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98例

曹谦;曹慎

关键词:胫骨骨折, 骨牵引复位法, 康复护理
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是因高能暴力所致的关节内严重创伤,骨折类型复杂,治疗困难,并发症多.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中的核心问题.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骨牵引并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98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以1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效率为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60%,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治疗后肌力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满意.

    作者:罗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消银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银丸与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72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消银丸,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两组均根据病情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1.7%.而对照组仅为72.2%,两组比较,P<0.05.结论:消银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郭正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训练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27例总结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经神经科基础治疗后,治疗组运用针刺法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使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各行1次吞咽功能评估,每周治疗5天,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6.27%,而对照组仅为81.48%,两组比较,P<0.01.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鹰;温屯清;刘亦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化瘀通络汤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51例总结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汤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用常规输液合针灸治疗,治疗组用化瘀通络汤合针灸治疗,一般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而对照组仅为63.64%,两组比较,P<0.01.结论:化瘀通络汤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

    作者:刘红;袁晓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门冬清肺饮治疗甲状腺疾病举隅

    门冬清肺饮是明朝李东垣治疗痿证之方,由麦冬、五味子、人参、黄芪、当归身、白芍、紫草、甘草组成,有益气养阴、滋润内燥、养肺胃止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重症肌无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炎等同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赵武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刃针治疗单纯性肥胖43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国家的肥胖人数正以5~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1],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得到认可.笔者自2006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刃针治疗单纯性肥胖4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张崇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经验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简称,多发生在45岁以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张炜宁;王风雷;郑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概况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其中我国以直肠癌多见,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在世界肿瘤病死率中居第三位,在西方癌症病死率中居第二位.笔者对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临床研究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概述如下.

    作者:黄国军;何永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RP-HPLC测定妇科调经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

    妇科调经颗粒是由当归、甘草、香附等10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功能.临床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疾病的治疗.当归为方中君药,据文献[1]报道,当归中含有机酸类成分阿魏酸.现参照文献[1~2],采用RP-HPLC法测定妇科调经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可靠,可作为妇科调经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治疗四肢骨干骨折的临床比较观察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松梅乐注射液)与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四肢骨干骨折术后30例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30例应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另设空白对照30例,术后观察3组骨折愈合及镇痛情况.结果: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均能使四肢骨干骨折的愈合时间缩短,且两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鹿瓜多肽组与骨肽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严格手术操作的前提下,鹿瓜多肽与骨肽注射液均能促进四肢骨干骨折的愈合.

    作者:张支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扩肛疗法为主治疗复杂性肛裂40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扩肛、复方亚甲蓝局部封闭并配合中药坐浴和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肛裂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用切扩术、复方亚甲蓝局部封闭并配合中药坐浴和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的39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泽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治疗痹证的护理体会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可分为风寒湿痹,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及增生性关节炎等均属此范畴.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痛风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其血尿酸水平也显著下降(P<0.001).结论: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时慧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NS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C-BSA复制NS大鼠模型,将SD模型大鼠30只,以24h尿蛋白定量结果随机分为模型组、肾炎四味片组、中药复方组,每组10只;并以10只同批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毒氮.结果:中药复方组NS大鼠尿蛋白含量下降,其作用优于模型组和肾炎四味片组;中药复方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值分别下降,其作用优于模型组.结论:中药复方对NS大鼠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智;向爱国;金红;谭泽明;翁榕安;凌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40例总结

    目的:探讨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对照组内服西比灵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仅为70.0%,两组比较,P<0.05.结论:祛风通络解郁汤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

    作者:黄新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概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 deep venous thrombosis, L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临床上诊断容易,早期治疗效果明显,如未得到适当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症,发病率在周围血管病中占40%左右,而LDVT后综合征的发生率高达50%以上,少数病人血栓脱落后甚至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造成死亡.

    作者:吴官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31例

    粗隆间骨折是多发于老年人群的常见骨折类型.患者高龄,多存在各器官功能不全和衰退,明显有骨质疏松,愈合后常遗留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创伤大,出血多,患者耐受能力差,难以承受手术打击.

    作者:汤芳生;侯启柱;李兴平;丁继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50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而对照组仅为70.73%,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作者:张安来;袁晓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红藤清前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67例总结

    目的:探讨红藤清前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7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红藤清前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环丙沙星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1%,而对照组仅为52.17%,两组比较,P<0.05.结论:红藤清前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

    作者:刘步平;谢建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扎外切加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

    痔疮是指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引起的直肠末端或并有肛管、肛缘的血管瘤样病变.按痔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1].笔者于2001年6月~2006年6月采用内扎外切加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内扎外切术治疗的72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阳辉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