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6例临床效果探讨

张开国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掌倾角, 骨折愈合时间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不同时间,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8例)临床期间给予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18例)临床治疗期间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恢复情况和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尺偏角、掌倾角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式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的患者中,抽取60名确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患者使用钢丝捆扎固定,治疗组患者使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即钢丝环扎组优12例,良9例,中7例,差2例,优良率70%;治疗组即改良张力带组优17例,良10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0%。根据2组治疗的优良率,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钢丝捆扎固定,且手术简单可靠,患者愈合快,对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获益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术前观察组给予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对两组不同麻醉时间点的 SBP、DBP及 HR 进行观察。结果:麻醉诱导前与手术后10min ,两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后5min与30min ,两组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0min ,两组血压、心率较麻醉诱导后5min与30min均明显增高,基本恢复至麻醉诱导前的水平,且观察组的恢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72% VS14.2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咪啶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减少心动过缓、寒颤、低血压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母婴风险研究

    目的: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母婴风险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接诊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饮食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治疗,其中62例妊娠28周前应用胰岛素的产妇设为 A 组,其余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和母婴并发征。结果:观察组分娩孕周为(37.8±0.9)周显著低于对照组(38.1±1.1),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在早产、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等,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 A 组及对照组新生儿无低血糖发生,观察组B组新生儿低血糖3例(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适时应用胰岛素能维持妊娠期血糖正常,有效规避母婴风险。

    作者:李粉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试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关键要全面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这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虽然我国大部分疾控中心实验室建立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但管理体系并未得到有效运行,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仍然任重道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前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对策,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作者:谢怀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与并发症的优质护理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优质护理方法,防止发生子痫及其严重的并发症,以提高孕产妇安全分娩质量。方法:将1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60例观察者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给予优质药物指导与心理护理等规范化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 Apgar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 Apgar 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显著低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血压,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患者SAS、SDS 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的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作者:舒东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规范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发放

    目的:规范医院拆零口服药品管理和发放,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开具的涉及到拆零口服药品的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管理和发放情况。结果:拆零口服药品在管理和发放的过程中,主要存在质量问题、信息问题、错发问题,以及再包装问题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卫生问题和药品信息问题。结论:医院要积极的规范拆零口服药的管理和发放,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大程度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叶芬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实施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42例观察组和42例对照组,仅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配合甲氨蝶呤并辅以中草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的时间、血液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88.1%,对照组为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液β- HCG 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宫外孕患者采用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辅以中草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许红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异物穿体的急救和处理

    目的:研究异物穿体患者的急救和处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救治的3例异物穿体患者的临床病例,对患者进行防治休克、伤口检查、手术清创、骨折复位等处理。结果:3例患均者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骨折处基本愈合,住院14-25天后康复出院,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已经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异物贯穿肢体内患者的救治能否成功救治,与贯穿刺入部位的重要器官受损情况有关,也和急救医护人员的临床判断和处理措施紧密相关。除了以上两点外,院前急救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盲目拔出插入体内的异物。

    作者:袁黔峰;邵明斌;唐小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如何规范护理老年呼吸疾病患者

    近年来,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呼吸疾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何加强老年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诊治和护理,成了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本文针对日益趋增的老年呼吸疾病,简要论述了一些规范化的护理措施。

    作者:喻华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探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以近年在本院治疗的78例 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高压氧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有效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后,本研究中78例 HIE患儿治愈76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患儿2例,治愈率为97.44%。结论:本组HIE患儿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确切,入舱前、后以及出舱后对HIE患儿的护理干预可保障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有效的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并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杜秀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护理中的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探索

    目的:研究普外科护理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探索降低护理风险的对策。方法:以我科2012年1月-2013年9月64例外科护理缺陷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每位患者护理缺陷的描述及整个事件的调查,分析其客观原因。结果:教育培训、沟通、工作任务等是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结论:分析普外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尽可能避免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周仕丽;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长顺县2010-2012年急性传染病流行态势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某地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发病特征和趋势走向,并评价该地区这3年来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对流行病学描述的方法来分析不同时间段里各急性传染病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2年间急性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肺结核的顺位一直是第一名,呈平缓上升趋势,痢疾与肝炎的发病率在呈减少趋势,但手足口病却出现了逐步递增的趋势。与之类似的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012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增加迅猛,顺位排列第二。痢疾的发病率在2012年下降一位,由第三变为第四位,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一直处于低发病率水平。结论:本地区2010-2012年以来对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急性传染病的对策卓有成效,应继续抓紧进行肠道类传染病的治疗与防疫,争取进一步地降低各类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并加强性病预防方面的相关教育,尽快控制住性病的高发病率。

    作者:郑照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人麻醉中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诱导作用探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麻醉中采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诱导的临床作用。方法:本次研究40例对象,皆为我院2010年8月~2013年4月接待的老年择期全麻手术患者,经 ASA 评定知皆为Ⅰ~Ⅱ级患者。所有患者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术前单用丙泊酚诱导,而研究组加用依托咪酯进行联合诱导处理,对比分析两组麻醉诱导后对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同麻醉诱导前相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与心率有明显下降,相较于麻醉诱导前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插管后血压与心率相较于麻醉诱导前皆有一定上升,但是组内相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应用在老年患者中,不会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相较于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诱导,对老年患者更加安全,适合于老年患者使用。

    作者:曾兰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探析

    目的:对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析。方法:总结2012年9月-2013年11年间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87例,对其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氯噻嗪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运用氯噻嗪药物治疗,观察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88.6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4.4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者药物联合使用能平稳快速的使患者血压降至正常水平,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楼嵊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胆囊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实施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长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更安全,微创性更加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惠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磁共振椎管水成像在腰椎管内疾患的影像特点及其与手术诊断符合率分析

    目的:对腰椎管内疾患患者应用磁共振椎管水成像(M RM )进行诊断,分析其影像特点以及该诊断结果和手术诊断的符合率。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疾患患者共66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 M RM 诊断,对比术中所见,总结 M RM 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M RM 表现类型分别有:胡须型;幕帘型、不全阻断型、完全阻断型;残根型;喇叭口型、束腰型;根须型。所有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保持极高一致性。结论:对腰椎管内疾患患者应用 M RM 进行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诊出率,对此类疾病诊断结果真实准确,为临床提供了一条新的诊断方法。

    作者:高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精神病治疗中心理疗法的作用探析

    由于精神病患者思维的混乱及行为的异常会给社会和他人以及其自身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在运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时,还应配合心理疗法,这样对病人的病情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100个病人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的资料及方法,探讨了心理疗法在精神病治疗当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周德胜;杨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配合消炎散外敷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通过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配合消炎散外敷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从2010年6月到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中抽取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45例患者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消炎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另34例患者单纯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2-6个月左右的随访,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治疗,45例观察组中有25例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治疗总有效率为95.6%。34例对照组中有15例优,10例良,4例可,5例差,治疗总有效率为85.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疗效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疼痛与肿胀参数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的日常功能活动参数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上,运用消炎散外敷+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符合药物联合使用的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理及行为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切除术中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及行为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切除术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按妇科子宫肌瘤围术期的护理常规,干预组根据患者围术期各阶段不同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及行为护理干预和指导,两组按评估标准项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取得痊愈率为60.94%,总有效率为94.53%;对照组分别为35.16%,84.1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满足了患者的术前身心需求,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结论:心理及行为干预可解除子宫肌瘤围术期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促使病人术后躯体的恢复,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同时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魏霞;魏书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以23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为例,对其术后胆漏的发生机制、发病特点、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不同手术介入、B超腹腔置管引流和内镜治疗后患者均痊愈;所有患者治愈时间各不相同,2周治愈14例(60.86%),3周治愈5例(21.73%),4周治愈3例(13%),5周治愈1例(4.3%)。结论: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胆漏的发生重在预防;正确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手术操作,充分的引流是预防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关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治疗术后胆漏可以避免胆漏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梁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