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评价

罗涛;杨伟;孙永龙

关键词:骨折, 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四肢骨折病人120名。将所有患者分治疗组和对比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来治疗,选用传统方法来治疗对比组患者。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所有患者所用时间都更短(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然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使用微创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不仅临床效果好,更缩短了治疗时间。这减轻了患者痛苦,是医师可以信赖和推广的方法。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与预防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与预防特点,以此提高我国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方法:以该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宣传教育、常规治疗、饮食调理、心理疏导等几个方面对患者采取预防干预措施,然后将治疗前后患者状况的状况进行对比,总结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与预防特点。结果:在患者接受预防干预措施以后,心血管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到改善,由原来的56.74%下降到了21.37%,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大幅改善。另外,患者的血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血压更加稳定。结论:要想有效预防老年心血管疾病,需要综合各种预防措施并配合一定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消除各种不良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反复发作继而提高预防效果。

    作者:郭坤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人麻醉中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诱导作用探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麻醉中采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诱导的临床作用。方法:本次研究40例对象,皆为我院2010年8月~2013年4月接待的老年择期全麻手术患者,经 ASA 评定知皆为Ⅰ~Ⅱ级患者。所有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术前单用丙泊酚诱导,而研究组加用依托咪酯进行联合诱导处理,对比分析两组麻醉诱导后对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同麻醉诱导前相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与心率有明显下降,相较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插管后血压与心率相较于麻醉诱导前皆有一定上升,但是组内相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应用在老年患者中,不会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相较于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更加安全,适合于老年患者使用。

    作者:曾兰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01至2012-01于我院进行腹部及四肢手术,年龄在5-15岁的患儿1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患儿均采用氯胺酮进行基础麻醉,A 组50例患儿均为上肢手术,先采用肌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2-6mg/kg),然后静脉缓慢小剂量芬太尼,B组患儿50例均为腹部和下肢手术,采用椎管内氯胺酮及芬太尼亚麻醉剂量麻醉。C组患儿50例整个手术过程中均采用氯胺酮连续麻醉。分别记录各组患儿麻醉前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30min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手术时间、唤醒时间、药物用量、麻醉效能参数、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三组患儿麻醉起效前HR、MAP、RR、SpO2四项生命体征,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起效后10min、30min时A、B两组 HR、MAP、RR三项指标均优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但前两组SpO2值低于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及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减少前者用量,降低其蓄积作用对患儿影响,同时增强麻醉及镇痛效能,减少麻醉起效及唤醒时间,但必须密切监测患儿呼吸功能。

    作者:吴安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刍议医疗设备的管理

    本文通过对当今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后,结合当今科技发展动态,运用现代管理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对医疗设备进行全方位、全时空、全过程管理进行了论述。为医疗设备提供新的管理思路。

    作者:林日宏;林日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心理卫生对儿童保健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儿童传染病及营养不良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得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儿童的一生,家长应充分重视,早期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卫生教育,可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人格,促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本文将从从儿童心理卫生及儿童保健的基本定义出发,分析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找出儿童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总结做好儿童心理卫生教育的合理建议,旨在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使其实现全方面发展。

    作者:高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生素缺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目的:针对维生素 A、B、C、D、E展开研究,了解儿童在缺乏这五类维生素时身体各方面会受到的不良影响。旨在平衡维生素摄取状态,让儿童健康成长。方法:通过病例研究与资料查证方式对五大类维生素展开调查,分别说明这五种维生素的作用、摄取方式以及缺乏时的不良影响。结果:不同维生素的缺乏会对儿童造成不同不良影响,影响涉及到视力、发育状况等各方面。结论:儿童家长应重视维生素的补给与平衡,加强维生素摄入量,确保每日所需维生素能够通过饮食来调节,让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小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急性炎症期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动及被动中转开腹的原因,手术中转时机。结果:中转开腹11例。其中因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胆囊与周围组织紧密粘连,主动中转开腹7例,被动中转开腹的4例均为出血。结论:急性炎症期胆囊炎 LC是安全可行的,处理好胆囊三角是关键,也要对中转开腹有正确的认识,能及时、果断的在发生严重并发症之前掌握中转时机是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手术治疗的保障。

    作者:程永鹏;赵洪;鄢铭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磷酸盐与骨折内固定的研究进展

    双磷酸盐类药物是有效的破骨细胞抑制剂,是治疗骨代谢疾病的首选药物。目前,其主要应用于骨质疏松症、Paget’s病、多发骨髓瘤、恶性高钙血症、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骨转移等疾病。本文就双磷酸盐对骨科植入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为双磷酸盐应用于骨科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雷鹏蛟;马远征;李大伟;王天天;张嘉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长顺县2010-2012年急性传染病流行态势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某地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发病特征和趋势走向,并评价该地区这3年来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对流行病学描述的方法来分析不同时间段里各急性传染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肺结核的顺位一直是第一名,呈平缓上升趋势,痢疾与肝炎的发病率在呈减少趋势,但手足口病却出现了逐步递增的趋势。与之类似的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012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增加迅猛,顺位排列第二。痢疾的发病率在2012年下降一位,由第三变为第四位,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一直处于低发病率水平。结论:本地区2010-2012年以来对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急性传染病的对策卓有成效,应继续抓紧进行肠道类传染病的治疗与防疫,争取进一步地降低各类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并加强性病预防方面的相关教育,尽快控制住性病的高发病率。

    作者:郑照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急性胃出血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62例患者中,59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2%。另外,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有1例由于出血过多而死亡。结论: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效果显著,且费用较低,适用范围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礼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炉锌硼散对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复方炉锌硼散对新生儿臀红、湿疹、褥疮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把新生儿臀红、湿疹、褥疮疾病的患者随机均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用自制复方炉锌硼散局部外用,对照组用氧化锌软膏局部外用。结果:复方炉锌硼散制备工艺简单,能为新生儿臀红、湿疹、褥疮的患者提供一种新药,且临床疗效较好。结论:观复方炉锌硼散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以23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为例,对其术后胆漏的发生机制、发病特点、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不同手术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内镜治疗后患者均痊愈;所有患者治愈时间各不相同,2周治愈14例(60.86%),3周治愈5例(21.73%),4周治愈3例(13%),5周治愈1例(4.3%)。结论: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胆漏的发生重在预防;正确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手术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治疗术后胆漏可以避免胆漏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梁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15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护理的成功率。方法:将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15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 ABCDE传统的复苏方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护理。治疗组采用综合技术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护理。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7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70例,占总例数的93.3%,对照组7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62例,占总例数的82.7%,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且过后患儿的并发症,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传统 ABCDE 复苏方案相比,综合技术抢救优于传统ABCDE复苏方案,可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抢救过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够美;刘丽;李枝菊;董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胸膜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探析

    目的:对胸膜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胸膜疾病患者,其中90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为18-78岁,平均年龄为(49.1±2.9)岁。患者病程在1至18周之间。8例患者术前开胸抽液呈脓性浑浊,18例为黄色,26例为血性。上述患者中,68例为自发性气胸,其中16例为继发性气胸,52例为特发性气胸,18例为复发性气胸,复发次数在2-7次之间。36例患者于开胸手术之前已接受了胸腔引流。52例患者为胸腔积液,且都是单侧胸腔存在大量或中等量的积液。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都是100%,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常规性检查和联合CT 检查都可以有效地进行诊断,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在治疗中,使用常规性药物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可以得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可大大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创伤,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临床使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份-2013年3月份收治的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实际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控制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某地2012年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分析

    目的:对本地区妇女的宫颈癌筛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宫颈癌的发病特征并总结其发病规律,推进宫颈癌筛查项目在更大范围内的开展。方法:在盘县13个乡镇的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下,对20007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0007名参加了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妇女中,共发现CIN45例,其中有15例CIN1,17例CIN2以及13例CIN3,发病率约为0.24%;共检查出微小浸润癌2例,浸润癌6例,发病率为0.04%。结论:宫颈癌筛查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本次项目的开展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也为它在更大范围内的开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作者:张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给予临床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取近三年在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的高血压病人,采用随机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两种药物共同治疗,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单一药物给予治疗,分析研究两组临床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病人采用缬沙坦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应在临床实践当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岩温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泸州市为例谈促进健康管理业发展的途径

    当20%的慢性疾病消耗了我国80%的医疗资源时,如何防范疾病的发生,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已引起各级政府和疾病防控人员的高度重视。此文以四川泸州市为例,通过对体检过的单位和普通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探索该市健康管理的现状和促进健康管理业发展的途径。结果是泸州市健康管理工作和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处于起步阶段。就健康管理业发展的途径,其从政府应制定市民健康管理计划;科学培育健康管理市场;加强全科医师培养力度;政府主导传播健康理念;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与IT 联合共建信息平台等6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健康管理业良性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作者:曾彩琼;李正新;周仲芳;杨清虹;张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分析各类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对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种分类、有无腹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等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Ⅰ类手术并发症率低以穿刺及气腹相关并发症多,Ⅱ、Ⅲ手术术中失血是主要的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以术后感染多。Ⅳ类手术手术范围大,操作难度高,并发症相对较多。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0R=2.64)、子宫大小(0R=3.45)、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OR)、手术类别(OR)与并发症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DR)、手术类别(OR)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以术中失血过多和术后感染多见。其中泌尿系的损伤较前有所增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大;手术级别越高,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越大。

    作者:赵映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1世纪的结核诊断解决方案--T-spot.TB检测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结果,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M T B ),每年新感染患者约800~1000万,结核病已是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早期准确诊断结核病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结核菌素试验一直是诊断 M TB 感染的重要方法,但特异性及敏感性较低,在BCG(卡介苗)普遍接种的区域“假阳性”的比例较高。近年来 T -spot .TB(结核感染 T 细胞检测)检测成为诊断结核病的新方法.

    作者:王松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