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结核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勇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内镜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经支气管镜检确诊,并采用镜下介入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69例患者为显效,占86.25%,8例患者为有效,占10.0%,3例患者为无效,占3.75%,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结论:给予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支气管镜下联合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现状,分析发生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构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策略,以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试论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发生寒战的预防与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硬膜外麻醉作为一种有效、安全和经济的麻醉方法,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下腹部手术中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当然硬膜外麻醉也有它的并发症,通过临床观察,硬膜外麻醉后极易出现寒战观象,会对清醒患者的心理上和生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会影响手术正常进行.因此积极做好预防治疗和配合护理工作,对于手术顺利和患者的尽快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冬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从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抽取120例,随机分为A(60例)、B(60例)两个组.A组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分析A、B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A组,手术时间明显比A组更长(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所取得的效果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肖登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降低临床输血风险及误差的措施分析

    目的:对降低临床输血风险及其误差的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接收的20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依据疾病类别分布,第一名为外科疾病,所占比例为49.0%,其次为内科疾病,所占比例为17.0%,第三为血液科疾病,所占比例为14.0%;患者在术前之前没有检查出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艾滋病等疾病的概率分别是70.5%、50.5%、54.5%以及76.5%.结论:在临床输血时,应该依据输血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对的防控对策,以便大限度的提升患者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严重创伤急救流程的优化

    目的:探讨优化后的急救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在原有急救流程的基础上,采用作业重组理论,对严重创伤的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并应用于严重创伤的急救实践;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应用新的救治流程送至我院住院治疗的205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与1年前经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救治的186例非流程组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院外急救时间、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组的急诊室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均优于非流程组,两组比较有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严重创伤急救流程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急诊室急救时间,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作者:汤中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正确性,为进一步降低筛查结果的假阳性率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9月于我院分娩的30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新生儿分娩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每组新生儿1500例,护理组新生儿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新生儿听力筛查期间未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通过率及复筛率等.结果:护理组新生儿护理干预后听力筛查初筛率达100%,通过率为94%,复筛率近100%;对照组新生儿初筛率为81%,通过率为80%,复筛率为78.1%,与对照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比较,护理组初筛率、复筛率及通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系统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选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正确率,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作用探讨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须控制在15%以下,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在40~50%,我院2012年达60%.多数文献资料显示,剖宫产率控制在20~25%,高危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能降低到相对的低水平.剖宫产率如再升高,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下降趋势则徒增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1].

    作者:吕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心衰的观察

    目的:就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与价值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形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计20例.对照组患者以静脉滴注硝普钠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以微量泵注射硝普钠方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15/2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7/20),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以硝普钠为治疗药物,以微量泵注射方式进行干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TP诱导联合DDP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TP诱导联合DDP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末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行TP诱导,于第30天开始放疗;B组(60例)TP诱导化疗联合DDP同期放疗、化疗.两组TP诱导化疗方案:多西紫衫醇65mg/m2,第30天开始顺铂75mg/m2.3周进行1次,共进行2个周期.结果:A组治疗过程中主要产生血液毒性作用,B组也产生血液毒性,但也伴有口腔黏膜反应.治疗后B组食管病灶缓解率(60.0%)显著高于A组(55.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A组.结论:采用TP诱导联合DDP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近期效果较好,毒副反应并未增强,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喜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百草枯农药中毒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措施,为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分析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结果:通过对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及时抢救与积极护理,其中2例病人在我院住院治疗5至30天后均痊愈出院,2个月时随访均无不适,复查胸片及胸部CT均正常;患者死亡1例,患者为院内死亡,死亡原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尽早洗胃、导泻、血液灌流,以增加毒物排出;早期大量应用甲泼尼龙及环磷酰胺,以减轻肺损伤;加强重要脏嚣的保护和基础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抢救以及高质量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百苹枯中毒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贺小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终关怀护理应用于晚期肿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46例癌症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予以临终关怀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良好、较好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9.6%、45.7%,均显著高于护理前的2.2%和21.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可消除或尽量减少患者生理及心理痛苦,改善生存质量,使患者舒适、安详地离世.

    作者:刘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治疗的高血压眩晕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的方法,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时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42%,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3%,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患者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眩晕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效果,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王元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目的:通过探讨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找到不同苷类化合物的炮制方法,使药物发挥大效用.方法:结合苷美化合物的特点,对中药炮制方法目的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结果:中药炮制可对含苷类药物产生较大的影响,且炮制方法不同,对药物的影响也不同.结论: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物性能,降低药物毒性,缓和药性,进而保证并提高药效,达到临床目标.

    作者:骆科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1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诊疗措施,提高对该病的防治能力;方法:对5年中我院收治的196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致残、致死率较高.结论: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均可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微血管损害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两者同时存在时其损害更为明显.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敏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BOT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结果:40例BOT病例中,手术病理分期中Ⅰ期21例,占52.50%,Ⅱ期12例,占30.00%,Ⅲ期7例,占17.50%,无Ⅳ期病例,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认为手术是治疗BOT的主要方法,应力求将肿瘤完全切开,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吴朝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肌瘤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分析院收治的76例接受保守药物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子宫肌瘤疾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基本相同;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实施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思考在神经内科践行优质护理服务而产生的意义.方法:选择1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10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基础护理合格率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促进护理T作的质量.

    作者:李赛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心理干预方法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对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124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记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肠道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并有效促进其术后身体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曾金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

    目的:研究老年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80例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对其实施护理措施,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得出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家属、陪护方面的因素.结论: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多与患者交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加强护士培训,改善病房环境以及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等都可能有效的预防老年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作者:王攀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在临床产科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进行干预,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200例产妇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对两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327±393)元和(4.1±1.6)d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1±436)元和(7.2±2.3)d],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9%,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91%,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能有效的降低产妇的住院时间和住院的话费,并且能极大的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曹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