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扩肛疗法为主治疗复杂性肛裂40例

田泽云

关键词:肛裂, 扩张术
摘要:近年来笔者采用扩肛、复方亚甲蓝局部封闭并配合中药坐浴和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肛裂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用切扩术、复方亚甲蓝局部封闭并配合中药坐浴和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的39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31例

    粗隆间骨折是多发于老年人群的常见骨折类型.患者高龄,多存在各器官功能不全和衰退,明显有骨质疏松,愈合后常遗留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创伤大,出血多,患者耐受能力差,难以承受手术打击.

    作者:汤芳生;侯启柱;李兴平;丁继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脑健胶囊中咖啡因的含量

    心脑健胶囊是由茶叶提取物通过现代成型工艺制备而成,主要含茶多酚,具有清利头目、醒神健脑、化浊降脂等功效,主要用于头晕目眩、胸闷气短、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症[1].由于本品主要成分为茶叶提取物,而茶叶中含量高的咖啡因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在茶多酚的提取制备过程中作为杂质要尽量去除.

    作者:黄茂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对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的炎症抑制和斑块稳定作用.方法:随机将36例UA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主要观察其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hs-CRP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组治疗后比治疗前hs-CRP浓度明显减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有炎症抑制和易损斑块稳定作用.

    作者:金凌皎;周生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病变所致不孕120例

    笔者近5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病变所致不孕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均为我院不孕症门诊患者,均有婚后2年以上原发或继发不孕病史,并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证实有输卵管病变.

    作者:王蕾;王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正交优选丹参、延胡索合煎的提取工艺研究

    在临床上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处方中,常有丹参、延胡索.本文以丹参酮Ⅱ A、延胡索乙素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丹参、延胡索合煎提取物中丹参酮Ⅱ A、延胡索乙素的影响,并对丹参、延胡索合煎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子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温针并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目的:观察温针并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疗效.方法:将78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并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纯以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76.7%,两组比较,P<0.05.结论:温针并中药灌肠治疗CPID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

    作者:单赤军;全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消银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银丸与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72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消银丸,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两组均根据病情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效率为91.7%.而对照组仅为72.2%,两组比较,P<0.05.结论:消银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郭正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均以1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显效率为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60%,两组比较,P<0.05;且两组治疗后肌力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满意.

    作者:罗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治疗痹证的护理体会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临床可分为风寒湿痹,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及增生性关节炎等均属此范畴.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98例

    胫骨平台骨折是因高能暴力所致的关节内严重创伤,骨折类型复杂,治疗困难,并发症多.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中的核心问题.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骨牵引并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胫骨平台骨折98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谦;曹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概况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其中我国以直肠癌多见,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在世界肿瘤病死率中居第三位,在西方癌症病死率中居第二位.笔者对近5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临床研究方面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概述如下.

    作者:黄国军;何永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50例总结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而对照组仅为70.73%,两组比较,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作者:张安来;袁晓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镜面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十分重要的内容,历来受到各医家的高度重视.而其中镜面舌象在舌诊中容易辨识、较为统一,且受外来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少,更是备受国内医学者的关注.因此笔者就镜面舌象(因临床中生理性镜面舌极为少见,且报道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本文主要讨论病理性镜面舌)形成的机理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研究的报道概述如下.

    作者:邹亮;瞿岳云;熊永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养阴祛火口服液的水提工艺研究

    养阴祛火口服液由生石膏、赤芍、生地、石斛、麦冬、防风、藿香等11味中药组成,具有养阴、祛火之功,主治胃火上炎之牙痛、口腔溃疡等症,疗效显著.笔者以其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为指标[1],结合浸出物的测定和挥发油的考察,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筛选出合理的水提工艺,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攸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止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36例

    笔者自2002年8月以来,运用自拟止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1997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的有关诊断标准.

    作者:时以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金复康对Lewis肺癌小鼠杀伤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是体内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它能够直接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破坏靶细胞的膜和核而起特异杀瘤作用[1].本文在金复康口服液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疗效的基础上[2],观察该药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瘤作用及对小鼠体内CTL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钢;刘嘉湘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门冬清肺饮治疗甲状腺疾病举隅

    门冬清肺饮是明朝李东垣治疗痿证之方,由麦冬、五味子、人参、黄芪、当归身、白芍、紫草、甘草组成,有益气养阴、滋润内燥、养肺胃止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重症肌无力,并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重症肌无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炎等同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赵武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主管切挂支管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96例

    笔者自1997年1月~2006年10月采用主管切挂支管对口引流治疗复杂性肛瘘9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单纯采用切扩挂线法治疗的61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皮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7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46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1组28例,单用中药治疗,对照2组41例,单用西药治疗;3组均以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清尿酸浓度方面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确有明显疗效.

    作者:黄德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综合康复训练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27例总结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4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经神经科基础治疗后,治疗组运用针刺法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使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各行1次吞咽功能评估,每周治疗5天,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6.27%,而对照组仅为81.48%,两组比较,P<0.01.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法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鹰;温屯清;刘亦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