼患者有不适反应,医生遂重返病房。查体:双上肢,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稍高,病理性反射阴性,张口舌稍外翻,口不能言,只眨眼睛。BP :110/70 mmHg ,P :90次/分,SaO296%。经会诊后决定暂观察,给激素、士的宁、能量合剂等治疗未见效,考虑术后癔病性截瘫。停用上述药物,仅以语言暗示,使患者树立信心,上述症状很快消失。13:30手足可动,能说话但舌头发僵。复查CT 示:硬膜外腔有气体,但未对脊髓有压迫,无血肿。次日8时,完全恢复至术前状态。于6月28日痊愈出院。
作者:王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先兆流产绒毛膜下血肿的激素水平对孕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绒毛膜下血肿孕妇102例,B超结果显示可见绒毛膜下血肿症状,将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未见先兆流产症状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取同时期入院检查的正常孕妇50例作为正常组,分析三组患者的血肿状况、阴道出血时间以及 HCG水平,比较三组不良妊娠解决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 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绒毛膜下血肿的激素水平直接影响着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应尽早进行临床诊治。
作者:惠文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经皮撬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跟骨骨折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经皮撬拨内固定术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对两组患者术后跟骨矫正情况、并发症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Bohler角、Gisanse角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足跟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为84%,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均较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法。
作者:严万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文献[1-9]提出了血液循环在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时序控制作用,并用量化模型结合结构风险小化相关理论说明时序控制作用的意义。文献[10-23]汇总介绍量化模型中的一些细节,本文将继续对更多细节进行介绍,以期同行能更深入理解该模型。本文介绍在需要更精细化量化分析异构神经网络运作时,可采用的方法。
作者:谢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状,为制定处置对策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本县、乡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单位在2010年~2012年三年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年间,本县总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2起,病例403例。其中2010年9起,占总数的40.91%,报告病例188例,占总数的46.65%;2011年7起,占31.82%,报告病例131例,占32.51%;2012年6起,占27.27%,报告病例84例,占20.84%。2)县辖各乡镇均有报告,其中传染病类21起,占95.45%,其它类1起占4.55%。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种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细菌性痢疾、乙脑等。3)农村发生率86.36%,县城发生率13.64%,并且主要发生在学校与托幼机构。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报在近几年及时性有所提高,其中2010年事件发生-接到报告的时间、接到报告-网报时间、事件发生到网报时间约为0.66d、5.16d、5.82d ,而2012年则依次为0.21d、0.32d、0.52d。结论:为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能力,应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单位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其内容与方式应各有侧重,才能提高预警决策能力。此外,还要针对高发人群做好相关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同时要建立相关完善的信息报告系统,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要加大投入经费,并且提高相关人员工资待遇,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从而尽量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能够及时有效进行处置。
作者:刘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机械性静脉炎是 PICC穿刺置管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患者计划外拔管,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影响治疗效果。目的:探讨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方法:对3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的科学护理及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后的及时处理,保证导管的使用安全。结果:在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操作,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后,有效避免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 PICC导管的优越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置管时间。
作者:金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脑卒中特点。方法:分析82例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非糖尿病性脑卒中比较。结果:糖尿病性脑卒中以多灶性脑梗死为主:以偏瘫、感觉障碍表现为多;治疗效果不及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致病因素。早期治疗糖尿病对预防和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中革;张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153家医疗机构细菌性阴道病(BV)唾液酸酶检测结果,了解这些医疗机构BV 唾液酸酶检测水平,并探讨提高BV唾液酸酶检测水平的相关对策。方法:收集2013年153家医疗机构BV 唾液酸酶项目监督性检测结果,描述性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在2013年监督性检测中,BV 唾液酸酶检测总体水平偏低,合格率为53.6%,民营医疗机构的检测合格率低,为33.3%。结论:医疗机构需要重视BV 唾液酸酶检测项目的质量,选用合适的检验试剂,并加强检验人员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卫生监督部门和临检质控部门应该继续加强对医疗机构BV 唾液酸酶检测质量的控制管理。
作者:陈嘉文;黄剑峰;孔海宏;俞颖;俞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9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奥氮平和奋乃静,疗程12周。采用阳性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有效率为89.8%,奋乃静组有效率为87.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与治疗前相比奥氮平组阴性症状评分于治疗4周起显著降低(P<0.01);治疗12周奥氮平组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奋乃静组(P<0.05)。结论: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尤其是阴性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艳芝;王增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 ASA(美国麻醉师学会)Ⅰ-Ⅱ级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麻醉时的数据显示,三组患者的SBP、DBP和HR在诱导时的低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三组的插管反应率高于B组(P<0.05);对3组患者术后的OAAS评分情况比较,三组的 OAAS评分情况明显高于一组和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静吸复合麻醉比较起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靶控静脉麻醉更稳定,患者更易于恢复意识,应当在临床上给以推广使用。
作者:奚可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06月到2013年01月我院收治8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高鹏真;柳俊海;程小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